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河道总督署遗址
济宁河道总督署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道总督署遗址,位于济宁市任城区古槐路,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道总督署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裁撤,其建筑分中路、东路、西路,设有大堂、二堂、三堂,有书院、射圃、演武厅等,单体建筑40余座,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因历史原因地上建筑已全部损毁。通过近年来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摸清了遗存分布情况、遗址历史格局和文化内涵,对于实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河道总督署建筑分中路、东路、西路,设有大堂、二堂、三堂,有书院、射圃、演武厅等,单体建筑40余座,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因历史原因地上建筑已全部损毁。
河道总督署考古遗址公园总占地约64亩,以遗址保护和展示为手段,在满足保护规划的前提下,建设集展示、游客服务、遗址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性遗址公园,建设内容分为三部分:总督署展示馆及室外景观工程、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展示馆内部展陈工程。
河道总督署展示馆位于遗址公园东南,建筑面积3981㎡,展陈面积1950㎡,采用新中式风格设计,覆瓦坡顶,户牖中正,简古纯粹,朴茂盎然。展示馆共分三层,地下一层为临时展厅,地上二层为固定展厅。固定展厅以“砥柱中原转漕上国”为主题,描绘了大运河源流千载和河道总督署司运治运六百余年的壮丽画卷,揭示了济宁因河而兴、因署兴城的历史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