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昆山市旅游
昆山市文物古迹介绍
41、
云海塔
云海塔是一座集观赏与实用于一身的仿古造型的水塔。建于1987年,共5层,高33米。塔内有楼梯达顶,可俯瞰古镇全景。与“贞丰泽国”石牌楼对峙而立在同一视线里,成为周庄镇标志性建筑。 用时参考10分钟交通 古镇入口处即可远观 景点位置周庄古镇入口“贞丰泽国”石牌楼旁……
42、
集善桥“太平天国”刻字
集善桥“太平天国”刻字位于昆山市赵家村。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太平天国军队进军上海时,曾经此桥,桥面板上刻“太平天国”四字的楷书,字迹清晰。是建国后唯一发现刻有“太平天国”年号的桥梁。是一座南北向的三铜石板桥。全长21米,宽1.43米,高约5.1米。……
43、
千灯石板街
石板街始建于南宋年间,明清年代进一步延伸修缮。民国初年,由方远清发起、聘请朱家角名师王世昌设计修建,共铺有石板2072块,全长1500米,人称“三里石板街”,是江南古镇保存最长、最好、最完整的石板街。石板街所用之条石称为“胭脂红”。……
44、
锦溪丁宅
丁宅位于锦溪镇丁家弄,坐西朝东,临锦溪市河,宅院长达百余米。丁宅始建于清顺治年间,是江南典型的十一进深宅大院。光绪年间,丁氏子孙又重修前七进院落,并扩建了砖雕门楼和走马楼。现存轿厅、正厅、堂楼等五进。……
45、
周庄戴宅
戴宅位于中市西街贞丰桥畔,坐北朝南,三幢独立建筑沿街结贴相连,建于民国初年。三宅独立而建却又紧贴相连,成为一整体,每幢四进二厢房,共有大小房屋60余间,形成了前店有坊、下店上宅、深宅大院的水乡建筑格局。……
46、
陈三才故居
陈三才宅位于锦溪镇下塘街的敦和里,建于清末。解放后,陈宅沿街建筑曾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吴县支行甪直营业所陈墓镇分理处。现存堂楼三座,建筑面积949.03平方米。2009年,陈三才宅列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47、
双桥及沿河建筑
双桥及沿河建筑游览周庄,双桥是不能不看的。双桥,俗称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世德桥由里人徐松泉、徐竹溪出资建造,永安桥由里人徐正吾出资建造。世德桥长十六米,宽三米,跨度五点九米,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人街巷;永……
48、
昆山文笔峰
文笔峰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玉峰山紫云岩之顶,为纪念昆山第一位状元南宋秦国公卫泾所建。是一座醒目的碑塔,高5.5米,清末重修。民国初,在原石笔外敷水泥加固,镌刻“文笔峰”三篆字。赵朴初赐翰重题,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时期,昆山县石浦卫泾,赴临安(南宋首都杭州)考试,三场……
49、
富春桥
富春桥俗称“高板桥”,在江苏昆山市玉山镇北后街与东塘街交汇处,富春桥周边有东采莲街、西许文塘、北东门街、南北后街,南北跨于东塘河上。明洪武三十年(1398),由知县梁瑞建造,桥下有周忱、况钟题名。明正统三年(1439)黄彦修捐资重建,道光四年重修。1997年市政府出资对桥进行了加固维修,1997年被……
50、
归有光墓
归有光墓原位于昆山东南门内金潼里,因城建的发展,于1989年将归墓往东移300米,建在东大桥堍,沿城河岸辟地3.7亩,仍名“震川园”。……
51、
锦溪文昌阁
文星阁位于昆山市锦溪镇古莲池畔。始建于明朝,为三层楼阁式建筑,砖木方形结构,飞檐翘角,高15.6米,总面积约200平方米。历史上曾几经修葺。1991年公布为昆山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文星阁俗名“文昌阁”,又称“片云阁”,原在通神道院内,历来供奉“文曲星”。乾隆癸亥年(1743)因风灾大颓,清乾隆三十……
52、
毕厅
毕厅位于昆山城内的柴王弄21号,南临柴王弄,后临东塘河,始建于清中期。解放后,毕厅由驻昆部队占用。原第一进沿街门屋以及第三进临河楼厅,毁于上世纪80年代的城建,现存的仅是第二进大厅。1991年6月15日,县政府与驻昆部队双方签定了调换土地的协议,毕厅划规昆山文联的书画院使用。“毕厅”昆山城区唯一的清……
53、
通神道院
通神道院原名“天庆观”,位于昆山市锦溪镇南大街西首,南宋始建,元、明、清历代曾扩建,今存东岳殿及山门,建筑面积200平方米。1991年公布为昆山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通神道院原属长洲县地界,与昆山县福城圩的莲池禅院一溪相隔,南北遥峙。南宋时建有三清殿、通神庵。元时增建正山门,至明清时已有中岳殿、雷神……
54、
林迹亭
林迹亭立于昆山市玉峰山南中部半山腰,是一座歇山式四角方亭。清道光十四年(1834)由两江总督陶澍所建,名“粤如旷如之亭”。亭子檐高2.7米、宽4米、长4米。亭上的楹联为鸦片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所题,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期间治水利偶过昆山,应县令之邀,登亭览景,即兴集范成大、陆游诗句,书楹联“有情碧嶂……
55、
抱玉洞
抱玉洞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玉峰山顶芙蓉峰下,始建于宋代(960—1280年),洞口的上方为人字形,向阳,洞高2米多,洞内底部平坦,约8米左右。为供奉梁代慧向和尚所建。据悉,当时,慧向初来昆山建寺时,年岁已高,生活条件极差,住在马鞍山的山洞里,又暗又潮,风、雨、寒、热,他全不在乎,克服了常人无法克服……
56、
少卿山遗址
少卿山遗址,位于昆山市千墩镇东北,为一高5米的土山。原遗址面积4万多平方米,现存300多平方米。1958年发现,嗣后不断发现石器、陶器,1984年12月昆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苏州博物馆试掘。遗址文化堆积包含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存,上层为经后代扰乱的东周文化层。马家浜文化层出土夹砂红陶宽沿……
57、
刘过墓
刘过墓在昆山市亭林公园内马鞍山东麓。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江西泰和(一说吉安)人。以诗词闻名,是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辛弃疾、陆游、陈亮过从甚密。一生落拓不羁,浪迹江湖间,殁后葬于马鞍山东侧。“文革-”中,墓被破坏,1983年修复,由花岗石砌造,平面呈八角形,周长11.5米,高约2米,顶部封土。墓前……
58、
陈墓区公所旧址
陈墓区公所旧址位于锦溪镇天水街与下塘街转角处。民国初期,昆山县、吴县陈墓各设自治乡公所,由乡董主持日常事务。民国十八年(1929年),昆山县陈墓为第六区,陈墓另设镇公所。民国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1936-1939),昆山县第六区区公所设在陈墓乡。民国三十一年至三十四年(1942-1946),昆山县第……
59、
玉山玉龙桥
玉龙桥位于昆山玉山镇东门外,跨古娄江。建于梁(公元527年-528年),在清顺治十二年(1655)重修。桥始建于梁大通年间(527-528),清顺治五年(1648)塌圮,顺治十二年(1655)由乡人周思、卢荣增出资修建,道光八年(1828)又重建。桥为花岗石质地三孔拱桥,长40米,宽4.3米,中孔跨……
60、
溥济桥
溥济桥俗称“陈家桥”,东西走向跨于锦溪镇中市河,始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青石单孔石拱桥,拱券分节并列彻筑。1991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走遍昆山市
苏州市旅游景点
昆山市文物古迹
昆山市名人故居
昆山市博物馆
昆山市4A级景区
昆山市十大景点
全部昆山市旅游景点
昆山市特产
昆山市美食
昆山市地名网
昆山市名人
昆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昆山市A级景区名录
昆山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昆山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昆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昆山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苏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昆山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昆山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四大铜钟
姑苏雕楼三奇葩
苏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