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
>
余姚市旅游
余姚市文物古迹介绍
61、
鸡山学堂旧址
鸡山学堂旧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二六市村官桥十二房自然村14号,初建于清嘉庆年间,为陈布雷之父陈依仁开设的陈氏私塾,族中课读童蒙之所。1946年,陈布雷心系家乡,再续兴学。特意捐资并仿广州黄埔军校建筑风格,再旧私塾旁建新校舍,并名“鸡山学堂”,陈布雷自任校长。旧私塾,坐北朝南,面阔五开间;新校舍砖作建……
62、
余姚惠爱医院旧址
余姚惠爱医院旧址位于余姚市凤山街道凤山社区阳明东路。惠爱医院,由中华基督教会宁绍区会发起筹建,美籍教徒捐助,于民国3年(1914年)3月正式成立。惠爱医院占地9亩,有西式楼房4幢,现仅存住院楼一幢。住院楼坐北朝南,砖泥混作结构,二层西式洋楼。面南三间,方柱粗大。走廊设拱门,明间与西次间之间实墙隔开。……
63、
鲞架山遗址
鲞架山遗址坐落在余姚市河姆渡遗址东北方向1.5公里处,向东约2公里越过姚江北岸的死明山余脉就进入宁波市辖区。遗址北靠海拔60米的葛山(其东段当地习称鲞架山),往南延伸至王其弄的一片狭长水稻田下。文化堆积依托的生土层海拔约在0~8米之间,因此遗址属低丘坡地型遗存。1994年初,当地砖瓦厂在鲞架山南坡大……
64、
马步龙窑址
马步龙窑址位于马步龙山南麓,西北可遥见牟山湖,东西两边是马步龙山主峰,正面250米范围内有一块三角环山的茶叶地。据山势观察窑床自南到北沿山坡延伸50米。瓷窑枕山面湖,既有制瓷所需的原料、燃料和水源。又为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便利的水路运输,因此这里制窑的自然条件非常优越。从采集的标本分析,产品有钵、洗、碗……
65、
陈氏宝元典当行旧址
陈氏宝元典当行旧址位于余姚城区阳明东路南侧,清咸丰年间陈氏创建。由主楼、西侧楼和后罩屋组成。主楼坐北朝南,为当铺的仓库与帐房。三开间,硬山重檐。前后设卷棚,雕刻精细。明间梁架为抬梁式。楼前为天井,高墙围护。西侧楼原为当行铺面,坐东朝西,硬山造,为五间二弄。后罩屋为硬山造平房,五开间,为当时的粮仓、灶……
66、
武胜桥
武胜门桥位于浙江省余姚市阳明街道胜山社区武胜门118号南侧。据文献记载,武胜桥初建于东晋隆安年间,以纪念官军对孙恩起义军的胜利。大约在民国初期,桥圯。民国22年,由桥北的李家村村民集资重建,并在桥南增建武圣庙,桥南建一座雕刻精,规模较大的石牌坊。武胜桥为陡拱单孔石拱桥,南北横跨姚江支流候青江上。全长……
67、
邬家道地
邬家道地位于余姚市阳明街道阳明社区阳明西路67弄3~10号。坐北朝南。原格局沿中轴线为门厅,正厅及后楼,每进之间有庭院,东西两侧厢房前有砖墙将庭院一分为三。现存正厅、后楼及两翼楼。正厅为硬山顶平房,五开间,明间抬梁,五柱落地,六架梁。后楼为硬山重檐楼房,五开间,穿斗抬梁混合式,九柱十一檩。正厅与后楼……
68、
翰林房
翰林房位于余姚市阳明街道阳明社区管家弄48、49、50、51、53、54、55、66号,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从南向北分别为:门厅,正厅,正楼,后楼。门厅面阔十三间,西三间现已不存,正厅面阔五间,前后均有出檐。正楼面阔五间,前后均有出檐。该宅东西两侧各有厢楼或厢房,从南至北紧密相连。除正厅庭院两侧各有三……
69、
柿林沈氏宗祠
沈氏宗祠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村西南,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经族长文爵公等人提议,全村集资兴建。当时只有后进五间,道光十五年建前进五间,咸丰二年进行重修,配建左右厢廊。祠堂整体面朝西北,前照壁,后为由两进及厢廊合围之四合院,中为戏台。前厅明间后与戏台相连,面朝后进。两侧厢廊与前厅相连,……
70、
孙忠烈祠
孙忠烈祠位于余姚市阳明街道龙泉山南麓中天阁南侧,为纪念明代官员孙燧而建。孙燧(1460-1519),字德成,号一川,忠烈是其谥号,明代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是一位反对宁王朱宸濠反叛0-,不惜以身殉国的志士。祠堂坐北朝南,顶山顶五开间平屋,前设廊轩。明间采用抬梁式梁架,四柱八檩。次……
71、
周氏老洋楼
周氏老洋楼位于余姚市泗门镇水阁周村明风自然村大厅路7号,坐北朝南,由砖雕墙门、主楼、两厢楼,南围以高墙,墙上均开当时极为时髦的琉璃窗及铁栅窗。其布局类似云南一带一颗印式,主楼单檐硬山顶,前后设阳台。三开间,梁架为抬梁式,五柱九檩。厢楼各一间,抬梁式结构,二柱五檩。周氏老洋楼为中国传统的院落,却融入了……
72、
褚氏宗祠
褚氏宗祠位于余姚市鹿亭乡晓云村上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光绪年间重修。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由大厅、厢楼、门厅组成院落。上村,地处晓岭村上段而得名。村民多褚姓,据《褚氏宗谱》载:“南宋孝宗时,镇江录事参军褚邦英由慈溪金川徙余姚四明小岭(今晓岭),为小岭褚氏始祖,嗣后子孙有分居低塘、梁弄、王石坑、深坑、……
73、
吕文安祠
吕文安祠位于余姚市阳明街道龙泉山南麓,现存的吕文安祠是于同治初由吕氏后裔筹资建复的。祠为单进五开间高平房,屋面硬山造,小青瓦盖顶。庭院前有座卷棚顶台门,占地518.58平方米。吕本,字汝立,号南渠,又号期斋,浙江余姚人。累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他对故乡的最大贡献是疏奏朝廷允准增筑了江南城池,与北……
74、
前河头徐家
位于黄家埠镇回龙村。为清代民居建筑。整座宅院坐北朝南,沿中轴线由南往北依次为砖石门厅、石墙门、主楼,主楼两边各有翼楼。门厅为五开间,八字墙门。主楼为三开间,翼楼各分二开间。该宅的花格门窗和石窗的雕刻工艺精湛,图案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具有鲜明的姚西地方风格。布局紧凑而无局促之感,装饰巧丽而无繁琐之嫌,……
75、
南顺盛周宅
南顺盛位于朗霞镇水阁周村。系周氏族人世居宅院。由砖雕门楼、主楼和东西翼楼构成四合院建筑。坐北朝南。主楼分七开间,翼楼各分三开间。该宅最具价值之处在其精湛的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特别是门楼两侧围墙所饰的砖制斗拱为我市仅见的一例,富有特色。此宅已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无论是整体建筑风貌,还是各个建筑构……
76、
余姚城隍庙大殿
城隍庙大殿位于余姚城区阳明东路南侧,始建于宋代,原在龙泉山东南麓,宋末迁至县衙的东首,现该处仅存大殿。相传城隍庙菩萨是古代守护城池的神。20世纪80年代城隍庙部分建筑迁建于龙泉山,存大殿。大殿坐北朝南,占地约430平方米,五开间,重檐歇山顶,翼角飞挑。明间抬梁式梁架,五柱十一檩。次间、梢间八柱落地。……
77、
剡湖庙
余姚剡湖庙位于陆埠镇南雷村,初建于明代,曾为明代贤相谢迁读书之处,又有王阳明、黄梨洲等到此游览讲学。清同治十年(1871)重建。现存格局为门厅、两厢楼,戏台、大殿及门厅前的荷花池(剡湖)。格局完整,风貌尚可。1998年12月公布为余姚市文物保护点。 交通 在余姚汽车南站乘515路城乡公交车,到阳明山……
78、
三孝子祠
三孝子祠位于余姚市龙泉社区龙泉山,坐北朝南,为晚清祠堂建筑。古祠单檐硬山高平屋,三开间。明间抬梁式梁架,四柱八檩。次间穿斗抬梁混合式,五柱八檩。明间梁架间瓜柱粗矮。后中柱柱础下垫覆盆石。明间檐下辟廊,次间槛墙推至檐下。屋面覆小青瓦。西山墙南角嵌一通石碑,“续兰亭板桥画石刻”,碑通高1.25米,宽0.……
79、
周家墙门
周家墙门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凤山街道宪卿第社区府前路73号,为民国时期建筑。周家墙门原名中水阁周寓,1934年造。原屋主为周郁庭,在上海安利洋行五金帐房做帐房先生,归乡后营造该宅。周家墙门坐北朝南,为三合院结构。主楼和东西厢楼围抱十米见方之天井。南面一照壁,旁为一台门。周家墙门格局完整,保存较好,中式布……
80、
黄清堰严氏宗祠
严氏宗祠位于余姚市低塘街道黄清堰村祠堂弄,清代砖木结构建筑。该宗祠祀奉汉高士、余姚四先贤之一的严子陵。宗祠于西晋初年即有建造,有《客星祠记》为证。以后历代多有修建,现为清代所建。严氏宗祠坐北朝南,原前后三进,两侧厢房,天井内有戏台,现仅存大厅一进。大厅硬山顶高平屋,面阔五间。宗祠是严子陵的祀祠,建筑……
走遍余姚市
宁波市旅游景点
余姚市文物古迹
余姚市红色旅游
余姚市名人故居
余姚市博物馆
余姚市十大祠堂
余姚市4A级景区
余姚市十大景点
全部余姚市旅游景点
余姚市特产
余姚市美食
余姚市地名网
余姚市名人
余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余姚市A级景区名录
余姚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余姚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余姚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余姚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余姚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