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帝庙码头遗址及古纤道
烈帝庙码头遗址及古纤道(纤道)位于常州市钟楼区南大街街道双桂坊社区中新桥西段北侧,为古建筑的桥涵码头,建造于清代,烈帝庙码头遗址及古纤道(纤道)保存情况一般,现已不做码头使用。现隶属钟楼区区政府,在烈帝庙码头遗址及古纤道(码头)中心测得的GPS点为北纬31°46′27.4″,东经119°57′5.9″,海拔为67米。码头坐北朝南,长66米,宽1.1米至1.8米不等,材质为青石质,黄石铺地驳岸。烈帝庙是唐朝早期常州官员奉皇帝敕命而建立的纪念隋朝常州人陈果仁的庙宇,他被誉为“忠孝文武信义谋辩”八绝,后被追封为武烈帝。武烈帝庙遍布江南,而这里是全国祖庙,烈帝庙码头已有数百年历史,古纤道是常州仅存的人工纤道,是常州船运发展史的重要历史见证。这里从前被称为蛤蜊滩,因旧时有船民在此上岸售卖蛤蜊而得名,民国时期,此处设0-头,每天又班船往返常州城外各镇,为城中交通要地。后来全国解放,人民革命取得胜利,有人提议改蛤蜊滩为胜利巷,并沿用至今。胜利巷依河而筑,全长400多米,沿岸传统民居均保留有枕河人家的传统风貌。码头所临的市河是常州最早的运河,烈帝庙码头在1909年《常州府城坊厢字号全图》上就已注明,现残存青石垒块墙基,中新桥西北的石阶既是当年码头的残存。2008年12月18日常州市市政府将烈帝庙码头遗址及古纤道公布为常州市历史建筑。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南大街街道双桂坊社区中新桥西段北侧
南大街街道:南大街街道地处常州市商业最繁华地段,以京杭大运河、怀德桥为中线,总面积4.67平方公里,下设1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超过2万户,5.2万多人,外来流动人口约2.5万人。辖区内明城墙、毗陵驿等历史文化古迹星罗棋布,南大街商业步行街、莱蒙都会等现代化商业街区联袂成片。 街道凭借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力争率先的工作干劲,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发展,…… 南大街街道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