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
>
酒泉市
>
敦煌市旅游
敦煌市文物古迹介绍
1、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
2、
敦煌雷音寺
AAA
雷音寺原名解脱庵,亦名观音堂。位于古丝绸之路的重镇-甘肃敦煌市南4公里处鸣沙山下,月牙泉边。占地面积300亩的新寺院对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陈列馆等设施进行了改造、维修和扩建,重现了唐式佛教寺院风格,其扩建后成为敦煌最为重要的汉传佛教宗教活动场所。2013年9月30日,雷音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
3、
白马塔
A
现存白马塔建筑雄伟,塔身9层,高12米,直径7米,以土坯砌成,中有立柱,外涂以草泥、石灰。基层呈八角形,以砖包砌,每象面宽3米,第2~4层呈折角重迭形,第5层下有突出的乳钉,环绕一周,上为仰莲花瓣,第6层为覆钵形塔身,第7层为法相轮形,第8层为六角形的坡刹盘,每角挂风铎一只,第9层为连珠式塔尖,整体……
4、
悬泉置遗址
悬泉置遗址位于敦煌市甜水井东南2公里吊吊泉沟口西侧,敦煌市与安西县行政区域交界处。南临三危山支脉火焰山,北与疏勒河流域汉长城烽燧遥望。因出土的汉简上 书“悬泉置”三字而定名。现存面积约2.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2.5米。地面暴露有灰层、大量绳纹灰陶片、草渣和汉简。1990年-1992年对遗址……
5、
仿宋古城
于敦煌市西10公里,东接戈壁绿洲,西望汉代烽燧,南傍鸣沙山麓,北连大漠旷野。该城是1987年7月,在合作拍摄电影《敦煌》时,由日方出资,中方负责设计建造的一座影视城。由于《敦煌》的故事发生在宋代,城市的所有布景均参照宋代风格建造,故称仿宋敦煌古城或仿宋沙洲城,当地人简称其为敦煌电影城或敦煌古城。电影……
6、
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
玉门关遗址座落于甘肃省敦煌县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玉门关是中国古代十分著名的关塞。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曾广为传颂,真实地描写了古代苍凉、辽阔的边塞风光,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相传西域的和田玉就是经过此关输入中原的,故而得名。文献记载汉武帝为……
7、
五个庙石窟
五个庙石窟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由五个庙和一个庙组成。初创于北魏晚期,续修于五代、西夏时期。现存窟龛21个。五个庙开凿于县城西北20公里的党河西岸崖壁上,分为南区和北区,两区相距200米。南区现存洞窟4个,北区现存北朝晚期洞窟遗址15个。南区窟前堆积物和北区石窟均未清理。其中,五个庙第1窟为中心柱窟……
8、
佛爷庙
敦煌,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中西文化融合的交汇点,因而产生了灿烂辉煌的敦煌古代文明和民俗文化,其中墓葬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敦煌市城东六公里处的佛爷庙湾西晋画像砖墓是敦煌汉唐墓葬文化的一个缩影。现在已发掘面世的三座墓为西晋至东晋时期的墓葬,其中一座的明确纪年为建兴17年,是东晋时期的墓葬,是东……
9、
一个庙石窟
多么有趣的名字,作为莫高窟的一部分,精美的石窟壁画让这个小庙也珍贵无比。一个庙石窟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北约20公里党河东岸吊吊水沟中北面的断崖上。现存有两个洞窟,作东西排列,原有通道相连。西侧洞窟由前室、甬道和主室(后室)三部分组成。前室人字坡顶,主室覆斗顶,甬道盝顶,有明显的改造痕迹。原设……
10、
东晋壁画墓
东晋壁画墓,是一九七七年七月在酒泉县城西北的丁家闸发掘的,是甘肃河西走廊东晋壁画墓的第一次发现。 壁画墓距地表深十二米,封土残高二米,前有长三十三米,宽一点四二米的斜坡墓道通向墓室。墓室全用平砖垒砌,分前后两室。前室四壁及顶部布满彩色画面,后室只在后壁施画。壁画保存基本完好。用色有朱砂、猪石、石绿……
11、
西云观
西云观位于敦煌市西郊,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相传很久以前,王母曾居敦煌三危山,乘青鸟往来于瑶池之间,因而东来紫气,西呈祥云,登古城而晚眺,见霞光辉于垣西。当地群众遂集资修观于斯,命名为西云观(又名栖云观)。西云观与三危山的王母楼、老君堂遥相对峙,和月牙泉古庙群鼎足而立。创建之初,有歇山顶式……
12、
佛爷庙—新店台墓群
佛爷庙—新店台墓群位于敦煌市五墩乡新店台村南1000米。是一处汉、晋、唐三代墓葬集聚的大型墓群区。面积约2400万平方米。地表可见较多封土,暴露出墓道,少数家族墓有以砂砾石堆积的圆形茔圈。1979、1981、1987、1995年四次共发掘墓葬900余座。晋墓以斜坡墓道土洞墓居多,少数为穹窿顶砖室墓,……
13、
南湖、西土沟、山水沟墓群
南湖、西土沟、山水沟墓群位于敦煌市南湖村北工村周围。汉至魏、晋。南湖墓群位于南湖乡北工村东。面积约20万平方米,地面封土为3--6座一组不等的排列次序,应为家族聚葬。已暴露的墓道,多数东向。地表散见绳纹灰陶片。西土沟墓群位于南湖乡北工村西南2公里。面积约900万平方米。地面有封土70余座,底径2--……
14、
敦煌汛卡
敦煌汛卡分布于酒泉市敦煌市莫高镇、阳关镇、七里镇及北山境内。现存有空心墩烽火台、疙瘩井墩、呵呵沙石墩、旱峡沟墩、沙枣墩、山阙峰烽燧、山水沟大墩、甜水井墩、土窑墩、新店子墩等11处遗址。遗址多为土坯砌筑,平面呈正多边形或圆形。空心墩烽火台通高10.8米,面积91.86平方米。顶部有土坯砌筑的女墙,东侧……
15、
敦煌南仓
位于敦煌市南关。这是我省目前保存最完整、建筑结构最齐全的清代粮仓。 据《敦煌县志》,粮仓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原有15座,现存8座,大小相等,每座约160平方米,可存粮40万斤左右。粮仓建在一处地势较高、土质干燥的沙梁上,墙为黄土夯筑,厚1米多,下部基础用青砖包砌。仓顶用红柳芭铺设,抹……
16、
敦煌西晋墓
敦煌西晋墓,离敦煌城大约15公里路程,是夫妻合葬甲字墓,1983年被盗者发现并盗文物,继而才得以开掘。整个墓葬穴高度是17.5米,映入眼帘的是宽约一米二,渐递次窄长坡梯形通道约十多米长,通道的石基,是后来人用水泥糊过的。墙壁上的岩层,象莫高窟洞穴外的那些岩层一样,细小的卵石与粗粒的卵石,还有沙层,不……
17、
药王洞遗址
•典型的敦煌民间四合院建筑遗址,是当今考证月牙泉古代医学医术发展的历史见证。该遗址始建于清代嘉庆年23年(1818年),占地面积约500多平米,典型的敦煌民间四合院建筑。后经清理,现有出土纪年的木牌2块,各种文物数件,遗迹虽饱受日月创伤,但换壳清晰可见,是当今考证月牙泉古代医学医术发展的……
18、
河州堡遗址
河州堡遗址位于酒泉市敦煌市肃州镇河州堡村。据文献记载,该城为清代修筑,因清雍正年间,自河州迁入移民而得名。城堡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南北长45米,东西宽47.8米,面积2151平方米。墙基宽2.7米,顶宽0.9米,高4.2米,黄土夯筑,夯层厚0.12—0.15米,墙顶部有女墙和瞭望孔,南墙有马道。……
19、
旱峡玉矿遗址
旱峡玉矿遗址位于酒泉市敦煌市三危山旱峡南口,由矿坑、矿沟、选料区、房址、岗哨组成。地表遗有大量石锤,夹砂红陶片及碎玉料。经考古发掘研究,发现各类遗迹145处,其中矿坑114处、矿沟8条、岗哨12处、房址8座、选料区3处。旱峡玉矿遗址直观呈现了自西城驿文化、齐家文化时期至骟马文化晚期、西汉早期这近20……
20、
寿昌城遗址
寿昌城遗址 位于敦煌市南湖乡北工村东1.5公里。城平面呈长方形,总面积约8.35万平方米。现仅存东、西、北三面残墙和西南角墩,北墙长300、东、西二墙长270米。墙为夯筑,基宽7米,残高5米,顶宽2米,城墙大部分被黄沙壅埋。北墙中段有一宽5米的豁口,疑为北门。南墙中段原亦有门,已毁不清。城内出土有汉……
走遍敦煌市
酒泉市旅游景点
敦煌市文物古迹
敦煌市4A级景区
敦煌市十大景点
全部敦煌市旅游景点
敦煌市特产
敦煌市美食
敦煌市地名网
敦煌市名人
敦煌市A级景区名录
敦煌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敦煌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1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