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抗日中学旧址
湖滨抗日中学旧址位于金坛区直溪镇吕坵村委真武院东侧。湖滨中学是抗战时期由抗日民主政府创办的一所培养抗战人才的学校。学校创办于1942年。因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建昌圩成为抗战时期新四军苏南抗日斗争的重要基地(详见中共苏皖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介绍)。学校初定名为“茅东中学”,后顾及“茅东”一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遂命名为“湖滨中学”。1942年2月,学校正式创办,选址于北天荒湖畔的吕坵真武院前,直属茅东县抗日民主政府领导,全校共有教职员24名,校长为吴均之。1942年秋,日伪军突然包围湖滨中学,搜出了《新民主主义论》等革命书籍。此后,吕坵成为日伪扫荡的重点目标,湖滨中学办学环境日益恶化。为确保学校能正常开展教学活动,茅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决定将湖滨中学迁往建昌圩附近的董溪村,校名也正式改为茅东中学。1943年1月,日伪军开始对茅山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清乡扫荡。1月5日,学校再次遭到日伪军的包围搜查,校长吴均之和会计史连生被捕,学生孟振文被日军打死。2月,学校宣布停办。此后学校房屋移做他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房屋遭到损毁,仅余砖瓦房8间,后因道路及村镇建设拆又除东面5间。该中学现有房屋三间,坐北朝南,间架式结构,宽9.7米,进深6.65米。
2008年9月22日,第三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时发现。2010年5月4日,经金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金坛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直溪镇吕坵村委真武院东侧
直溪镇:金坛市辖镇。1930年建直溪镇,1947年改直溪乡,翌年复为直溪镇。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58年复设镇。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13公里。面积29.4平方公里,人口2万。沿通济河可通往市府所在地和长江两岸各城市。朱延公路穿境。辖舍田、坞家、鹤科、共丰、直里、直溪、建兴、观前、邓墓、汀湘、良田、鲍塘、镇西、镇东14个村委会和镇东、镇西2个居委会。…… 直溪镇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