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大椿读书楼
任大椿读书楼为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
任大椿读书楼位于市区昭阳街道儒学社区儒学街儒学广场,东经119°50′13.3″、北纬32°56′08.0″。占地面积16平方米,建筑面积28平方米,砖木结构一间二层小楼,明建清修,为任大椿祖父任陈晋和任大椿读经处。现增设了门楼、天井、围墙,形成青砖黛瓦古色古香的独立院落。
任大椿(1738-1789),字子田,又字幼植,清代兴化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登二甲第一名进士(传胪),授礼部主事。36岁主修《四库全书》,49岁迁郎中,52岁授陕西道监察御史。任大椿是清乾隆、嘉庆年间形成的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经学家。
其祖父任陈晋是清代“乾嘉学派”的先期重要人物。究心注疏,精邃于《易经》研究,“六十四以之堂”及读书楼就是他博览群书、专心研习《周易》等经籍之所。日夕揣摩《周易》,著成力作《易象大意存解》,被收入《四库全书》。
任大椿青少年时期亦在小楼刻苦读书,锲而不舍,潜心攻读经学和礼学。志书载他“自髫龄至艾龄,起居食息舟车道路无一时不究心载籍”,终于成为经训名家、一代通儒。36岁就与戴震、王念孙、姚鼐等经学大师同为《四库全书》纂修官。他于名物制度考证、小学佚书辑录等领域,著作9种63卷、诗集1部6卷,成为扬州学派早期代表人物。
1986年,兴化县人民政府公布任大椿读书楼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泰州市兴化市昭阳街道儒学社区儒学街儒学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