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
>
南安市旅游
南安市文物古迹介绍
1、
凤山寺
AAA
凤山寺,原名郭山庙,又名将军庙、威镇庙,位于泉州南安诗山镇西北角凤山麓,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初年(公元936-947年),供奉郭圣王。郭圣王,俗名郭忠福,诗山郭山人,生于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八月十二日。传说郭忠福长工出身,7岁丧父,牧牛俸母,乡邻郭孝子。由于他自小辛勤劳动,身体不支死于荒野。后人……
2、
叶飞故里
AAA
叶飞故里红色旅游区位于南安金淘镇占石村,以宏伟的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为核心,串联起叶飞将军故居、侨心园和虎石等景观。先后被命名为省侨联、泉州市和南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国防教育基地,福建省纪委廉政教育基地,泉州市红色旅游A线首站,年接待游客4.5万多人次,是廉政教育、党的群众……
3、
南安龙峰寺
南安龙峰寺 位于南安县官桥镇黄山村。 龙峰寺始建于隋大业四年(608)。相传宋初扩建成为三殿二落,寺两侧有钟楼、鼓楼各一座,寺前有一八卦莲花放生池,规模宏伟,住寺尼姑百人之多,称“百姑庵”。元代,百人尼姑四处躲避灾祸,寺庙被掠夺焚毁;元泰定年间(1324-1328)重新修建。经明清两代,又恢复先……
4、
宝湖岩
宝湖岩英都历史悠久,山川俊秀,地灵人杰,名胜古迹殊多。古有七岩八院之盛,前人曾以七岩点缀成一首诗:“翁山夜闻滴水声,古迹岩前狮子亭。云从古室石佛在;水到湖内浊自清”。诗中咏出七岩的名称依次是英山岩、滴水岩、古迹岩、狮子岩、云从古室、石佛岩、湖内岩。由于年代久远,世事沦桑,几经兴废,七岩尚保存至今的仅……
5、
南坑窑址
南坑窑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东田镇南坑村、蓝溪村。1977年发现,大多为宋元窑址,少数延续至明。 [3-4]南坑窑址由南坑窑址群和寮仔窑址群组成,南坑窑址群分布于南坑村的枪仔岭、顶南埔、嵛坪圹、大坝、格仔口等20处山坡上,保存有厚1~5米的文化层堆积。寮仔窑址群与南坑村相邻,创烧于北宋,延续于南……
6、
翔云革命烈士纪念碑
翔云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南安市翔云镇金安村美格山上。翔云是革命老区,是中共安南同边区的重要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翔云人民流血流汗,前仆后继,为革命事业做出应有贡献。为纪念牺牲英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南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拨款建立“翔云革命烈士纪念碑”,并于1957年建成。由于地域狭小,1992年,……
7、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清,福建省南安市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位于福建南安官桥漳里村,距泉州市区20公里,2001年06月25日,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永定土楼并称为福建的两朵民居奇葩。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1862)至宣统三年(19……
8、
叶飞故居
叶飞故居位于南安市金淘镇占石村,年代为民国。简介:始建于清中晚期,为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建筑面积约480平方米,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单进两落五开间东连护厝,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灰瓦屋面。1919年叶飞的父亲带其回乡在此居住。叶飞(1914-1999),原名叶启亨,1929年参加革命,1955年被……
9、
南安云山寺
云山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高田村凌云山,始建于宋代,原名慈济宫位于高田村中。现址为1993年旅居东南亚的凌云叶氏华侨重新捐助而成。云山寺主祀威武英烈惠泽尊王叶森,惠泽尊王为叶氏祖先,其信仰遍布东南亚地区,云山寺也是惠泽尊王的祖庙。惠泽尊王姓叶名森(1189一1208年),眉山乡高田村人,生于宋淳熙……
10、
九日山摩崖石刻
九日山摩崖石刻位于福建省南安县丰州镇。九日山以风景秀美、古迹众多而闻名于世,山高80余米,有东、西、北三峰环拱,现存主要胜迹有八戒石、翻经石、高士峰、老佛岩、姜相峰、姜相墓、陀罗尼经幢等九日山最突出和最珍贵的是摩崖石刻,在东西两峰的摩崖上,有宋至清的题刻75段,其中有反映海外交通的13方祈风石刻,记……
11、
南安天心洞
天心洞座落在南安水头镇的琼花山麓,始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是南安市四大古刹之一。天心洞原名天香寺,祀奉三宝佛祖,是南安独一无二的佛道两教合一的游览胜地,景区内有道观、龙潭、飞瀑、天香寺四大景观,被誉为“泉南胜迹”。天心洞始建于隋代,先称天香寺,为南安三大古刹之一,后改为道观,祀奉八仙,是……
12、
蔡资深民居
蔡资深民居位于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漳州寮自然村。占面积1.53万平方米。蔡资深(1839-1911)乳名浅,16岁随父渡洋,是清未旅菲爱国华侨,光绪三十一年(1905)泉郡受灾赈济,诰授资政大夫。清同治乙丑年(1865),他开始在家乡建造这一民居群,至宣统辛亥年(1911)方竣工,历时46年。此建筑群……
13、
诗山塔
诗山塔,位于南安市诗山镇山二村。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建。阿育王式塔,置于数米高的基座上。全部用辉绿岩砌筑。宝箧印经式,平面方形,通高七米左右。塔下为一条由石砌成的方形高台,高二点七米,底边长二点六米,顶端筑有护拦,上阴刻楷书“宝祐四年丙辰春立”八字。高台上置一条由石砌成的方形基座,高零点八三米……
14、
坂浦古厝(良山洪氏民居)
良山洪氏民居位于南安市英都镇良山村坂埔自然村,年代为清。简介:洪氏民居由顶点金、封君祠、思源居、若莲居等建筑组成,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砖石木构筑,均为典型的闽南传统建筑。顶点金:坐东朝西,由水池、石埕、下落、天井暨两厢、上落、南护厝、北护厝、棋盘厝等组成,建筑面积750平方米,主座……
15、
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南安市诗山镇山一村诗山公园内。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由南安县人民政府建于1965年9月,2002年春由诗山镇人民政府重修。纪念碑为石材结构,由碑底和碑身两大部分组成。碑的底座呈正五边形,五角边有圆柱,边长2米。碑身高4.08米,平面五边均雕刻“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纪念碑下埋葬着……
16、
妙峰山弥陀造像
妙峰山石佛造像位于南安仑仓镇蔡西村境内妙峰山麓,古属“英内二十七都”。山以岩重,妙峰山因有宋代石雕弥陀佛像而闻名“泉南佛国”。妙峰山峰峦奇特,风光旖旎,山麓有古榕,山涧有流泉,幽谷兰馨,岩鸟清唱,更有石峨若削。峭岩绝壁展露峥嵘,或如飞禽,或如走兽;或为石门,或为石洞;或石平如席,可坐四五十人,或叠石……
17、
开化洞阿弥陀佛造像
开化洞阿弥陀佛造像位于南安市柳城街道鹅眼山开化洞,东距南官公路约1200米。宋庆元(1195-1200)初,道人陈大受刳山麓巨石为洞,前架一室,凿石为阿弥陀佛像。200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佛面西,是一尊阿弥陀佛浮雕立像,通高5米,端立于莲花座上,头戴方形法冠,高髻,双……
18、
奎霞建筑群
奎霞建筑群位于南安市石井镇奎霞村,年代为清至现代。简介:由奎霞林氏族人于清末、民国、建国初期先后在家乡建造上百座的闽南传统建筑和南洋风格建筑。建筑大多沿东西走向的奎霞古街两侧错落排列,形成了古村落的街巷交通体系。现保存较好的清末建筑有林氏宗祠、林文质故居、代庵大厝、四祧大厝、远胜大厝等5座建筑,均为……
19、
观山李氏民居
观山李氏民居位于南安市眉山乡观山村,年代为清至民国。简介:由旅居南洋的李氏族人于清至民国期间回乡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传统建筑有石碣大厝、顶新厝、中新厝、下新厝、功藏厝、成器厝、西金厝、西庚厝、丰乾厝、建南居等10座。建筑多为单进二落带双边护厝或两进三落带双边护厝,抬梁式或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燕尾脊……
20、
南安林氏民居
时代:清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林氏民居(林路厝)系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市十佳古民居,南安县委党校原址,为著名华侨建筑家林路回故里设计兴建的民居建筑群。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竣工。大厝的创建者林路是当时新加坡著名的华侨建筑家。他承建当时新加坡最宏伟的建筑一维多利亚纪念堂。林路厝主体为宗祠、……
走遍南安市
泉州市旅游景点
南安市文物古迹
南安市红色旅游
南安市十大景点
全部南安市旅游景点
南安市特产
南安市美食
南安市地名网
南安市名人
南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安市A级景区名录
南安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南安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南安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南安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南安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1页]
[2]
[3]
[4]
[5]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