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汝城县旅游
汝城县文物古迹介绍
1、
汝城濂溪书院
AAA
汝城县濂溪书院始建于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距今已有785年历史,为纪念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而建的,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元1041-1044年,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任桂阳(今汝城)县令。期间勤民耕读,风节慈爱,吏治彰彰,并在此写下《爱莲说》、《拙赋》等千古名篇。千百年来,汝城吏率其教,民怀……
2、
汝城古祠堂群
汝城县保有明清风格古祠堂700多处,规模大、结构美、功用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有着极高的研究、观赏、旅游价值,有8处已列入省、市级文化保护单位。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姚守拙先生欣然题字“古祠堂之乡”。汝城古祠堂是江南一朵瑰丽的奇葩。汝城古祠堂多。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偏邑山县,36万多人口,28……
3、
叶氏家庙(敦本堂)
叶氏家庙(敦本堂):始建于明弘治至嘉靖年间(1488—1528),由朝门及家庙组成,均为砖木结构。朝门座西南朝东北,建筑面积70平方方米;家庙座南朝北,建筑面积378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三进,两天井。家庙的朝门与家庙主体分开,建筑风格别具一格。朝门青砖青瓦青石地板,门前黑漆廊柱上 书“世系由来根叶……
4、
汝城“绣衣坊”
绣衣坊”今年483岁有“湖南第一坊”之称的绣衣坊,位于汝城县城郊乡益道村范氏宗祠前之道口。坊为青石结构,四柱三门,高6.8米,宽6.5米,额柱镂雕有龙、凤、狮、麒麟、猴、白鹭、鹤、鹰、马等,中门门额正中刻着“绣衣坊”三个大字。门额右前款为:巡按湖广监察御史毛伯温等字样,左尾署为(当承右前所款):桂阳……
5、
汝城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始建于明永乐甲辰年(1424),由两个朝门及宗祠组成,砖木结构。宗祠座西朝东,占地面积364平方米,面阔三间,纵深三进,由门楼、前厅、中厅、后厅、厨房组成。门楼单檐歇山式,鸿门粱镂雕双龙戏珠,顶棚彩绘历史故事,露台青石铺就。大门及两边的侧门门板上均彩绘门神,形象威猛。大门前立一对石鼓,石鼓……
6、
石泉村古建筑群
石泉村是三塘胡氏家族聚居地,因“胡氏先祖淑政公号石泉”,故村以其号名之。现在村内的大部分古建筑建于清末,至今有几百年的历史。村落以清代建筑为主,民国“欧式建筑”自成一派,建筑形式保存完好,村落内部特色较强,功能布局精巧,外部形成独特的村落布局,可观性较高;聚落式的格局使得村落自成一派。古民居内部朴素……
7、
蜗牛塔
蜗牛塔又称热水塔,坐落于汝城县热水镇背面一公里的热水河大水口畔,与仙人桥遥相呼应。蜗牛塔始建于元朝初年,现存为清代所建。相传,古代“蜗牛精”常到热水镇兴风作浪,毁坏禾苗,危害百姓,百姓深恶痛绝。为对付“蜗牛精”,热水有识之士多方筹资建造了该塔,才镇住了“蜗牛精”,蜗牛塔由此得名。蜗牛塔又称热水塔,坐……
8、
汝城八角楼
八角楼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汝城县土桥镇,八角楼的总体布局和建筑形制为古典门楼之精品。 按《汝城县志》载:“明洪武二十九年,巨寇钟君道等倡乱桂邑,居民骚然,避匿岩谷。广武将军骑都尉李兴,升授骠骑将军,奉调剪除。”明洪武三十年(1397)敕封广安所为“军营”,设“千户”,并让子孙世袭。传至五世李安……
9、
湘南起义旧址群
湘南起义旧址群(含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桂阳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永兴县第九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安福司关圣祠及纪念塔)、板梁暴-动夺枪旧址—中村宗祠、何坤故居、湘南工农兵代表会议旧址—太平寺、碕石暴-动旧址(彭氏宗祠、中共宜章县委旧址—承启学校、玉公祠)、圣公坛革命旧址(工农革命军后方医院旧址、后坛岩兵工厂……
10、
太保第
太保第:这是为明代的太子太保朱英而建的祠堂。始建于明嘉靖元年(1552),座北朝南,砖木结构。占地48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面阔三间,纵深三进。一进为门楼,楼前两侧筑八字形照墙,墙上题写明代太子太保朱英吟咏家乡风物的诗文。门楼歇山顶,屋脊饰葫芦宝瓶,两端饰鲨鱼、陶狮,飞檐翘角。主檐下正中额……
11、
朱氏家庙
朱氏家庙: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门楼座南朝北,家庙座西朝东,占地面积1008平方米,建筑面积468平方米,由门楼、上厅、中厅、上天井、下天井、厨房六部分组成。家庙的门楼很有特点,斗拱飞檐,单檐歇山式。鸿门由木栅栏门、双扇门、拱式门组成。门前一对石狮,雄狮嘶吼,雌狮亲妮。鸿门粱镂雕三层双龙……
12、
中丞公祠
中丞公祠(含绣衣坊):中丞公祠和绣衣坊均是为纪念明代监察御史范辂而建。中丞公祠始建于明嘉靖壬午年(1522),占地面积460平方米,建筑面积342平方米。祠分三进,门楼双檐翘角。中厅有著名书法家范廷杨所书范辂传记雕匾。绣衣坊建造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座东朝西,青石结构,四柱三门,通高7.1米,……
13、
汝城红军标语楼
红军楼位于汝城县濠头乡中学院内,占地258平方米,始建于1927年,是国民党濠头乡公所办公楼。为四层土木结构,中西合璧式建筑,四坡顶,造型简洁对称,端庄肃穆,故称为“洋楼”。这座“洋楼”见证了历史变迁:1927年11月,朱德率南昌起义部队经过此地,到汝城与国民党十六军军长范石生谈判,遭到土匪何其朗袭……
14、
卢氏家庙(叙伦堂)
卢氏家庙(叙伦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6),座西南朝东北,面阔三间,纵深三进,砖木结构,三重封火墙,占地面积367平方米。家庙的门楼制作十分考究,歇山式青瓦布顶,檐下施如意斗拱,斗拱下额枋浮雕多种彩绘图案,鸿门粱镂雕双龙戏珠,额枋正中兰底金字书“南楚名家。”对联是家庙的又一大特点,如门楼柱……
15、
封泉遗址
封泉遗址地址:汝城县热水镇年代:明相传在明代弘治年间,汝城出了一个位居布政副使的高官,名叫范渊。他在衣锦还乡时,路过汤河,见各处热气腾腾,甚为奇怪,便派人打听是何原因;有一位假道士便向其进谣言说,这本是风水宝地,现却有热气散出,实是风水宝地之处“泄气”了,危及范大人的官运,应设法阻止它。于是,范渊为……
16、
中央红军长征“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
1934年11月上旬,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来到了湘赣边界的汝城县进行休整,其中的一支部队进入了沙洲村。进了村子之后,有些红军在给老百姓做事,有的帮忙劈柴火,有的帮忙挑水。那段时间,不少红军战士都是在村民的屋檐下或者场院里和衣而睡。看到红军这么艰苦,徐解秀就让3名女红军住到了家里。晚上,3名女红军就和……
17、
张琼故居
革命家、教育家朱舜华(张琼)故居张琼故居位于汝城县津江村官厅门座身右侧。2009年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张琼(1902-1981年),女,原名朱舜华,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参加赴衡阳驱张(敬尧)代表团,随何叔衡等到郴州宣传马克思主义。192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汝城县最……
18、
汝城窑址
汝城窑在湖南汝城境内,瓷器烧制于宋、元时期。 窑址在距汝城约18公里的暖水乡沤江西北岸、下蒋村的三角园、任前头和上蒋村方圆角一带。烧瓷时间大约从北宋早期到元代中期。品种以青釉瓷为主,釉色偏黑介于青、褐之间。特点;胎质细腻,白中带灰。器形有碗、坛、罐、壶、钵等。胎质细腻,白中带灰。釉色介于青、褐之间。……
19、
湘南起义汝城会议旧址
湘南起义汝城会议旧址位于汝城县津江村,有古建筑6栋,建筑面积1463.5平方米,共六个展室。2011年《湖南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将“汝城会议旧址”纳入湖南省重点红色旅游景区。2012年在纪念馆旁边兴建了军旗广场。2013年“汝城会议旧址”被列入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7年11月26日至28日……
20、
范氏家庙
范氏家庙:始建于明成化乙已年(1485),占地面积1794平方米,建筑面积907平方米,三开间三进,两天井。门耧高大雄伟,飞檐凌空;门楼及梁柱间镂雕精巧,形象逼真。门前双狮拱卫,门上悬挂“翰林第”、“荣禄大夫”、“谏议大夫”、“通政大夫”、“朝议大夫”、“振威将军”等匾额。中厅两侧有楹联:“寰宇犹一……
走遍汝城县
郴州市旅游景点
汝城县文物古迹
汝城县红色旅游
汝城县名人故居
汝城县十大祠堂
汝城县4A级景区
汝城县十大景点
全部汝城县旅游景点
汝城县特产
汝城县美食
汝城县地名网
汝城县名人
汝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汝城县A级景区名录
汝城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汝城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汝城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郴州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郴州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1页]
[2]
[3]
[4]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