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华寺遗址
千华寺遗址位于溧阳市戴埠镇山口村委崔岕村西南约300米处。千华寺,坐东朝西,西靠青龙山,原有山门、大殿、荷花池。南北长41米,东西长46米,面积约1800平方米。“文革”期间,拆毁大殿,今仅存部分原建围墙、青石雕刻户对(长121厘米,宽121厘米,厚26厘米/另一户对长153厘米,宽121厘米,厚26厘米,均侧面浮雕麒麟和卷云图案)一对、清代碑刻一块(长135厘米,宽96厘米,)、白玉兰大树一棵。四周山上竹林茂密。据清嘉庆《溧阳县志》记载,顺治时期,贯师智顼建寺。清康熙五年(1666),本县人彭旭撰写碑记。1662年,马世俊中了状元之后,为千华寺题写了“冰莲精舍”的匾额。千华寺逐渐兴旺,庙宇佛像庄严,清泉碧池掩映,异草奇花怒放,有寒冰赤莲祥瑞,有猛虎守护寺院,有神灵虚待降福。据清光绪《溧阳县续志》记载:“千华寺在崔岕,毁于粤匪,存十之三。”粤匪,是指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1941年,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江南办事处曾迁到崔岕的千华寺内。当时,千华寺有50余间寺庙建筑,古陈祖师死后,有和尚田书等四五人,庙产两千余亩。 国民党江苏省党部负责人葛建时在这里还组建了一支30人的自卫队,到1943年,日寇对苏皖边区进行大规模扫荡,国民党的党政军机关才撤离千华寺。1953年,千华寺被拆除,崔岕人推着独轮车,将千华寺的砖瓦木料运到戴埠镇,支援了国家建设。2012年12月5日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溧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溧阳市戴埠镇山口村委崔岕村西南约300米
戴埠镇:戴埠镇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东面与宜兴市西渚镇、太华镇接壤,南面与安徽省广德县新杭镇毗邻,西与天目湖镇毗邻,北依溧城镇,是全国千家名镇、国家卫生镇、江苏百家名镇、苏浙皖三省边界的商埠重镇。全镇总面积162.99平方公里,人口5.22万人。 国家AAAAA级风景区—南山竹海坐落在戴埠最南端8万亩翠竹之中,吴楚农耕文化园、翠谷庄园等一批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和…… 戴埠镇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