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龙桥位于龙泉市城北乡东书村与遂昌县垵口乡坝头村交界处,东西走向,跨坝头溪。始建于清初,民国十三年(1924)重建,坝头村与东书村多次合资修葺。清光绪《遂昌县志》记载:“界桥,在中畲庄,离治九十里,过株儿(桂义)岭,南乡诸水毕会於此。叠石为基,架木为屋,长十余丈。桥之北为遂境,桥之南为龙境,以此分界,故名界桥。”桥系一墩二孔木构廊屋桥,桥长29.6米,宽4米,跨溪17.5米。桥墩块石砌筑,迎水面设“破水刀”,两岸墩卵石砌筑,跨苦槠木纵平梁,承桥屋。桥屋11间,主桥9间,引桥2间,桥面杉木板纵向平铺,引桥地面卵石铺砌。梁架为内五架抬梁左右单步用四柱九檩。明间南侧设佛龛,龛边柱联“香阁峙中流花雨涵敷濛遂造,长虹起天末星河横贯入龙渊”。廊
济恩桥位于龙泉市城北乡外埲村恩桥自然村,跨大贵溪。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历史上为城北乡黄鹤片村民往返双溪、东书、遂昌等地的重要通道。系单孔抬梁式木梁廊屋桥,全长23.05米,宽7.59米,净跨13米。卵石垒砌桥基,一层伸臂梁上架设双层纵平梁系统,端部埋入桥台,形成架设廊屋的拱架平面。廊屋9间单檐双坡顶,两端各有一垛封火山墙。廊屋南侧金、檐柱之间设廊作通道。桥中7间设神龛(桥庙),供观音等。桥面木板铺设,两边设风雨板,屋面圆椽,小青瓦。整座桥廊梁枋、牛腿、椽子等木构件做彩绘油饰。梁枋、牛腿施以雕刻,工艺精美。天花用彩绘装饰,题材为唐僧西天取经章节内容,人物栩栩如生。济恩桥除交通外,内辟作供奉之所,桥庙兼用,赋予廊桥特有
上田战斗纪念馆位于龙泉市城北乡上田村。1935年,国民党调集重兵围剿浙西南根据地。9月上旬,红军挺进师在上田村附近的仓砣社殿内召开了浙西南根据地党政军最高领导机关会议,刘英、粟裕主持会议,部署了反围剿工作,并发动了著名的上田战斗,击敌军一个营,打死打伤百余人,俘虏敌连长等官兵42人,缴获长短枪百余支,其余白军败逃。为纪念这次战斗,上田村建有全省第一个村级革命纪念馆——“上田战斗”纪念馆,被浙江省列为国防教育基地。至今政委会遗址保存完好,墙壁上红军留下的革命标语依旧可辨,是浙西南地区难得一见的革命胜迹。同时上田村是千年古村,明清古民居比比皆是。
永庆桥建于清代晚期,位于城北乡溪下村村尾水口,白雁溪与上田溪交汇处,横跨白雁溪。系单孔石拱廊桥,东西走向,净跨15米,矢高9米,横放纵联错缝砌筑拱券。桥长43.33米,宽6.18米,桥屋13间。桥面块石墁地。廊屋内五架抬梁左右单步用四柱九檩,小青瓦单檐双坡顶。当心三间重檐,明间设神龛,供真武大帝。桥两头筑封火墙,西端辟拱门。当心三间檐柱出挑牛腿雕刻较为精美,其余各榀用短柱承撩檐檩。
济川桥位于城北乡东书村村尾,清光绪十五年(1889)建。一墩双孔木梁屋桥,东西走向。跨溪23米,桥长32.32米,宽4.32米。条石桥墩,架设木平梁,上盖桥屋11间,内五架抬梁左右单步用四柱。五架梁为月梁形制,屋面单檐双坡顶。中部三间为重檐歇山顶,当心间南面设神龛,供真武大帝,后壁开启圆形格子窗。东、西端设屏风墙,西端设拱形门。桥面木板铺钉,檐柱设木板护栏,外封风雨板。
仓坛红军挺进师政委会会址位于城北乡仓坛村,会址原为禹王庙,建于清代中晚期。1935年9月19日,“上田战斗”后,得知国民党大举进攻的部署,20日挺进师在此召开了政委会。会议由粟裕、刘英主持,总结了近期的党政军工作,研究了对敌进攻的决策。主力部队迅速撤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计划。庙内山墙上留有“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等多幅红军标语。
上田毛氏宗祠位于龙泉市城北乡,为清代古建筑。2023年6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上田毛氏宗祠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