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龙圩区旅游
黎洁霜、黎琦新故居

黎洁霜、黎琦新故居

黎洁霜、黎琦新故居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革命英烈黎洁霜、黎琦新旧居位于龙圩区龙圩镇林水村内,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楼高2层,是一栋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的建筑。革命英烈黎洁霜、黎琦新在此出生并生活长大,直到外出参加革命工作。

黎洁霜,原名黎琦清,苍梧县林水村(今龙圩区龙圩镇林水村)人1918年5月出生。黎洁霜读初中时,在冯培兰、侯甸等进步教师指导下,阅读民主进步的刊物,激发爱国热情,痛恨蒋介石对日妥协、对内--爱国运动的反革命政策。

1936年6月,在南宁参加了第一届广西学生军。参加了"梧州救国话剧社",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担任女主角。用文艺形式向群众宣传抗战。

1938年广州沦陷,梧州局势紧张。黎洁霜随哥哥黎超贤、中山大学教师梁晨赴香港,寻求抗日救国之路。在香港,她白天做工,晚上在工人夜校当教师,为工人上课和进行抗日宣传,同时在香港报纸上发表进步诗歌,揭露蒋介石假抗日、真反共反革命嘴脸。在香港期间,她与爱国青年王振华相识、相恋。1940年黎洁霜随王振华到重庆后,进人江津国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1941年12月,王振华因从事抗日反蒋活动被军统逮捕,在其住处搜查到黎洁霜的照片与信件,展开对黎洁霜的搜捕。友人得知消息,劝她火速躲避。她不但不躲,反而四处打听王振华下落,即被特务逮捕,和王振华一起被关在国民党兵工署监狱。在敌人对她审讯中,她严词拒绝了特务的收买利诱,愿意和王振华一起坐牢。在息烽集中营,她结识了共产党员徐林侠、张露萍等,和张露萍成为密友,在张露萍等的帮助下,她思想进步很快,进一步增强了对敌斗争的信心。

1946年7月22日,黎洁霜和其他政治犯被转押到重庆白公馆。在难友们的支持和声援下,黎洁霜和王振华这对患难相依的情侣得以共囚一室,这对革命的恋人在敌人的监狱里举行了他们的婚礼,结成夫妻。黎洁霜在牢中生下长子王小华和次子王幼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四川省委复查重庆解放前牺牲于“中美合作所”人员,确认《红岩》中描述的“监狱之花”的妈妈即是黎洁霜)。特务头子徐远举假作仁慈对她说,你身体这样差,在这种环境里怎样能把孩子带大,你只要写一份"--",我让你保释出去。黎洁霜坚强地说:“我和我丈夫抗日救国没有罪,有罪的是你们,该项写--的是你们。死我们一家也要死在一起!" 为了-敌人10月28日在大坪公开枪杀革命志士,黎洁霜参加了监狱中共支部组织的2天-斗争。还以“锋芒”为笔名,在狱中墙报上发表文章。夫妻俩在狱中面对敌人威武不屈,爱憎分明,表现了他们清白高洁的气节。

1947年11月27日,王振华、黎洁霜一家4口被杀害,英勇就义,临刑前她和王振华一起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1983年10月1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王振华、黎洁霜为革命烈士。

黎洁霜、黎琦新故居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龙圩镇:八尺江畔风生水起,龙圩城镇日新月异。2015年,全镇(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33210万元,增长8%;工业增加值40766万元,增长10%;财政收入2484.6万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8694元,增长8%。2015年被评为梧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面积和人口:全镇面积182平方公里,辖12个村4个社区,总人口13.2万人,其中农村居民4…… 龙圩镇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

·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邻近的龙圩区旅游景区
走遍龙圩区

>>石桥地下党联络站旧址(沙地梁氏宗祠)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