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金粟镇 | 隶属:五通桥区 |
行政代码:511112104 | 代码前6位:51111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3 | 邮政编码:614800 |
车牌代码:川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7.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38万人 |
人口密度:86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9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金粟镇,历史上因附近山上遍植桂花,河滩上又从布芦获,秋时桂花黄如粟,芦花白如雪,故曰“金粟秋芳”,建镇时即名金粟镇。
基本介绍:
金粟镇位于五通桥区的南大门,东经103度50分30秒至103度55分00秒,北纬29度18分10秒至29度22分00秒之间。东与犍为县寿保乡、定文乡接界,南与犍为舞云乡、岷东乡接壤,西临岷江,与犍为县石溪乡隔江相望,北与桥沟镇、辉山镇相接。距离五通桥区10.3公里。213国道、岷江主河道分别穿、依镇而过,镇域内水陆交通便利,公路已全面实现网络化,河道长年通航,建有500吨级码头1个。金粟镇幅员面积27.60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48个村民小组,2个城镇居民委员会,全镇人口为23838人,其中农业人口11169人,耕地14872亩。
金粟镇土地肥沃、通风爽水,适宜粮食、蔬菜、瓜果等的生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金粟镇。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犍为县第四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金粟镇改乡。
1950年,属犍为县第四区。
1951年10月,乡改镇,属五通桥市。
1958年4月,镇改公社。
1962年,分为金粟镇和金粟公社。
1984年4月,公社改乡。
1992年,金粟乡并入金粟镇,属乐山市五通桥区,驻姜市街。
2001年9月,设吉康居民委员会。
2003年8月吉康社区分为磨子街、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此地有买卖生姜的市场,故名。2001年,原姜市街、磨子街街道居民委员会整合成立吉康社区居委会。2003年,又将吉康社区居民委员会划分为姜市街社区居民委…[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磨此区域形似磨盘,故名。2001年11月前属吉祥煤矿,川康毛纺织一厂,乐山天然气化工厂三家国有企业家属委员会管理,2001年11月划归金粟镇吉康社区管…[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桥兴,指地处桥沟镇,希望社区兴旺发达之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紧靠金粟镇和岷江,取“金”、“江”二字得名金江,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双漩坝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坝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刘家山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山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4年“五一”农业合作社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合作社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庙儿山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山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岷江河畔的平坝上有一岩石形似龙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会云山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山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共裕,指“共同富裕”之意,故名。1965年,辖地属杨柳公社。1966年由杨柳公社划出部分地域成立东风人民公社共裕大队。1984年改共裕村。1985年,…[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昔日境内一个大湾处曾有一个盐井房,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