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宣城市
>
泾县旅游
泾县文物古迹介绍
1、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AAAA
新四军军部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泾县城西25公里的云岭地区。云岭是黄山的余脉,海拔500多米。在云岭与四顾山之间,形成了一条东西长15公里的山冲,其间分布有罗里村、汤村、高岭村、新村、南堡村、章家渡、中村等30多个自然村庄。1938年7月1日,新四军军部进驻云岭地区后,军部司令部及其下设机……
2、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AAAA
皖南事变为烈士陵园位于泾县城郊的水西山。1990年初,安徽省委、省政府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五十周年而修建,占地15公顷,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整个陵园由入口纪念碑、主题广场、主碑纪念广场和无名英雄烈士墓四个纪念性空间序列,配以皖南事变史料陈列室有机组合而成。以-亲笔题写的“皖南事变死难烈士……
3、
水西双塔
泾县水西双塔,一为大观塔,一为小方塔。大观塔始建于北宋大观二年(1108)《宁国府志》、《泾县志》的记载和现有塔上的题记刻石,都证实了这一点。大观塔共七层八面,底层直径11米、壁厚3.1米,每面均有砖圈拱门,层层用叠涩法砌出短檐,檐下有仿木结构的凸出斗拱,每层出檐双层,砖块错落有致,形成工整的图案,……
4、
章渡吊栋阁
吊栋阁位于泾县西南章渡镇的“江南千条腿”是一处独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瓦房木板结构,前店后宅。房屋一面临江,用木柱悬空支架在青弋江上,河水从其下潺潺流过,极富江南水乡情调,由于此建筑一户接一户,绵延一、二华里,所用木柱逾千根.故称“千条腿”。隔河相望,青瓦木屋沿河摊成了长长的一片。恰似一张大木排顺流而……
5、
查济明清古建筑群
明清民居古建筑群就座落在流水潺潺的查济河两岸,绵延lO里,现存有明代建筑80处,清代建筑109处。几乎所有的明清建筑都雕粱画栋,翘角飞檐,其中德公厅屋、诵清堂、爱日堂等住宅更是高大宏伟、结构精致。尤以德公厅屋四柱三层牌坊式门楼,五朵斗拱屋面,略带翘角分三层覆盖门楼,古朴典雅、雄浑大方。背面以镂雕手法……
6、
黄田村古建筑群
黄田村古建筑群。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共8片,黄田片1片,徐村片7片,总面积36.72公顷。黄田片保护范围:东至沿来龙岗西南山脚下、凤形山北侧山脚下;南至凤子河南岸向南30米,沿狮子山、旗峰山,距肆雅堂最东端30米,于培风阁门前;西至象山、赵家山下,沿乡道、村路,最西距2号文物院落150米到转弯处;北至……
7、
黄田洋船屋
黄田洋船屋位于泾县榔桥镇。经过四季风雨和历年霜雪,至今,洋船屋风范依旧,古韵依存。那青砖黑瓦于陈旧清幽间诉说着历史的曲折幽深,见证着主人的聪明才智。追寻洋船屋那散发出的独特魁力,你会被一种美所深深感动。洋船屋在泾县黄田乡境内,其外形酷似轮船,人们称之为洋船屋。在清朝中期,上海等港口才刚刚出现洋船,而……
8、
翟氏宗祠
中华第一祠——翟氏宗祠位于泾县桃花潭东北,建于明嘉靖年间,坐北朝南,五楹三进,仿皇家祠堂兴建,规模宏大,建筑面积约3524平方米(含偏房,总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传说,1607年,翟氏家族出了一名叫翟国儒的文武状元,被明万历皇帝封为镇抚大将军,翟大将军奉命在云南平定叛乱,平叛结束凯旋而归时,被0……
9、
泾县吴氏大宗祠
吴氏是皖南名门望族自北宋迁居以来,人文蔚起,堪称泾县第一家,茂林吴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宗祠代表着家族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宗祠主体五楹三进,建筑面积1131平方米,吴氏宗谱记载,明崇桢已卯年(1639)湖……
10、
泾县文昌阁
文昌阁位于泾县桃花潭镇(古称水东、南阳镇)境内,桃花潭东岸。整个水东的地形呈关公大刀形,沿河为刀口,而文昌阁就恰似大刀上的一朵红樱,闪亮夺目。 文昌阁为乾窿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水东翟氏共同筹资兴建,“计费若千金”,“巍巍砥柱,八面森然”。据说,接清朝旧制,一族出二十位举人之后方可建造……
11、
泾县张氏宗祠
后山张氏宗祠,俗称“张家祠堂”,位于泾县丁家桥镇后山村。始建于清晚期,与张氏宗祠共同体现了张氏宗族曾经的繁盛。张氏支祠其坐北朝南,前后两进一个天井,建筑面积525.18平方米,保存较好。门楼上部以额枋形式用砖雕包砌突出“张氏支祠”四个大字。砖雕构件共六块,由二龙戏珠、九狮滚珠遍地锦、迎送图等图案组成……
12、
琴溪古窑址
琴溪古窑址位于泾县城东北14公里处的陶窑村。村西有凤凰山,北为虎容山,南有龙山,东有白云山,东北有青龙山,西南有窑笔山,均为不太高的丘陵。村西3公里处,琴溪河由南向北流入青戈江。陶窑村及村南的径县陶瓷厂,至今还在用龙窑烧造缸瓦陶器。村内及四周到处散落着陶片,村西南200米处的龙山脚下,一大片陶器堆积……
13、
新四军抗日殉国烈士墓
新四军抗日殉国烈士墓位于泾县城西北25公里、云岭乡南堡村后黄龙岗。该墓葬有新四军蔡启等131位指战员的遗骨。该地是一条高10余米、长约1公里的黄土岗,南北绵亘,远看像一条卧龙,故名黄龙岗。岗上有一条人行小道,是旧时云岭至泾县的必经之路。小道右侧约7米处的土岗上,有一座土墩,墓高2米、长3米,墓前有碑……
14、
王稼祥故居纪念馆
稼祥故居纪念馆是晚清时期的徽派建筑,位于泾县岸厚村,是晚清时期的徽派建筑,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纪念馆由序厅、展厅和游客中心3部分组成,宽敞的后庭院浑然与王稼祥故居连成一体。序厅迎面台座上矗立着王稼祥青年时代的纪念雕像,背景线刻浮雕揭示了革命家一生走过的风云变幻、艰难险阻的革命里程。左右列置的四块……
15、
王稼祥故居
地处安徽泾县西南桃花潭镇厚岸村,距县城48公里。故居徽派风格,馆名由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题写。纪念馆由序厅、展厅、游客中心三部分组成。故居1986年被定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批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由王稼祥故居纪念馆、故居、东台书院等景点组成。王稼祥故……
16、
隐仙洞摩崖石刻
隐仙洞摩崖石刻位于泾县榔桥镇马渡村倪家村名组的紫山上。为石灰岩溶洞,山脚下距徽河水面60-70㎝处有古栈道遗迹,该栈道即为泾县西南乡至旌德县境的古道。隐仙洞中央从洞顶倒悬下来一根直径约一米长三米多的石柱,离地不足半米,顶上根部有一块隆起,梢部渐细形状酷似男性生殖器,故当地人又称它为马石胯。相传不孕之……
17、
项英、周子昆殉难处蜜蜂洞
项英、周子昆殉难处蜜蜂洞位于泾县茂林镇濂长村赤坑山。因其山顶圆形石峰被当地人称为“蜜蜂桶”。桶底端一洞中开,为天然原始岩洞,称之为“蜜蜂洞”。洞口高1.8米,洞宽2米,深4米。蜜蜂洞险峻、隐蔽、攀登艰难。皖南事变中,新四军政委兼副军长项英和副参谋长周子昆在此洞中隐蔽月余,住在岔坑口的山民姜德贵,每隔……
18、
魁山·飞雄塔
魁山位于泾县茂林镇区南行约一公里处。此山拔地突起,独耸一峰,圆如古钟,秀拔出众。飞雄塔山顶高处有座三层六角砖塔,飞檐翘脊,古意盎然,塔心内空,有梯可登,直上三层,该塔于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县贡生吴延选出资兴建,名曰飞雄。建国后,政府在魁山上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墓,辟为烈士陵园。这里安葬了红军将领寻淮洲的忠骨……
19、
踏歌岸阁
踏歌岸阁位于泾县城西40公里的桃花潭镇,其下为东园古渡口。相传这里是唐代豪士汪伦送李白处。时李白应汪伦邀请,畅游桃花潭,离去时汪伦送他至渡口,踏歌送行,后人为纪念李白与汪伦的情谊,称东园古渡口为“踏歌古岸”。明代,当地人在岸上建“踏歌岸阁”,清乾隆年间重建,民国初复修。踏歌岸阁为一古时渡口建筑。它的……
20、
琴高山摩崖石刻
琴高山摩崖石刻位于泾县琴溪镇。琴高山又名狮子山,位于琴溪镇琴溪村境内,北东走向,琴溪河自东向西环绕山体流淌。相传汉处士琴高曾在此山炼丹,后得道成仙,“控鲤升天”,山因此而得名。唐宋以来名流学者游踪不绝,并留下众多诗篇或题刻。摩崖石刻位于琴高山西北部的悬崖峭壁上,共有自唐至清的历代石刻25方,其中字迹……
走遍泾县
宣城市旅游景点
泾县文物古迹
泾县红色旅游
泾县名人故居
泾县4A级景区
泾县十大景点
全部泾县旅游景点
泾县特产
泾县美食
泾县地名网
泾县名人
泾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泾县A级景区名录
泾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泾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泾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宣城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1页]
[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