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前属鄮县、鄞州。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以舟山群岛置翁山县,属翁山县安期乡。
大历六年(771)翁山县废,属余姚郡鄮县。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改鄮县为鄞县,属鄞县。
北宋熙宁六年(1073),在旧翁山县地建昌国县,属昌国县安期乡,属扶桑村。
元因之。
明洪武十九年(1386),朝廷实行"海禁"政策,强徙岛民入内地,次年昌国县废,改属定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区和北仑区)。
清顺治十三年(1656)十月,朝廷再次强迁岛民入内地。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以旧昌国县地建定海县,属定海县安期乡。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设安期乡虾峙庄。
宣统元年(1909)建灵和自治区,二年(1910年),筹办城、镇乡地方自治,建定海直隶厅灵和乡,为乡公所驻地。
民国初沿袭清制。
1919年,改编城镇、乡自治区,灵和乡属定海第六区。
1934年,划分为定海县第五区灵一、灵二、灵三3个乡,1935年合并第五区灵和乡,1936年撤区设乡镇联合办事处,属第四办事处。
1945年改设为六横区灵和乡。
1949年,改设为六桃区虾峙乡。
1949年10月11日解放,设六横区虾峙乡。
1953年4月建普陀县,设虾峙区,虾峙岛设大岙、栅棚、礁岙、凉湖、黄石、长河6个乡。
1956年撤销虾峙区,改设大岙、黄石、礁岙3个乡。
1958年9月,成立舟山县虾峙人民公社。
1961年10月,复设虾峙区,设虾峙、栅棚、黄石3个人民公社。
1983年7月至1984年4月,改变"政社合一"公社管理体制,恢复建立3个乡政府。
1987年8月,撤销虾峙乡,改建虾峙镇。
1992年5月撤销栅棚、黄石2乡,并入虾峙镇。
1986年设有南岙、大岙、庙湾、庞公、岙口、石子岙、沙峧、栅棚、枫树岙、小虾峙、礁岙、凉湖、黄石、对岸、长坑、河泥漕16个行政村。
1998年,合并为岙口、栅棚、礁岙、对岸、凉湖、长坑、黄石、南岙、大岙、庙湾、沙峧、枫树岙、河泥漕13个行政村。
2006年8月,南岙、大岙、庙湾3村和灵和居委会合并建立灵和社区,岙口、栅棚、枫树岙、沙峧、礁岙5个村与大双山岛上的双山村合并建立栅棚社区,河泥漕、对岸、凉湖、黄石、长坑5个村合并建立黄石社区。
2008年5月,13个村合并为灵和、兴港、晨港、东晓、黄石5个行政村,同时栅棚社区分设为晨港、兴港2个社区,黄石社区公设为东晓、黄石2个社区,现有灵和、兴港、晨港、东晓、黄石5个渔农村社区、5个同名行政村和1个灵和居委会,名称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