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黄山市
>
歙县旅游
歙县文物古迹介绍
41、
昌溪庙坦及水口
昌溪庙坦及水口安徽省歙县忠烈庙建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越国公汪华)及其第八子(汪俊,村人尊称“八老爷”)该庙共分三间。正间供了汪公大帝两尊忠臣烈士父子神像,庙前广场即庙坦,500平方米,用各色石英石、云母石铺缀成“鹤鹿同春”、“丹凤朝阳”、“连升三戟”等图案为全国罕见、昌溪仅有,对研究徽州……
42、
丛林寺
丛林寺,位于歙县小溪村东南1公里处,始建于公元831年,历代均曾修葺。松柏掩映,紫竹簇拥。始建于公元831年,历代均曾修葺。明初,歙县有十大丛林(一丛林管十寺),丛林寺为第十丛林所在。寺兴盛时有文殊院、大雄宝殿、普贤行宫、晨钟楼等,现仅存大雄宝殿和僧房。大殿正方形,边长9米,绕以敞廊,歇山顶。殿内中……
43、
蜈蚣岭梯田及大队部旧址
蜈蚣岭梯田及大队部旧址位于安徽省歙县璜田乡蜈蚣岭村。始建于1958年冬,由大会堂和村委会办公楼组成。蜈蚣岭梯田及大队部旧址建于1958年冬,歙县为响应“向大寨学习”的号召,修建梯地茶园近千亩。20多年来,全村800余亩梯地发展成集体连片,形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高山石砌茶园。蜈蚣岭梯田及大队部旧址由大会……
44、
方春福宅
方春福宅又名“敦睦堂”、“对门厅”,建于明隆庆年间。面阔15.85米,进深19.28米,占地面积305.6平方米,是典型的明代徽派建筑。方春福宅为砖木结构,三进五开间,三层楼房。建有三个天井五座楼梯,规模宏大,属官宦大宅,据说此宅主人为明代大学士许国之娘舅。方春福宅四面墙头高耸,房间靠天井采光,后进……
45、
丰口四面坊
丰口四面坊位于徽城至许村公路丰口村头路边,建时嘉靖年(1522-1566)间。四柱三楼,平面正方形,边长3.8米,高11米,梁和柱为花岗岩,坊和板皆紫砂岩。脊檐下有花拱,雀替雕饰花卉。实际为四个单间牌坊闭合而成。南面额坊上刻“台宪”二字,垫板上注“云南按察司佥事郑绮”。郑绮,丰口人,嘉靖二十六年(1……
46、
吴承仕宅
承仕宅黄山市歙县昌溪乡昌溪村山源村始建于清乾隆末年。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承仕宅建于清乾隆年间,庭院式建筑,右侧置大门,饰以砖雕门罩。进门廊为天井。左廊用隔扇拼装为厢房。天井边柱础为青石雕,房窗及柱头撑木为木雕。中厅后置楼梯间,有后门通厨房。楼上格局与楼下相同,但后楼较高。近年来进行过多次维修……
47、
璜田戏台
璜田戏台位于黄山市歙县,年代为清。坐南朝北,前有广场。建于民国2年(1912),开间15米,入深10米,脊高10米左右,檐高8米左右,台高1.7米。台基前部竖以料石。台口呈八字形,八字墙外壁做成假门,门柱、门楣饰以细腻木雕。左右副台的壶门、隔扇,上部都有细腻雕作。檐口大梁正中悬一“和声鸣盛”横匾,金……
48、
王茂荫故居
王茂荫故居位于歙县雄村乡,时代为清。王茂荫故居位于歙县城南义成村。建于清中叶。主屋三槛,厅名敦仁堂,匾额为李鸿章手书。右侧住房三间楼屋,大门置于左廊,中厅后有倒厅,前后都有天并院。隔扇、门窗改装成京派风格,花格较大而嵌以有色玻璃。中厅楼板下贴装万字纹竹编花席。王茂荫祖居歙县杞梓里村,住宅在太平天国运……
49、
洪雪飞故居
洪雪飞故居位于歙县三阳镇,时代为清。故居由洪雪飞祖父建造于清末民初,主屋与边房成7字组合,中间为院子。主屋纯德堂为三间二楼木结构,边房为五开间二层厢房,整个建筑为穿斗式木构架,总占地面积约为432.1平米。2010年,洪雪飞故居被歙县确定为黄山市“百村千幢”保护工程的保护对象。2015年3月,故居修……
50、
豸绣重光坊
豸绣重光坊位于大北街朱家巷口,建于明崇祯年间,坊双柱单间三楼,宽4.08米,高9米,型制简朴。东西额枋分别鎸楷书“豸绣重光”、“龙章再锡”四字。“豸绣”指身为御史,“龙章再锡”指江秉谦曾含冤,后恢复品秩。其下均镌赠文林郎山西道监察御史江应晓,庚戌进士山西道监察御史江秉谦。江应晓、江秉谦均为歙县人,崇……
51、
巴慰祖宅
巴慰祖宅始建于明末,坐北朝南,分东西厅,前中后三进,1998年、2005年进行了两次大修,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其后进与中进分别为明式建筑和清式建筑起居区,皆为带楼阁的三合院,另有东厅、西厅和后花园。前进为清初式建筑客厅,内设8个展厅,陈列展品600余件。巴慰组宅建筑精……
52、
大阜潘氏宗祠
潘氏宗祠位于歙县大阜村。始建于1585年,清同治时重修。三进。门厅为五凤楼式建筑,两侧八字墙上饰以细腻的砖雕。中为院落,石板铺地,两侧为虎廊。中进五开间,大厅梁。柱粗硕,雀替、平盘斗等处雕刻百骏,称百马图。月梁上高悬历朝名人匾额。后进高出地坪1米多,七开间,青石檐柱,重檐,有楼。天井池内有一汲水井,……
53、
员公支祠
时代;清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昌溪乡昌溪村中该祠建于清代,三进三开间,门厅五凤楼式,立有高大石鼓门墩。中进享堂额枋与开间等长,气势开阔。后进寝堂天井设有消防井。寝堂楼板中开有香火窗,结构独特。门坊木构,四柱三间三楼,宽9.3米,高8米,两侧有护墙,四木柱用靠背石支撑。有月梁、额枋、斗拱,高瓴重脊,八……
54、
张林福宅
张林福宅位于街口镇街口村,建于明代,三间二进楼屋,通面阔9.66米,进深12.3米,占地面积118.8平方米。正立面为水平高墙,大门上有门罩。门厅左右有耳房,天井两边为走廊,左廊有侧门,右廊置楼梯。后堂中为厅,左为房,后有小倒厅,面对小院。楼下矮,梭柱覆盆础,密栅。天井栏板以栨压缝,上有方格隔扇。楼……
55、
大邦伯祠
大邦伯祠位于歙县许村镇东升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许村镇唐时即为官道上的要冲。许氏举族迁此得名,明末构筑大邦伯祠。大邦伯祠是许村现存历史最久、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祠堂。与大郡伯第、五马坊、大墓祠等建筑,同为祀奉纪念许氏东支始祖许伯升而建。大邦伯祠三进五开间,外加一门楼。进深60米,开间18米,面积……
56、
歙县万年桥
万年桥位于歙县县城北门外扬之河上,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年桥过去是通往太平,抵达省治安庆的要道,当今则是老城连接新区和城区通往北郊村镇的重要交通线。九孔,长150余米,高10米,宽6.7米。桥初建成时,任明代兵部侍郎的歙县松明山人汪道坤,曾赋《万年桥》诗一首。原桥东端有一石碑坊,上有“北钥云……
57、
歙县大观亭
大观亭”俗称“八角亭”,建于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三重檐楼阁式建筑,一、二层为平面八角形,出八角飞檐,三层转为方形,收歇山顶。清康熙二十二年(1633)重修,三重檐亭阁式建筑。底层、二层作八边形,底层每边长3.5米,占地64.6平方米,建筑面积59平方米;三层为虚阁,平面长方形;通高11.……
58、
贞白里门坊
贞白里门坊是为纪念郑氏家族名人郑千龄的功名坊,并兼有门坊、里坊之功能,立在小巷路口。二柱一间三楼,高8米,宽5.7米。该坊始建于元末,是徽州地区最早的牌坊,全国的元代牌坊也不超过十座。正中匾额上刻有明弘治、嘉靖重修的题字,元末义士余阙题写的“贞白里”三个篆字依旧清晰看见。石质牌坊简约明快,双柱单间,……
59、
叶氏贞节木门坊
叶氏贞节木门坊位于徽城镇斗山街,时代为清。叶氏贞节木门坊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60、
歙县太白楼
太白楼位于太平古桥西侧,为黄山至千岛湖途中必经之地。该楼为双层楼阁,挑梁飞檐,为典型徽派建筑,楼内陈列有历代碑刻,古墨迹拓牌,古今名人楹联佳句。相传,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寻访歙县隐士许宣平,结果在练江之畔失之交臂,后人为纪念此事,便在李白饮酒的地方建起了这座太白楼。游客登楼可以饱览城西山光水色、古桥……
走遍歙县
黄山市旅游景点
歙县文物古迹
歙县红色旅游
歙县名人故居
歙县十大祠堂
歙县4A级景区
歙县十大景点
全部歙县旅游景点
歙县特产
歙县美食
歙县地名网
歙县名人
歙县A级景区名录
歙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歙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歙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歙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黄山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