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庄村 | 隶属:故县镇 |
行政代码:140430102999 | 代码前6位:140430 |
长途区号:0355 | 邮政编码:046000 |
车牌代码:晋D | 行政级别:村 |
地名由来:相传此地因地处深处,地势比邻村低,故名下庄。
下庄的西面,有一个小村名上庄,关于上庄的来由,村里有人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上庄原名“扒骡铺”,因为战争时期有一名将军率领士兵路过此地,当时空虚村还只有两三户人家。村口有一颗大树,将军骑马进村时那棵大树毫无预兆地倒了过来,将军反应很快从马背上跳下来逃过一动,可那匹战马却不幸身亡。由于当时部队弹尽粮绝,无力上路,无奈之下将军只好政府将那匹马捈了皮,炖了吃肉,这才保存了军队力量,后人为纪念这匹马球,便将村名改为“扒骡铺”。
另外一种说法,很久以前,这里住着一户人家,他所处的位置正好在唐庄与另一集市中间,当时生活在自然村落中的农民,相对闭塞,赶集、直庙会便是从事业商业活动的场所。这位户主的家便是人们赶集的必经这地。一到赶集之日,肩背、担挑的小贩络绎不绝,但是个很有头脑的商人,从中看到了商机,便在自家屋里搭起棚,做起生意,主要是给地路的人准备些茶水、干粮什么时候的,渐渐的他的名声越做越大,生意越做越火。因为他的铺子距最近的村有八里,距集市也是八里,人们便将那里叫做“八里铺”,流转至今。
直到近些年来,为了统一管理,便于记录,就将村名改为上庄,将位于上庄东面的村叫做下庄,以下皆因村旁的河流划分,上游为上,下游为下。
不管是“扒里骡铺”还是“八里铺”,当地的人们都习惯稳定其为“八老婆”,又谐音,又好记,又有调侃的意味。
北泉沟村,Beiquangoucun
此地有一泉水,地处巡和沟北侧,故名北泉沟。
半沟村,Bangoucun
因地处巡和沟的中间,故名半沟。
小西沟村,Xiaoxigoucun
因地处上庄村西北部,小山沟,故名小西沟。
糜岔圪道村,Michagedaocun
相传古时候土地种植糜子甚多,建庄后取名为糜岔圪道。
巡和沟村,Xunhegoucun
相传因地处山沟,巡沟河流经此村,故名巡河沟。后因河与“和”字谐音,演变为巡和沟。
上庄村,Shangzhuangcun
相传古时候有一商人赶着骡子行经此地,骡子死亡便在此开了个卖骡肉的店铺,取名为剥骡铺,后演变为八老坡。因次含义不佳,地势高于庄下,1957年更名为上庄。
里半沟村,Libangoucun
因地处半沟的里边,故名为里半沟。
道昌沟村,Daochanggoucun
此地原地名为小沟,相传一位道人在此居住建庄,处人忠厚,此人去世后,该地居村将小沟更为道昌沟。
寒存沟村,Hancungoucun
因地处山沟,气候寒冷,故名为寒存沟。
小沟村,Xiaogoucun
该村因地处柏树沟的一条小沟,故名为小沟。
大柳沟村,Daliugoucun
相传古代此沟有棵大柳树,建庄后取名为大柳树。
蒿家沟村,Haojiagoucun
相传古时候此处蒿草茂盛,无人居住,建庄后取名为蒿家沟。
下庄村附近有北方水城水利风景区、南涅水石刻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沁县大云禅院、沁县普照寺大殿、沁县花山等旅游景点,有沁州黄小米、沁州南瓜子、沁州核桃、上党腊驴肉、沁州檀山皇、沁县和子饭等特产,有沁州三弦书、沁县端午节习俗、沁县烂柯的传说、沁州干馍制作工艺、挑高秧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