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四合院
华坪县民族小学四合院,别称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四合院,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通达乡丁王村民族小学院内,为原丁王省立民族小学教学楼,是华坪县保留得比较完整的四合院传统建筑,华坪现代重要文化教育设施和建筑物。 [1-2]
四合院坐北向南,始建于1951年,按照中国传统四合院格局设计,整体为古典式泥砖木结构穿斗式,外部窗户有苏联建筑风格,是典型建国初期中苏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代表建筑。
此校原名丁王省立民族小学,始建于1951年,1953年8月竣工,是当时云南省四所省立民族小学之一,也是滇西北唯一一所省立民族小学。1985年更名为华坪民族小学,是华坪山区一所规模较大的全日制寄宿学校,为华坪培养了大批知识分子和民族干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是华坪平定叛乱的指挥部,重要的军事要地。
丁王民族小学四合院由附近华坪、永胜和宁蒗三县傈僳、苗、傣、彝等少数民族群众投工投劳,请大理剑川木匠建成。学校建于丁王村元宝山缓坡上,坐北朝南,穿斗式木构件,走马转角楼四面滴水式四合院。由四坊二层楼房围成一个四合院落,南北两坊每坊上下各九间房,东西两坊每坊上下各七间房,五架七檩抬梁穿斗式屋架。四廊相通,木槅扇主要有丁勾花窗和无名花格窗两种,精致细腻;走马转角楼,护栏精巧。土基墙,黄色墙面,开窗较小,一层窗户上圆下方,二层上尖下方,有天主教堂遗风。院子长方形,纵24.56米,横12米。整栋四合院共有35间校舍,总面积2290平方米。
丁王民族小学四合院,是华坪现存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传统木结构四合院落,其布局奇特,构造巧妙。丁王民族小学四合院,作为华坪解放初期培养民族干部和知识分子的摇篮,承载着各民族群众浓郁的情感和记忆,是人们心目中民族团结的象征。
2009年11月,被华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10月,被华坪县委、县人民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2年10月,被丽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02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