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仕郎刘学魏墓
登仕郎刘学魏墓是民国时期所建,位于徐州市丰县顺河镇黄楼村刘寨庄中树林内,西营子河南岸,距顺河镇3公里。黄楼村位于丰县西北,东有复新河,西临四联河,南靠罗河,北有苏北堤河。系平原坡地,东北低,西南高。西南部为青沙地,东北部为粘土地,西北部为盐碱地。丰金线纵贯全境,欢顺路横穿全镇,水陆交通发达,河渠纵横,水资源丰富,木秀草青,花红果香,树茂村幽,物产丰富。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红芋、棉花等。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墓碑南50米,是东西方向的水泥路,墓碑西100米是南北方向和环镇柏油路,墓碑在“刘寨村”村前,有利于人们的保护。现有青石质碑刻3通,是刘氏第十四祖刘士清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的。刘二公学魏为清“登仕郎”,清封赠之制中“登仕郎”属文职封赠之阶,顺治间,覃恩及三年考满,均给封赠。康熙初,废文、武职考满封赠。清文职封赠之阶,自正六品上到从九品下,分别是“朝议郎、承议郎、奉议郎、通直郎、朝请郎、宣德郎、朝散郎、宣义郎、给事郎、征事郎、承奉郎、承务郎、儒林郎、登仕郎、文林郎、将仕郎”等共计16级,“登仕郎”属于九品下。刘二公刘学魏的墓碑,高2.62米,宽0.74米,厚0.24米。刘四公刘学商的墓碑,高2.4米,宽0.7米,厚0.27米,均为1912年所立。其中刘四公刘学商之子刘勤修为清朝贡生,墓碑为1933年所立,高2.42米,宽0.7米,厚0.27米。文革-中都曾被拉倒,于上世纪80年代重新树立,三通碑碑首均为双龙戏珠,碑青石质,用工精细,立体感强。碑前有香案。碑阴记载了刘氏家族古老的历史,少数字迹不清。
顺河镇:丰县顺河镇是徐州市西北重镇,人口5.5万人,辖22个行政村.东枕复新河,西抵四两运河,南贴罗河,北靠苏北堤河,与孔孟之乡毗邻.丰金线纵贯全境,欢顺路横穿全镇,马上动工的徐济高速公路将跨越镇区,水陆交通发达,全镇河渠纵横,水资源丰富,木秀草青,花红果香,树茂村幽,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历史文化底蕴优厚,人杰地灵,环境优美,是商家投资兴业的天然沃土 . …… 顺河镇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