首页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海陵区旅游
泰州城遗址

泰州城遗址

泰州城遗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泰州城遗址位于泰州市海陵区环城河,为宋—清古遗址。泰州城遗址包括望海楼公园内的城池土基、南宋水关遗址和凤城国际东边的南门水关遗址。

泰州城遗址

泰州城遗址

泰州,古称海陵,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置县,南唐升元元年(937)在此间设置泰州。泰州城河自后周显德五年(958)起算,迄今已有一千零五十一年历史。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拓至深约4米,宽约15米。理宗宝庆二年(1226),将城河四角的月河扩宽加深,使其达到原有的两倍。历代多次疏浚,成为盐运和南北货运的必经之地。

城墙遗址残长81米,上宽约12米,下宽约25米,高约6.3米。据史书记载,泰州城墙始筑于南唐昇元元年(公元937年),后屡有修圯,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剖面上有十多层碎砖与泥土分层夯筑的堆积,在夯土堆积中,3.5米以下未见南唐以后的器物残片,应为初筑时的墙基,向上可明显看到各个不同时期的文物残留。遗址内出土有唐、五代十国、宋、明遗物。

2006年8月望海楼复建工地发现,涵洞由北朝南走向,南部出口处通向护城河。涵洞砌于古城墙下,是城内水系向城河排水的通道。现存涵洞残长7.97米、内高约0.99米、内宽约0.83米,涵洞用条形青砖砌成,券顶、底部铺有石板。从砌筑涵洞的铭文砖和涵洞淤泥0-土的瓷片、钱币来看涵洞的始建年代应为宋代,明代略有加筑。

考古发掘共清理出两期水门遗迹和一处砖质台基,水门南北长28.6米,东西宽14.15米,平面均呈“〕〔”状。早期水门遗迹全部用石条垒砌而成,在城墙内外有石质摆手。在西侧内壁北端发现闸槽痕迹,整个遗迹制作工艺是在地基密布木桩,作为地丁钉入地下,在地丁上平铺木方,将石条铺设在木方之上,逐层垒砌,石材之间填以糯米汁砂浆。晚期为砖石混合建筑,内壁偏南发现水门闸槽痕迹,底部有一层铺地石板,后期水门的修补痕迹明显。

泰州城遗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延伸阅读:

·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邻近的海陵区旅游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遗址会感兴趣:
走遍海陵区

>>中山北路43号民国建筑(于右任公馆旧址)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