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常熟市旅游
常熟市文物古迹介绍
21、
之园
之园位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俗称“翁家花园”,系清光绪间江西、浙江布政使,邑人翁曾桂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建成。园内曲水回流如“之”字形,故名。园原占地20余亩,由水面、住宅、园林三部分组成。池水与城壕相通,环水筑园,以水中小岛及四面厅为中心,列建松茅亭、船厅、六角亭、曲廊、假山、挹爽轩、半……
22、
拂水双桥
拂水晴岩上的长寿桥和香花桥,称拂水双桥。长寿桥在藏海寺山门前,架于两崖间,承拂水涧之泉流。明嘉靖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邑人严讷,在建真武院(即报国寺)同时建此桥。光绪癸巳年(1893年),藏海寺主道机重修此桥。后为保障游客安全,加置铁栏。此桥为单孔平桥,东西走向,墩基为青石,桥面由三条花岗石并列架成……
23、
巫公祠
巫公祠位于雅集亭之右,旧时祀商相巫咸及其子巫贤。据邑志载,宋庆元间邑人在虞山之青龙岗掘土得一古碑,-“商相巫咸冢”五个古字,县令孙应时遂建其祠于言子祠之夹室。明嘉靖八年(1529年),知县胡凤请于巡抚、都御史陈祥,提学章衮,始正式檄文建殿及飨堂各四楹于虞山致道观西侧,立石门,表曰:“商贤相巫公祠”,……
24、
印应雷墓
印应雷墓位于常熟市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建华村,为一巨大土埠,高约3.5米,周长157米,俗称“印家山”。坐南面北,原甚具规模,设有石兽、石翁仲及神道碑等,后毁。今尚存“静海县开国伯印公之墓”碑一通。现立亭子一座,名为“印山亭”,居墓冢东侧,系本村邑人缅怀其而建。明弘治间桑瑜《常熟县志》载:“两淮安抚制……
25、
庞薰琹故居
庞薰琹故居位于城区南泾堂24号。系清代建筑,为庞氏老宅中的东宅,原称望仙桥堍庞宅。1989年经修缮对外开放。著名书法家陈叔亮为故居题书匾额。现庞薰琹故居为两进,共223.04平方米。门厅内以图文资料介绍庞薰琹的家庭和简历,以及他在艺术事业上的贡献,其西间书房原名“铜鼓轩”。庞薰琹(1906~1985……
26、
江抗东路活动旧址
江抗东路活动旧址位于沙家浜镇华阳村金桩浜街东端,俗称“东土地堂”。遵照江抗副总指挥叶飞的指示,1939年11月6日,在常熟的江抗部队在此成立了“江抗东路司令部”,由夏光担任司令、杨浩庐任副司令兼政治部主任、林震负责后方医院,该建筑为江抗东路的活动点之一。旧址为房屋二进,门房、厅堂加两侧厢房。2000……
27、
赵用贤宅
赵用贤宅位于江苏常熟市区西泾岸片区南赵弄10号。赵用贤宅是明代赵用贤及其子孙居住的宅第,始建于明代嘉靖时期。据史志记载,赵用贤为明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卒后赠礼部尚书。其子琦美,以父荫历官刑部郎中,父子皆喜藏书,为隆庆、万历间著名藏书家,书房曰“脉望馆”,取意《仙经》:“蠹鱼三食神……
28、
雅集亭
在焦尾轩上西北山麓,亭坐北朝南,用花岗石构筑,为歇山顶、正方形。面宽单间3米,高5米。原碑已毁,市博物馆藏有部分拓本。焦尾轩系明弘治间知县杨子器所建。弘治十七年(1504年),继任知县计宗道与吴门及邑中名流杨循吉等19人相约觞咏于亭,并分别由计宗道撰《虞山雅集亭记》,沈周绘《虞山雅集图》,合各家诗文……
29、
虞山石室土墩
虞山石室土墩位于虞山东岭仲雍墓起,西至小石洞止,在全长约10公里的范围内,共发现有200座左右。石室土墩沿山脉走向,以3个或5个成品字形群组分布于山脊顶峰及山坡交叉要道等处,大墩直径约20至15米,高8至5米。小墩直径约8至5米,高3至2米左右,其建筑结构系采用本山长条石块、石片垒成下宽上窄之长方形……
30、
崇教兴福寺塔
崇教兴福寺塔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古城区东。崇教兴福寺塔原名崇教宝塔,俗名方塔。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当时有僧文用提出“兹邑之居,右高左下,失宾主之辨,宜于苍龙左角,作浮图以胜之。”县令李之善其说,逐令建塔。历经元、明、清几经重修。清咸丰间,寺毁而塔幸存。1963年9月重又进行了大修。方塔……
31、
荷香馆张宅
荷香馆张宅 位于城区荷香馆4号,系清代张姓宅第,现为“虞山派篆刻艺术馆”。 坐北朝南,硬山顶,砖木结构。现存四进,保存基本完好,建筑占地面积约643平方米。第一进为单层5间5架,通面阔14.1米,通进深4.5米。第二进为一厅堂,名为“方寸乾川”,3间7架,两侧为单间两层辅房,通面阔15.3米,通进……
32、
总管庙大殿
总管庙大殿位于方塔园内,清代庙宇大殿。五间十四架,单檐歇山顶,飞檐起翘,正脊两端置鸱鱼,脊中饰龙纹。排山垂脊端有四大金刚像,戗脊有走兽。大殿通面阔16.98M,通进深14.45M。青石台基高0.73M,前檐标高4.40M,前后檐台基下设三级垂带踏跺。建筑梁架为圆作造,用草架,方砖铺地。明间梁架为抬梁……
33、
虞山东麓摩崖石刻
虞山东麓摩崖石刻包括小三台、石梅及书台公园石刻组成。小三台有“初平石”、当时多位邑人石刻。石梅有康熙五十九年邑人言如泗楷书“山辉川媚”;乾隆十一年苏松常粮储道程光炬所书“蒙泉”两字及言如泗行书“松风水月”;《石亭铭》;“五福石”;稍前一巨石上,西向刻“适可”两字楷书并“昨夜飞来”四小字行书,系近代藏……
34、
维摩寺
维摩寺 位于虞山中部箬帽峰下。始建于南宋隆兴元年(1163),原名石屋维摩庵,宣德四年(1429),寺僧昙敷建四天王殿并筑石路,改名为“维摩寺”。万历间,寺僧法乘造金粟堂、不二门、方丈禅堂。时与兴福、三峰两寺齐名。后渐圮。清康熙、乾隆年间,邑人陆瑞升、屈成霖等捐资建大悲殿、殿堂轩阁、僧舍库房、山门……
35、
虞山传教士墓
虞山传教士墓 位于虞山半山腰晏家山山坡上,坐西朝东,此处为明万历以来天主教教友墓地。虞山传教士墓指中国天主教史上几位重要人物贾宜穆、鲁日满、何云汉、贝少刀,他们在清康熙初至乾隆初葬于此处。罗城内三冢呈品字形排列,罗城外另有一墓冢,总占地面积约222平方米。正中一冢封土直径4.2米,高1.5米,二侧……
36、
瞿式耜墓
瞿式耜墓,在常熟虞山锦峰牛窝潭。瞿式耜,字起田,号稼轩、伯略,常熟人,是明末抗清著名历史人物。他早年受业于东林党首领之一的钱谦益,立志改革明末弊政。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官江西吉安知县,后调永丰县。在永丰任内仅数月,对弊政进行了整顿与改革,即“颂声鹊起”,崇祯元年(1628)擢户部给事中。……
37、
广嗣桥
广嗣桥位于城区小东门外莲墩浜上,又名退戌戊桥。始建于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邑人薛苞九独力捐修。民国初,桥面倾圮,1919年邑人钱宗瀚等募资修缮。1988年曾大修。今桥系单孔拱桥,南北走向,花岗石筑成,拱圈用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置法。矢高6.3米,中宽4.2米,顶面纵2.3米、横3.3米,南坡长1……
38、
言子墓
言子墓,在常熟市虞山东麓。言子(前506—前443),名偃,字子游,春秋时吴国人,孔子的学生。为“七十二贤人”之一。他擅长文学,曾为武城宰,对发展东南地区的文化教育,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后世一直尊他为“南方夫子”。原墓早已荒芜,直到宋端平三年(1236)常熟县令王爚才明文对言子墓进行保护,因此,现有……
39、
引线街沈宅
引线街沈宅位于古城区引线街,系沈姓居宅。坐北朝南,硬山顶,砖木结构,系清晚期及民国初期建筑。原房屋四进,现存房屋三进及西侧辅房,整体房屋结构保存基本完整,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原第一进因泰引线工种拓宽已拆除,现第一进为原第二进主楼及西侧单间辅房,双层,抬梁式,月梁,通面阔6间18.9米,通进深7架……
40、
上塘街马宅
上塘街马宅位于苏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常熟市南门坛上上塘街85号,其坐东朝西,为清末民初建筑。现存建筑五进,由门厅(门屋)、前厅(轿厅)、正厅、内厅(过堂)、楼厅(楼厅)及书房等组成。第三进(正厅)和第四进(内厅)的南侧现存有一段陪弄。修缮前总占地面积约为1225.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273.47……
走遍常熟市
苏州市旅游景点
常熟市文物古迹
常熟市红色旅游
常熟市名人故居
常熟市4A级景区
常熟市十大景点
全部常熟市旅游景点
常熟市特产
常熟市美食
常熟市地名网
常熟市名人
常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常熟市A级景区名录
常熟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常熟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常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常熟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十二批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一批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批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四大铜钟
姑苏雕楼三奇葩
苏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