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海陵区旅游
海陵区文物古迹介绍
1、
秋雪湖生态景区
AAAA
雪湖风景区位于泰州市中部,东连国家5A级景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北有兴化千岛菜花风景区、李中水上森林,西毗国家4A级景区凤城河风景区,南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地理优势十分明显,以景区为中心,全面辐射泰州市其他各大景区,与周边景区更是形成了强大的区域联动性。景区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距……
2、
梅兰芳纪念馆
泰州市梅兰芳纪念馆由原梅兰芳史料陈列馆和梅兰芳公园合并而成。1985年2月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题写了馆名。梅兰芳史料陈列馆由明清两代古建筑移建而成。其布局错落有致,融严整、朴实、幽静、雅致于一体。交通:城市道路由主干宽度35—60米、次干道宽度25—35米和支路宽度25米以下组成。结构布局采用方……
3、
泰州南山寺
南山寺大雄宝殿,泰州千古名刹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明代重檐庑殿建筑,为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是明朝设立的僧人管理机构驻地,横梁有明代墨书纪年,有明代彩绘遗存。今年已完成整体复建恢复原有规模。南山寺位于泰州古城东南的南城河畔,始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由铁心坚禅师所建,朝廷赐额“护国寺”。北……
4、
学政试院
学政试院时代:清地址: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州的“学政试院”,也就是过去考秀才的场所。试院为一大的古建筑群,大门前有一座青砖砌成的高大照壁,“学政试院”四个端庄厚重的金色大字在阳光下更外夺目。灿灿的光辉,仿佛是千年前的儒家思想仍在闪耀它的光辉;照壁背面是青石浮雕《观榜图》细细看来有趣极了,榜前簇拥的观……
5、
都天行宫
都天行宫在泰州市西仓桥东引桥北侧,老廒新村58号,都天行宫坐北朝南,南临护城河,北近泰州船闸。因该庙是“都天菩萨”出巡时居住的宫室,所以称为“都天行宫”,又称“都天庙”。庙中所供神像,为唐开元末安禄山叛乱时死守睢阳、城破不屈的大将张巡,被人们尊称为“都天菩萨”,敕封“吴天大帝”。都天行宫系清康熙三、……
6、
吴同甲故居
吴同甲故居位于泰州市海陵区城北南通路236号。故居南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新中国成立初期兴建南通路时,拆除大门、仪门及部分房屋,留下厅屋、堂屋及楼屋3座建筑。厅屋圆作,当心间梁架结构抬梁式,为5架梁前后加单步梁,用材较大;堂屋偏作,当心间梁架结构穿斗式,中间立中柱,柱两侧为带有弧形的月梁,柱下垫木础……
7、
凤城河乔园(日涉园)
日涉园时代:明至民国地址:江苏泰州海陵南路436号乔园宾馆内该园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太仆陈应芳的私人住宅园林。日涉园其名源于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园日涉以成趣”之语意。现在的泰州人又多称之为“乔园”,因为此园曾一度被两淮盐运使乔松年占有,故有此称。日涉园是苏北地区现存的最早的古典园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
8、
夏思恭祠
夏思恭祠位于渔行大街20号。元朝末年,泰州白驹场盐民张士诚起义,于1353年3月攻下泰州。战后泰州城到处断墙残垣,张士诚让夏思恭到城北宋代的堡城处重筑新城。1364年10月朱元璋命大将徐达、常遇春从大江口和扬州分水陆两路向泰州进发。泰州守将严再兴、夏思恭被迫退守新城。同时,张士诚急令淮安守军援泰,被……
9、
光孝律寺
介 绍 “江淮名刹”光孝律寺始建于东晋义熙年间,原名万寿寺,后因南宋高宗赵构为超度徽、钦二帝亡灵,诏令该寺摆设道场,敕令改称“报恩光孝寺”。乾隆年间,又改称“报恩光孝律寺”。该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最盛时期容纳常住僧人千余人。本世纪30年代光孝律寺创办佛学研究社,现在海外-的不少名僧都曾在光孝律寺就……
10、
周氏住宅
周氏住宅(俗称99间半)地处市区草河头西侧,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周氏住宅建于清咸丰年间,建筑面积近2900多平方米。整座建筑群按4条轴线排列,由14个天井组成各自完整的10多个院落。宅内厅堂、账房、厢房、水井、花园、假山等一应俱全。整座建筑群青砖黛瓦、建筑工艺考究,木雕、砖雕、石雕美……
11、
四巷陈宅
陈氏住宅的宅主为泰州名门,位于五巷历史街区的四巷西侧。有面巷大门3座,仪门3座,腰门1座;主体建筑从前面第一进照厅往后,依次有厅屋、堂屋、厅屋、穿堂、堂屋前后6进。加上东边临巷的上厢房(一排草房、灶房)与西边的套房、下厢房,有房屋49间,院落10个,火巷2条,水井2口,共同组成一座体量宠大,布局规范……
12、
岳武穆祠
岳武穆祠位于泰州海陵区泰山公园内岳阜(也称泰岱,俗称泰山)之巅。明万历十年(一五八二),泰州兵备副使舒大猷以原泰山祠改建而成,奉祀岳飞(曾任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岳飞谥武穆。后改谥忠武。遗有《岳武穆集》)。大殿前有月台,殿外东、北、西三面有回廊相通。殿中供岳飞塑像两尊。万历三十一年(一六零三),泰州兵……
13、
泰州城隍庙
泰州城隍庙位于泰州海陵区邑庙街二十二号。泰州城隍庙又称邑庙,是江苏省境内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城隍庙,泰州地区规模最大的道观。始建于唐代,北宋以来曾经五次翻修。整座建筑坐北朝南,南北总长124.47米,占地5300多平方米。大门外八字墙分列两侧,前后以子午线为中轴,分山门殿、审事厅、大殿三进。山门……
14、
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处旧址
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处旧址位于江苏省泰州市陵园路122号。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鲁苏皖区游击副总指挥部设在这里。1939年至1940年,陈毅三赴泰州,在此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李明扬、李长江谈判,团结抗日取得成功。旧址原为西山寺(今泰州中学内),现存清构二殿。大雄宝殿,面阔五间21.5米,进深十一檩17.4……
15、
柱史坊
柱史坊原在泰州城中升仙桥南,1951年扩建公园时移至泰山桥西端,改作烈士塔前烈士牌坊,上镌“永垂不朽”4字。中门两边柱前后两侧,各有一座回人骑狮石刻作倚柱石。俗称“回子牌坊”。“柱史”即御史,该坊为蒋科为其父亲请封的牌坊,原立于蒋科宅第旁的升仙桥南街。1951年扩建泰山公园时,将该坊改成了烈士塔前烈……
16、
泰州光孝寺
“江淮名刹”光孝律寺始建于东晋义熙年间,原名万寿寺,后因南宋高宗赵构为超度徽、钦二帝亡灵,诏令该寺摆设道场,敕令改称 “报恩光孝寺”。乾隆年间,又改称“报恩光孝律寺”。该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最盛时期容纳常住僧人千余人。本世纪30年代光孝律寺创办佛学研究社,海外弘法的不少名僧都曾在光孝律寺就学。光孝……
17、
单毓华故居
单毓华故居是一栋民国时期两层砖木结构建筑,于1921年初修建,距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单毓华(1883—1955)字枚叔,泰州人,法学家,为泰州现代名人,其资料编入《泰州文史丛书》。他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断案公平,人称“青天”;致力教育,慨助巨资,义举感人;生于泰州,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应县……
18、
泰州小西湖
南宋宝庆二年(1226)泰州知州陈垓拓浚泰山脚下湖泊而成,因在泰山之西,故名“西湖”,为与杭州西湖有别,因其小巧玲珑即取名为“小西湖”。湖中有方屿,上垒假山,筑长堤,设亭桥,湖中鱼翔浅底,岸边杨柳婆娑,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湖边“春雨草堂”、“望岳楼”、“临湖禅院”、“岳武穆祠”等名胜景观更增添乐小西……
19、
四巷陈氏宅
陈氏住宅的宅主为泰州名门。陈宅建于四巷西侧。有面巷大门三座,仪门三座,腰门一座;主体建筑从前面第一进照厅往后,依次有厅屋、堂屋、厅屋、穿堂、堂屋前后六进。是一座体量宠大,布局规范而又富有变化的大家族民居群,占据了四巷西侧全巷近三分之二的空间,因而曾有过陈半巷之称。2019年3月,四巷陈氏宅入选第八批……
20、
戈氏住宅
位于该市海陵区稻河历史文化街区。明末清初风格,建筑面积五百八十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清代归戈氏。大门东向,两侧有八字墙,仪门下置石鼓,内设垂莲柱;厅屋南向,硬山屋面,面阔三间 10.55 米,前带船棚卷用荷叶墩、栌斗等雕刻构件,进深七檩 6.7 米,脊檩高 4.9 米,占地约200 平方米。保存完好……
走遍海陵区
泰州市旅游景点
海陵区文物古迹
海陵区红色旅游
海陵区4A级景区
海陵区十大景点
全部海陵区旅游景点
海陵区特产
海陵区美食
海陵区地名网
海陵区名人
海陵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海陵区A级景区名录
海陵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陵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陵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陵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