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南平市
>
政和县旅游
政和县文物古迹介绍
1、
云根书院
云根书院云根书院位于政和县城南青龙山上,临近烈士陵园,每日都有众多政和及外地游客登临书院。新建的云根书院,远远望去,规模恢宏,蔚为壮观;书院建筑群是仿宋建筑风格,体现理学文化,格调高雅,风貌独特,古色古香。沿着石阶往上走,首先见到的是高高矗立的牌坊,书院内建筑群的主体有朱子阁、先贤祠、天光云影楼、碑……
2、
锦屏水尾桥
锦屏水尾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岭腰乡锦屏村尾的乐平溪上,是政和境内保存完好的伸臂式平梁木廊桥。该桥创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因年久破损,上世纪80年代初曾进行过一次修葺,现有建筑基本保持旧貌。该桥长26.2米,宽5米,净跨20.2米,孔高4.8米。桥廊屋高4.75米,悬山顶,抬梁穿斗式……
3、
龙滩桥
龙滩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杨源乡楼下村龙滩自然村的翠溪峡谷中,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水洋景区仅2公里。该桥于1962年底动工建造,1965年建成,历时3年多,共使用百年以上树龄杉木800余根,其中有一部分是楼下村村民献出的建房木料。龙滩桥是政和县解放后建造的首座木拱廊桥,桥长31米,宽5米,净跨……
4、
建松政苏维埃政府旧址
建松政苏维埃政府旧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平镇西表村内,原为西表村魏氏祠堂,占地面积约260平方米。1934年8月中旬,中央红军七军团二十一师五十八团在团长黄立贵、政委陈一率领下,挺进建(瓯)松(溪)政(和),直捣东平镇,开辟了广泛的根据地。9月初在西表村魏氏祠堂召开建松政边区群众大会,宣布成……
5、
中共政和第一支部旧址
中共政和第一支部旧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平镇凤头村内。1928年,共产党员杨则仕被秘密派回家乡凤头开展革命活动,组织“读书会”,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员。1929年7月,杨则仕在杨氏祠堂主持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中共政和支部,杨任书记。杨氏祠堂,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共置一厅十三室,面……
6、
铁坑李三娘祖殿
铁坑李三娘祖殿位于政和县杨源乡杨源村,年代为清。简介:坐东北朝西南,由大殿、戏台、梳妆楼等组成,建于山涧之上,山间小路从戏台和大殿之中间穿过,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大殿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4)重建,面阔三间,进深10米,穿斗式梁架,歇山顶。戏台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重建,与大殿相对,面宽4……
7、
坂头花桥
坂头花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杨源乡坂头村蟠溪上。始建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清康熙、道光年间二次重修,咸丰三年(1853年)重建,民国元年(1911年)毁于火,民国3年重建。1982年重修。为楼阁式石拱木构单孔风雨廊桥,净跨12.2米,13开间,面宽8米,高16米,南北走向,桥长40米……
8、
定风寺
定风寺位于政和县澄源乡北斗村,年代为清、民国。简介:始建于唐咸通五年(864),现存的三宝殿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后堂建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弥勒殿建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观音殿建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039.18平方米,三进合院式建筑,中轴线上从前往……
9、
后山桥
后山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岭腰乡后山村乐平溪上,始建于明代,现建筑为清嘉庆己未四年(1799年)二月重建,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于1969年和2001年两次重修。该桥为典型木拱廊桥,桥长41.5米,宽5米,净跨度32米,孔高8.4米,廊屋高4.5米,除桥两头的两处高大桥墩由石头砌成,以做桥的支力点……
10、
赤溪桥
赤溪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澄源乡下赤溪村西南300米处。该桥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重修。该桥为木拱廊桥,单孔,桥长33.5米,面阔5米,拱高9米,净跨24米。采用三节苗和五节苗两个系统八字架拱成,结构复杂而牢固,是古廊桥中典型之作,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11、
大梨溪桥
大梨溪桥又名交龙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澄源乡大梨溪村北约100米处,地处政和、寿宁、周宁三县交界区,为古代往来三县之交通孔道。该桥架于暖溪支流大梨溪上,因桥东为狮子山,桥西为凤凰山,当地人视两山为两条龙,故取名交龙桥。该桥始建年代失考,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秋重建,1949年曾……
12、
洋后桥
洋后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外屯乡外屯村洋后自然村,系木拱廊桥。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十月。桥拱跨度33米,宽4.86米,桥屋屋顶距河面25.6米。桥面立柱4排共48根,有桥屋11间。该桥位于古驿道之要冲处,历史上虽曾多次维修,但因年深月久,频遭风雨及洪水侵袭,桥台……
13、
下坂桥
下坂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杨源乡王大厝村下坂自然村的当溪上,为典型八字撑木拱廊桥。创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十月,光绪十一年(1885年)八月重建,现建筑为1987年6月重修。该桥长37.5米,宽4.5米,拱跨18.5米,高出水面7.5米。桥屋为抬梁式木构架,单檐悬山顶。桥廊设48根立柱,……
14、
英节庙
英节庙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杨源村东侧,始建于宋崇宁间(1102—1106年),为祭祀福建招讨使张谨之神庙,塑有张谨夫妇及部将郭荣等金身。后屡有重建,现存大殿、戏台先后为清康熙元年(1662年)和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建。占地420平方米,大殿面宽3间,进深14.2米。两侧砌封火山墙,抬梁……
15、
宝福寺
宝福寺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铁山镇高林村,始建于唐贞观初,永隆元年(680年)、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宣统二年(1910年)屡有修建,1989年民间集资重修。座北朝南,系土木结构多体联合式建筑群,占地6800平方米,有殿、室、司、库等100间,主殿大雄宝殿宽26米,进深18米,高约8米,金柱……
16、
乾清坤宁宝塔
乾清坤宁宝塔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位于城郊官湖村东南约500米佛字山东北面的临河山崖上,始建于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十二月。为石构仿楼阁式实心塔,须弥座,六角七层,通高8米,塔身由每面宽45厘米、高41厘米的整块花岗石彻成,由下而上逐层收分,每面有浮雕佛像一尊,共42尊,束腰处及上袱每面均阴刻铭……
17、
护国寺
护国寺 位于铁山镇凤林村莲花峰下,五代晋天福四年(公元940年)僧掌轩始建,清康熙五十年僧心镜募捐重建。寺庙西侧有宋代理学家朱熹祖父朱森之墓,北侧有明朝广东市舶提举升两淮都盐使司卢亮之墓,两墓均为县文物保护单位。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福建提学佥事周孟中及邑人吴宪言、王窗等在寺左建有启贤祠,后……
18、
朱森墓
朱森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铁山镇凤林村护国寺西侧。朱森(1075—1125年),字良材,号退翁、退林,宋理学家朱熹之祖父。宣和五年(1123年)其子朱松尉政和时迎养官舍,病卒葬于凤林村护国寺西侧。墓坐西北朝东南,现存碑为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福建按察司佥事周孟中所立。……
19、
政和县城关马鼻岭古道
政和县城关马鼻岭古道位于政和县城关马鼻岭-高林村-张天村,时代为唐—宋。政和县城关马鼻岭古道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
政和县农协会代表大会旧址
政和县农协会代表大会旧址位于政和县东平镇凤头村,时代为1928。政和县农协会代表大会旧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遍政和县
南平市旅游景点
政和县文物古迹
政和县红色旅游
政和县4A级景区
政和县十大景点
全部政和县旅游景点
政和县特产
政和县美食
政和县地名网
政和县名人
政和县A级景区名录
政和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政和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