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浙江省 > 宁波市 > 镇海区 > 招宝山街道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历史沿革

1949年5月26日镇海解放,即在城区建城关镇,同年9月改为城关区。

1950年6月复称城关镇,1952年又改称城关区。

1954年8月,位于杭州湾口的滩浒、东西霍诸岛划归嵊泗县(原属澥浦,解放后划归城关镇)。

1956年6月仍称城关镇。

1958年10月县市合并,改为宁波市镇城公社。

1959年7月改名镇海公社。

1963年县市分治,恢复镇海县城关镇,称城关镇公社。

1980年12月复置城关镇。

1984年3月新建宁波市滨海区,城关镇隶属滨海区,期间行政区域还包括甬江南岸的江南乡红联村。

1985年10月撤销滨海区和镇海县,以甬江为界、新建镇海区和北仑区,城关镇又隶属镇海区管辖,为镇海区政府驻地。

是时,城关镇所属有城东、胜利路、总浦桥、后大街、车站路5个街道和港务、航务、建筑3个新村,还有城北、石塘下、张鑑碶3个行政村和渔业合作社。

1992年5月,城关镇、俞范镇、临江乡合并为新的城关镇,下辖城东、胜利路、总浦桥、后大街、城北、车站路6个街道,港务、航务、建筑3个新村以及石塘下、张鑑碶、渔业社、五里牌、虹桥、沿江、渡驾桥、中官路、中一、迎师桥、水璩王、张陈傅、孙家畈、沈家、清水浦、新老周、陈家、俞范、庙后张、后施、五丰、棉丰、南洪、棉海、三合、顺风、湾塘、中星、殿跟、核心、岚山等31个行政村(社)。

2001年5月,撤销原有街道及下属居委会、建立社区居委会。

分别建立城东、胜利路、总浦桥、后大街、蛟川、顺隆、西门、白龙等8个社区居委会。

2001年6月,原有31个村合并为19个村(社),即:陈家、俞范、岚山、湾塘、南洪、棉丰、后施、虹桥、沿江、渡驾桥、中一、中官路、水璩王、清水浦、迎周、五里牌、石塘下、张鑑碶、渔业村(社)。

2001年9月基层建制调整,原城关镇将岚山、湾塘2行政村划归澥浦镇,其余以隧道北路为界,东为招宝山街道,西为新建的蛟川街道。

招宝山街道下辖城东、胜利路、总浦桥、后大街、西门、顺隆、蛟川、白龙等8个社区,港务、建筑、航务3个新村和张鑑碶行政村及渔业经济合作社。

2002年11月,张鑑碶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12月,张鑑碶行政村改为张鑑碶社区。

2004年12月,渔业村经济合作社改为渔业股份经济合作社。

2007年9月,后海塘区域新建立宁波(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管委会,但对社会管理、城市管理服务等职能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仍由招宝山街道承担。

2008年12月由宁波港务局将港务新村正式移交招宝山街道,新建海港社区。

2009年4月蛟川社区更名为车站路社区。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