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泰州市 > 兴化市旅游

罗汉寺

罗汉寺为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

罗汉寺位于周庄镇邬牛村,东经119°56′25.0″、北纬32°43′39.1″,始建于宋。据明崇祯六年(1633)《泰州志》卷七《方外·寺观》等相关史籍记载,罗汉寺最早建于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罗汉寺坐落于邬牛村东北隅一个三面环水的垛岛上。当年碧流萦绕,形如满月,被称为“亮月地”。

元末张士诚被朱元璋攻灭后,其堂弟张士英在邬牛罗汉寺出家。明洪武初年,罗汉寺被列为泰州下河地区“九寺十八堡”的“九寺”之一。

明洪武五年(1373),寺院大修。清康熙六十年(1661),寺院由佛教禅宗改为律宗“太平律院”。其后,寺院于清嘉庆四年(1799)和民国十四年,均得到不同程度的修缮。上世纪40年代,寺院部分建筑被毁。1958年,寺院第18代住持隆祥离开寺院,寺院残余部分改为粮库,因而得以保存。

寺院现存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前后两进,共有房屋11间,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8.55平方米。天王殿为单檐斗拱歇山式,面阔9.94米,进深7.5米,高9.5米,建筑面积74.55平方米。为歇山九脊、单檐飞角、金环筒瓦,规格较高。其内部结构为双步抬梁,设有驼峰、叉手。梁中为斗拱。中脊金柱下为叉口接榫。木柱为直圆型,柱脚下石础,上为圆石鼓,下以方石垫底。主要表现了明代建筑特征,同时保留了宋元时期的型制,为明显的宋元间架,其部分构件符合宋代《营造法式》。所用砖瓦以明代为主,瓦当保存着明、清原貌。

此外,寺院内还保存有石质门额、木雕佛龛、砖刻兽头等文物。门额长90厘米,宽25厘米,厚10厘米,上镌篆体“太平律院”。佛龛为四柱三门、三道垂花檐,长3.8米,宽1.4米,檐高2.38米。砖刻兽头分别为“犀牛望月”、“丹凤朝阳”。

罗汉寺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为研究佛教律宗在我国江淮地区的传承和宋代泰州地区佛教文化的兴盛,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依据。

2007年,兴化市人民政府公布罗汉寺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泰州市兴化市周庄镇邬牛村

邻近的兴化市旅游景区
走遍兴化市

>>蒋庄西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