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牛山汉楚王墓
卧牛山汉楚王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牛山汉楚王墓位于徐州市区西处,山体并不高大,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00米,海拔约21.35米。卧牛山楚王(后)墓开凿在山的北麓,1980年发掘。现就地保护。(李馆长填)墓葬为横穴式岩洞墓,墓葬方向坐南朝北。整个墓葬由墓道、甬道及前室、后室、侧室三个墓室组成,全长约40余米,总面积约100平方米。墓道为前宽后窄的长斜坡形,长18米、前端宽2米、后端宽1米,墓道内以红黏土夯实。甬道位于墓道后,平顶,宽1.02、高1.8米。以前室为界分为前后两段,前段长2.4米,后段长9.4米。甬道开凿规整,四壁平整,转角处棱角分明。前室位于前后两段甬道之间,甬道从前室东部穿过。前室平面呈横长方形,东西长5.9、南北宽3.5米,两面坡式顶,中脊高3.2米。前室已被盗掘一空,未发现任何陪葬品。后室位于甬道的后端,南北长6.5,东西宽5.6米,两坡式顶,高4米,地面铺砌石板。从墓内有大量瓦片堆积来看,原应有木结构瓦顶建筑,墓室中部发现人骨,已扰乱。侧室位于后室的东侧,前有门道,墓室近方形,长4、宽3.8,两面坡式顶,高1.8米。墓室地面凿有排水道,宽10、深4厘米,纵横向联通,向前室。卧牛山汉墓早年被盗严重,清理出土随葬品较少,且多以残碎。其中有陶盆、陶猪圈、釉陶瓿、釉陶罐、铜饰件、“大泉五十”、“大布黄千”钱币、鉄矛、玉觹、无字玉印、小玉环、石臼等。卧牛山汉墓出土100余枚“大泉五十”及一枚“大布黄千”钱币,因此,墓葬时代应在王莽时期或以后。该墓为大型横穴式岩洞墓,墓主人应为楚王或王后。墓内出土的玉觹、小玉环一般为串饰上的饰件,通常见于女性墓中。此外,从卧牛山的山体形状看,其有东西两个山峰,西峰为主峰,而目前发现的卧牛山汉墓位于东峰下,因此,该墓应为楚王后墓。(亦或二人的合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