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新密市旅游
新密市文物古迹介绍
21、
新密新寨遗址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郑州新密市城东23公里处刘寨乡新寨村。遗址面积约70万平方米。北部为龙山文化晚期遗存,中部和南部为二里头文化遗存。1979年3~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试掘。该遗址包含有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遗存,龙山文化窖穴有圆形、椭圆形和袋形三种,直径为2~3米,深为0.9~1……
22、
古城寨城址
古城寨城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东南35公里的曲梁乡大樊庄村古城寨村民组周围,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城址规模宏大,面积176500平方米,周围环绕护城河。城外西南部是仰韶文化遗址,北面、东面是龙山文化遗址。在古城寨城址的东北部,发现了大面积的龙山时代夯筑建筑群,清理出大型房基两座。其中一号房基为南北长方形……
23、
马良沟遗址
马良沟遗址位于新密市城东15公里来集乡马良沟村。遗址东临如堂庙河,西临瓦窑沟河,处于这两条小河的中间地带,高出河床约60米。遗址南北长224米,东西宽57米,面积约1.28万平方米。遗址发现于1978年。马良沟遗址时代经测定距今6852±100年。1979年5月,原开封地区文管会和密县文管会进行试掘……
24、
屏峰塔
屏峰塔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城区青屏山顶西侧。清顺治十年(1653年),知县李鹏鸣始建,咸丰元年(1851年)知县张廷玺、王绶林重修。屏峰塔,又名文峰塔,塔高9层,高19.045米。塔身为青砖垒砌,每层有六角形密檐式的叠涩层,微微向外展出。塔基呈3.25米的正方形。高0.9米,塔身最下层与塔基为青石垒砌。……
25、
药王庙与老君庙
药王庙,俗称药庙。位于新密市东南7.2公里来集镇李堂村北。创建无考,从清嘉庆元年起(1796年)五次重修,占地面积920平方米,庙内现存建筑为两进院,有山门、大殿、厢房等。老君庙,位于新密市东南7.2公里来集乡李堂村北侧。坐北朝南,据清乾隆48年(1783年)《重修老君庙碑记》记载:“庙清初始建”。……
26、
冯京墓
冯京墓位于新密市曲梁镇五虎庙村南,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该墓进行了发掘清理。经发掘证实为冯京及其三个夫人合葬墓,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现地面已无封土。冯京,(1021—1094)北宋名臣,字当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进士出身,仁宗时曾拜龙图阁学士知扬州,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又出使安抚陕西,知太……
27、
杨岭塔
杨岭塔位于新密市城区西南6公里平陌镇崔沟村西杨岭上。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三月,知县杨泰起建该塔。砖砌方形,塔刹为青石凿造,高15米,底边长3.3米,共7层,每层之间有砖砌叠涩沿,第七层中空,四面有半圆式劵门,门上均有砖雕四个大字。青石质基座略宽于一层塔体,高0.8米。塔身南中部有密县知县杨泰起……
28、
杨万辉故居
杨万辉,清道光监生,字耀山,号菜猗,祖居新密市来集镇马武寨村。因经商家资颇丰,在县令杨炳昆倡导下耗资千余,历时15载,建成实颖渠,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为大隗镇农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杨万辉故居位于新密市来集镇马武寨村,坐西朝东,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占地面积750平方米。现存三套南北……
29、
刘堂庙革命旧址
刘堂庙革命旧址位于新密市白寨乡刘堂村。因旧址在村东刘堂庙,故名。刘堂庙坐东向西,有庙宇30余间,东屋6间,南屋3间,北屋3间,均为硬山灰瓦顶。1925年12月在此建立密县第一个农民协会。接着建立密县第一个党小组—中共刘堂党小组。1927年党组织遭到破坏后重新建立农会,发展党员,组建支部开展党的工作。……
30、
密国城遗址
密国城遗址位于新密市大隗镇大隗村,南邻洧水河,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800米,面积96万平方米。在遗址地表保存有西周时期及汉代城墙,均为夯土筑成,汉代城墙保存较好。另外,在城址内还发现多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在遗址地表、文化层及灰坑中保存有陶器残片、兽骨、筒瓦、板瓦等遗物。该遗址是一处西周时期延续……
31、
山头湾夜校农民协会旧址
山头湾夜校农民协会旧址,位于新密市东南大隗镇进化村(原名山头湾村),1924年春,密县早期著名革命人士张书印在此创办平民夜校,使密县的平民教育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1925年张书印、樊百全在山头湾村首先成立密县东南区第一个农民协会。1926年张书印在密县地下党的支持下又成立农民自卫军,队员达100余人……
32、
沙石嘴遗址
沙石嘴遗址位于新密市城东约20公里岳村乡苇园村南侧台地上,遗址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是一处仰韶文化时代的遗址。遗址西、北两面临河。地表和沟壕断崖上暴露出堆积很厚的文化层。遗物中生产工具有石铲、石斧、石刀等,从器物的形制、纹饰特点看,属仰韶文化遗存。在仰韶文化层之上……
33、
后士郭壁画墓
后士郭壁画墓位于新密市城区西大街办事处后士郭村。地面上现存4个土冢,5座汉墓。1963~1964年,发掘2座;1978年发掘1座。3座墓均坐北向南,砖石结构,形制基本相同,由斜坡墓道、圆券甬道、墓门、前室、中室、南耳室、北耳室、北主室和西侧室组成。北主室前壁正中树一立柱,柱承一斗。其中,后士郭1号墓……
34、
香峪寺造像佛龛
香峪寺造像佛龛位于新密市尖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国公岭村香峪寺北200米处。佛龛坐北朝南,建造于东魏天平二年(535年),刻凿在香峪山半山腰悬崖峭壁上,高1.98米,上宽1.8米,下宽2.28米,深1.3米,由8尊造像组成,本尊为卢舍那佛,两侧为阿难,迦叶二弟子,二胁侍菩萨和二力士。香峪寺造像佛龛,雕刻……
35、
补子庙遗址
补子庙遗址位于新密市牛店镇潭村湾村西北的绥水河北岸。补国城位于遗址中心,明、清时期在原城址四周筑有夯土寨墙,名曰龙山寨,因寨内有补子庙,故名。遗址南北长400米,东西宽250米,总面积10万平方米。在遗址地表、文化层及灰坑中保存有石器、陶器残片等遗物。该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该……
36、
力牧台遗址
力牧台遗址位于新密市刘寨镇台岗村西南的岗岭上,力牧台又称拜将台,传说黄帝在此拜力牧为大将, 故名。台高15米,由上而下分四层台基,均为黄土夯筑而成,东西长145米,南北宽133米,面积2万平方米。在遗址地表及夯层中保存有筒瓦、板瓦、残砖等建筑材料。该遗址是一处东周时期大型活动场所遗址。该遗址夯筑面积……
37、
新密郭氏祠堂
郭氏祠堂,位于新密市新华路办事处五里店村东。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后经兵燹毁坏,清咸丰十年(公元1830)重建,座北面南,总占地面积920平方米。现存古建筑有大门楼、二门、影壁、大殿,大门位于南端正中,两侧有顺山房各三间,均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出廊,保存十分……
38、
助泉寺
助泉寺原名海会寺,位于新密市牛店镇助泉寺村西,该寺坐北朝南,始建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明、清时期多次重修。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依地势而建,共三进院,沿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二门殿、大雄宝殿、后殿及大殿东西两侧配殿等房舍,均为明、清时期硬山式建筑,其中大雄宝殿最为壮观。寺内还存有明、清时期重……
39、
河西马遗址
河西马遗址位于新密市曲梁镇河西马村五组东侧,东邻寺河,南临溱水河,遗址处于两河相汇的高台地上,南北长180米,东西宽175米,面积31500平方米。在遗址地表、文化层及灰坑中保存有石器、陶器残片、兽骨等遗物。该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夏、商时期的聚落遗址。河西马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堆积较……
40、
郑庄公墓
郑庄公墓位于新密市曲梁镇王岗村东500米,坐北朝南,地处三面临河的台地上,东距溱水、南距洧水各1.5公里,柳溪环其左。墓冢高大,高10米,周长125米,夯土筑成。郑庄公,名寤生,郑武公之子,春秋时期郑国第三代国君。曾联合齐、鲁,击败宋、卫,兼并许国,并使郑国在中原逐渐取得霸主地位。公元前701年卒,……
走遍新密市
郑州市旅游景点
新密市文物古迹
新密市红色旅游
新密市4A级景区
新密市十大景点
全部新密市旅游景点
新密市特产
新密市美食
新密市地名网
新密市名人
新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密市A级景区名录
新密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新密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新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郑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郑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郑州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