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省
>
株洲市
>
炎陵县旅游
炎陵县文物古迹介绍
1、
炎帝陵
AAAAA
炎帝陵又称“天子坟”,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炎陵山山麓。相传上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来南方巡视,尝草采药,为民治病,不幸误尝毒草身亡,安葬于此。炎帝是一位伟大人物,他开发了华夏的原始农业,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他创造木制耒耜,教民耕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他遍尝百草,为人医……
2、
洣泉书院(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活动纪念馆)
洣泉书院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始建于宋嘉定年间,原名黄龙书院。乾隆十八年(1753年)由知县周仁魁重修,并拔官田充实经费,更名为烈山书院。嘉庆二年(1797年)酃县知县赵宗文增修斋舍,因县有洣水发源南境之根索岭下自东南流入西北,贯穿县境,于是取学者诚能如泉之涓涓不息,则百川学海无不可至之意,将烈……
3、
毛泽东水口连队建党旧址
毛泽东主持首次“支部建在连上”旧址(叶家祠)位于株洲市炎陵县水口镇水南村。1927年9月底,毛泽东在三湾改编时提出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为进一步加强连队党的建设,毛泽东多次要求各连党代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士兵中发展一批工农骨干分子入党。在离开三湾的行军路上,毛泽东利用休息时间,找战士谈心,进行共产……
4、
中村军民诉苦大会旧址
中村军民诉苦大会旧址位于株洲市炎陵县中村乡中村村小铺头组。1928年3月下旬,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策应湘南起义,在酃县中村集结。一天上午,毛泽东带领几名战士,挑着从土豪家没收的粮食、衣物,来到联西村穷得揭不开锅的叶老汉家。几名战士走进破旧不堪、黑咕隆咚的矮屋,对叶老汉说:“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
5、
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师部旧址(周家祠)
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师部旧址(周家祠)位于株洲市炎陵县中村乡中村村。1928年3月初,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湘南特委的军事部周鲁来到井冈山,指责毛泽东躲在井冈山,没有一点发展前途,并传达了中央和湖南省委的决定:给毛泽东以“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和“撤消现任省委委员”的处分,撤消前委,改组为师委……
6、
桥头江家——毛泽东水口旧居
桥头江家——毛泽东水口旧居位于株洲市炎陵县水口镇水口村桥头江家组。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抵达三湾,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将1个师3个团缩编为一个团,在军队内部成立士兵委员会,并提出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营以上建立党委,全军由党的前敌委员会统一指挥,从……
7、
何孟雄故居
何孟雄故居位于株洲市炎陵县中村乡龙潭村。故居系晚清时期何孟雄的老曾祖父何青云所建住宅。何孟雄于1898年6月出生,1914年夏考入岳云中学。1917年春改名何纯,考入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常与长沙学联和本校学生毛泽东、蔡和森、张昆弟、李维汉等一起参加-。1918年,在杨昌济先生的帮助下,与蔡和森等人……
8、
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驻酃县水口团部旧址(朱家祠)
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驻酃县水口团部旧址(朱家祠)位于株洲市炎陵县水口镇水口村。1927年10月中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酃县水口,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团部设在朱家祠。毛泽东在这里接见了酃县第一个党支部——凉桥党支部书记周礼。周礼向毛泽东汇报了中共酃县特别支部和农民协会在大革命失……
9、
红军标语楼——江家试馆
年代不详。位于湖南省炎陵县霞阳镇。此为湖南省内红军标语最集中的纪念建筑。江家试馆始建年代不详。此屋坐北朝南,系江南晚清民居建筑形式,土木结构,阴阳合瓦顶,硬山顶屋面,两层0式。占地256平方米,建筑面积413平方米。面阔3间,进深3间。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依次为前厅、后厅。前厅左右有两厢房,后厅左右有梢……
10、
八担丘(毛泽东给部队上政治课旧址)
八担丘——毛泽东给部队上政治课旧址位于株洲市炎陵县中村乡中村村。为策应湘南起义,1928年3月18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第2团全部到达中村集结,并随后在这里开展了10天的革命活动。为训练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从3月19日开始,毛泽东采用上午给这个营讲课,下午给那个营讲课,分别留半天讨论的……
11、
炎帝陵御祭古道(含“邑有圣陵”碑刻)
据史书记载,从唐代以来,封建王朝逐步形成了皇帝诏命官员祭祀炎帝陵的“御祭”轨制。炎陵县委宣传部介绍,文物普查部分近期在炎陵县三河镇发现了炎帝陵御祭古道遗址。其中,桥头岭段古道保存最为完整,宽约1.9米,以鹅卵石展砌,斜坡处以石垒级,牢固坚实。古道北侧石壁上,有“邑有圣陵”摩崖石刻,为清代乾隆年间遗迹……
12、
毛泽东、朱德第一次会面旧址——十都万寿宫
毛泽东、朱德第一次会面旧址——十都万寿宫一九二八年四月,朱德率南昌起义部队到达沔渡。四月下旬,毛泽东率部在县城接龙桥击溃尾追朱德部队的湘敌两个团以后,经坂溪、石洲到达十都。朱德闻讯赶往十都,在十都万寿宫与毛泽东第一次会面,商量了会师、部队建制和建设革命根据地等事宜。后在宁冈砻市召开会师大会,成立中国……
13、
湘山塔
湘山塔 时代为明。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城关镇,此为湘东地区明代砖塔之一。 湘山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6),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至咸丰元年(1851)曾数次重修,塔下原建有湘山寺,已不存。 塔系楼阁式空心砖塔,六角七级,铸铁葫芦顶,高约13米,底边长两米,圆形底座,塔身一、二、三层各有半……
14、
军民诉苦大会旧址——中村圩头
1928年3月中旬,工农革命军来到中村。为了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部队和炎陵县县委在中村圩头召开有三千多人参加的军民诉苦大会。会议由县委书记刘寅生主持。毛泽东在会上列举当地土豪劣绅剥削农民的事实,通俗地讲解革命道理,号召大家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十几个穷苦农民争相上台控诉土豪劣绅的罪恶。大会根据群……
15、
张经武故居
张经武故居位于炎陵县沔渡镇夏馆村,晚清江南民居建筑,为面阔三间的两层楼房。2014年,湖南省商务厅拨款对已坍塌的故居进行了重建。2015年、2017年,张经武之子张华川在故居的一、二楼布置了张经武生平事迹展板。张经武故居的堂屋,挂着张经武的画像,一幅对联写着:“武略文韬展雄才,经邦纬国抒壮志。”张经……
16、
红四军军委扩大会议旧址——张家祠
红四军军委扩大会议旧址——张家祠1928年7月12日,朱德率部攻克酃县城后,回师永新。来自宜章的二十九团官兵借口省委有去湘南的指示,不愿返回永新。15日,红四军军委在沔渡张家祠召开团以上干部参加的军委扩大会议。会议由朱德、陈毅主持,何长工、王尔琢、龚楚、胡少海、杜修经等参加。会上对部队去留问题争执不……
17、
红七军和湘东南独立师会师旧址——万家大屋
红七军和湘东南独立师会师旧址----万家大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址系晚清江南民居建筑,坐北朝南,面积为1000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封火山墙。1931年3月,张云逸率红七军进入酃县苏区,于3月14日,在这里与王震率领的湘东南独立师第三团胜利会师。红七军和湘东南独立师第三团的会师进一步推动了湘东……
18、
中共酃县地下党团早期活动旧址
中共酃县地下党团早期活动旧址位于霞阳镇西台村,是中共酃县地下党团早期活动旧址,2012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保护现状:目前整座旧址建筑保存完好,周边环境基本维持原貌。2.陈展情况:无3.主要问题:消防、安防设施不健全;旧址的陈列布展、复原陈列缺失。4.保护规划:修葺屋面屋顶,更换锈蚀的木质……
19、
接龙桥战斗旧址
接龙桥位于炎陵县城西大门之处,横跨坂溪水,南北走向,南连湘山,北接106国道,是炎陵县城西连南北的交通要道。接龙桥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系一座双孔石拱桥,麻石结构,全桥两拱一墩,历史悠久,建筑工艺独特。1928年4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在此桥击溃湘敌一团,有力掩护了朱德、陈毅部队向井冈山转移……
20、
红军医院——廖家祠
红军医院——廖家祠(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30年遂川红军医院搬来这里,与炎陵红色医院合并,改名为红军医院,先后有200多名红军官兵在这里养伤治病。该医院位于县城南的策源乡上洞村上弯组,当时红军医院共有医务人员16人,院长由罗金莲兼任。在当时战斗频繁,敌人--严密,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医院仍一直坚持到1……
走遍炎陵县
株洲市旅游景点
炎陵县文物古迹
炎陵县红色旅游
炎陵县名人故居
炎陵县4A级景区
炎陵县十大景点
全部炎陵县旅游景点
炎陵县特产
炎陵县美食
炎陵县地名网
炎陵县名人
炎陵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炎陵县A级景区名录
炎陵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炎陵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炎陵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1页]
[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