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工农桥
工农桥位于武进区戚墅堰街道东方社区戚机厂大门南,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交通道路设施。60年代初,常州戚墅堰机车车辆厂为解决南岸职工上下班,投资兴建拱形钢便桥。民兵组织训练,在河中游泳,引来许多群众观看,便桥不堪重负,最终倒塌,导致了重大的事故,多人遇难。1966年,由江苏省建设厅勘测设计院设计,常州市政工程处施工,工程于1966年4月19日开工,同年10月15日竣工,工程造价10.91万元,为三孔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形桥梁,一端设曲线固定支座,另一端设曲线摆动支座,重力式块石桥台,高桩承台(管桩)桁架桥墩。桥长58.2米,宽4.2米,主孔梁底标高8.25米,南端有直踏步接便道河堤,北段有直踏步和分踏步连接常戚路。桥体保存一般,仍通行。西边各有9根水泥竖梁柱,柱高4米,柱梁呈门字状,南引桥分二级,每级有22台阶,此引桥分为三级。工农桥,表达了当地人民缩小城乡差别的美好愿望。工农联盟,是一个政治名词,是指由工人阶级在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同劳动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结成的革命联合。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进程中,进一步发展了工农联盟的思想,提出了统一战线的理论。“工农桥”是特定的历史时期广泛存在的桥名,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地址:武进区戚墅堰街道东方社区戚机厂大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