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
>
陇南市旅游
陇南市文物古迹介绍
61、
江峡洞天挂壁公路
江峡洞天挂壁公路位于陇南市徽县柳林镇柳林村-江口村的“柳江”通村公路中段石崖上。1972年始修,1974年7月通车,1977年9月竣工。公路全程南北走向,依永宁河河谷西岸山崖开凿而成,路在绝壁中,险峻异常,全长600米,宽10米,东侧边沿修有水泥护栏两段,北段护栏水泥柱上刻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
62、
平洛龙凤桥
平洛龙凤桥位于康县平洛镇团庄壹天门间沟上,是康县境内唯一的古代木结构桥梁。初建于明洪武三年 (1370)。清光绪三年 (1878)进行过修缮。桥廊亭五间,全长16米,宽3.3米,高3.6米,油漆彩画山水花鸟,栩栩如生。尤其是引桥两端基座,由数层圆木纵横排架自上而下渐次伸出,以负担桥面及廊亭重量。桥亭……
63、
高寺头遗址
高寺头遗址位于礼县石桥镇高寺头村。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5--3米,1986年10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发掘。遗址有房址、灰坑、灶坑等。出土陶质有泥质红、橙黄陶和夹砂灰陶片,彩陶纹样有施黑彩勾叶圆点纹、网纹,器形有盆、瓮、钵、罐、瓶、人首形器盖等。另出土有陶环、纺……
64、
白马关城址
白马关城址 位于康县云台镇。建于清光绪三年 (1877)。雍正七年(1729)在此设白马关州判,乾隆元年(1736)设阶州直隶白马关分州,1914年,改设白马关警察所,1929年始置康县,初称“永康县”,县治仍设白马关。该遗址是康县唯一的一处古城廓遗址。东城门及其记载碑文和东面126米长的城墙保存完……
65、
陇蜀道(徽县段)
位于陇南市徽县南境水阳镇、大河店镇、嘉陵镇、虞关乡四乡镇之间,具体包括宋、明、清、民国时期的“远通吴楚”碑、“玄天神路”摩崖题刻、马家梁修路摩崖题刻、八渡沟栈道遗迹、八渡沟修路摩崖题刻、青泥村吊沟碥道遗址、关坪山石碥道遗址等7处文物遗迹,见证了宋以来陇蜀之间交通道路的多种形制和修筑、管护历史,以及由……
66、
老庄青羊寺
老庄青羊寺位于陇南市宕昌县沙湾镇老庄村,始建于明代,由山门、过厅、左耳房、右耳房、钟楼、鼓楼、厢房、观音菩萨殿、正殿、歇马殿组成,建筑面积160平方米,占地面积2480平方米。大殿后焚毁,清嘉庆三年(1798年)在维修观音菩萨殿时重建,坐北朝南,面阔3间,间宽3米,进深4米,高5米,建筑木构雕刻简洁……
67、
云屏寺
云屏寺云屏寺建于唐天宝中年,是大唐帝国自玄奘从印度取经到中原后,大兴佛教之风时所建造的。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公元765年,安禄山-攻破长安,李氏王朝危在旦夕,唐明皇面临着江山与美人的痛苦抉择,携杨玉环南逃成都,途中在马巍坡兵怒,玉环自缢,唐明皇心碎力竭,夜宿云屏寺,将爬山时折来作手杖用的银杏树……
68、
宁家庄遗址
宁家庄遗址位于陇南市西和县长道镇宁家庄,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50米,面积约1.75万平方米,主要有灰坑、灰层、窑址、房屋白灰地面,遗址上分布有大量红陶片,彩陶片和少量石器。初步判断,宁家庄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中心,是研究西汉水流域聚落分布、区域类型、文化谱系的重要资料。2007年公布……
69、
文县观音楼
文县观音楼位于陇南市文县石鸡坝乡岷堡沟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由主楼与抱厦构成,建筑面积为162平方米,占地面积为487平方米。主楼外观体现“天圆地方中八卦”的营造理念,建筑为4层,1、2楼为正方形,3层为八角形,四面开月洞窗,4层为攒尖顶封闭小亭。抱厦为两层,歇山建筑,四面翘角由牛腿……
70、
四角坪遗址
四角坪遗址位于陇南市礼县城关镇周家山村,东西长约160米,南北长约180米,面积约为2.8万平方米。考古发现大型中心祭坛遗址与回廊结构附属建筑三围,遗存有大量柱础、房基、板瓦、散瓦、瓦当等建筑遗迹与构件。四角坪遗址是秦统一后代表国家意志的礼制性建筑,也是目前仅见秦代唯一代表国家礼仪的系统性建筑实物遗……
71、
盐官盐井遗址
盐官盐井遗址位于陇南市礼县盐官镇新合村旧城南门外的盐井祠内,现存盐井1座,井口面积约4平方米,井深10余米,至今盐水丰盈。当地盐井始凿于西周秦先祖非子在西犬丘牧马时期,战国后期秦国设“西盐”官吏,汉武帝时置盐官,三国时其地称卤城。盐井祠内尚存晾晒盐土制作水盐的场地和工具,井盐制作工艺流程仍有传承。……
72、
西峪坪遗址
西峪坪遗址位于西河县西峪镇上坪村。属齐家文化。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5米,暴露有灰坑、墓葬等。采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灰、黑陶片,器表多饰绳纹、附加堆纹、方格纹、锥刺纹,器形有单、双耳高领大口罐、盆、鬲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齐家文化的内涵和发展演变有重要价值。……
73、
阴平栈道遗址
阴平栈道遗址位于陇南市文县尚德镇,据载为三国时修建,总长约15公里。遗址现存4处,分别位于尚德镇周家坝村及金口坝村,现有正方形栈道孔30余个。阴平栈道遗址作为阴平古道的组成部分,对研究古代陇蜀地区政治、军事、交通、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交流、民族关系等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
74、
康县朱氏民居
康县朱氏民居位于陇南市康县岸门口镇街道村,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属穿斗式四合院民居,坐东向西,正房5间,1门3进。占地面积340平方米,单层建筑面积288平方米。正房台基立面有石刻浮雕图案。建筑建制完整、保存完好,具有典型的陇南地方建筑建造工艺及特点。……
75、
首阳洞墨书题记
首阳洞墨书题记位于于陇南市徽县虞关乡山岔村卧龙山顶峰首阳洞内岩壁,洞内壁面遗存有宋代以来墨笔文字题迹80余处。内容包含宋、明、清时期的赋诗、题记、落款、人名、地名、年号、游人身份、事由等信息。记载了宋代以来的青泥古道及洞内外自然环境等相关情况。……
76、
祁山堡址
祁山堡址位于陇南市礼县祁山镇祁山村南,城址南北长约250米,东西长约140米,分布面积3.5万平方米,夯土城墙,堡门坐东朝西,是祁山三国古战场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三国时诸葛亮“六出祁山”率兵伐魏的驻师之处。堡顶保存有清代重建的武侯祠。……
77、
唐公墓
唐公墓位于阳坝梅园沟油房坝村西南隅,建于清代咸丰七年,占地80平方米,墓座高4.5米,墓庭阔12平方米,由石质雕凿镶套而成。形制典雅,恢弘壮观;书体文理规整,浮雕形象逼真。包罗了天地人和、祈福纳祥的人文思想,具有较高的艺术和考古价值。……
78、
宕昌关帝庙
关帝庙这处旧址是当年红军干部会议会址,也叫关帝庙。最早建于咸丰六年,在文革中遭到破坏,1989年按原貌重新恢复修建。占地面积233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75.17平方米。中间是正殿,左右两边各一个偏殿,前面是过厅。……
79、
西京观大殿
西京观大殿位于陇南市文县哈南村,始建于元代,明代重建,建筑面积304平方米。建筑坐西朝东,由正殿、抱厦、偏厦构成。正殿为单檐歇山顶,殿前抱厦为卷棚顶,5架梁。建筑梁柱用料硕大,彩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80、
两当文庙大殿
两当文庙大殿位于两当县城关小学院内。明清时多次维修,建国后曾两次部分维修。 土木结构。面阔五间(长14.185米),进深8米,彩绘椽檩门窗并有雕刻,祀有孔子和七十二贤及历代儒家弟子塑像百余尊,殿前有唐柏5株。……
走遍陇南市
甘肃省旅游景点
康县旅游景点
徽县旅游景点
礼县旅游景点
西和县旅游景点
文县旅游景点
成县旅游景点
武都区旅游景点
宕昌县旅游景点
两当县旅游景点
陇南市文物古迹
陇南市红色旅游
陇南市博物馆
陇南市4A级景区
陇南市十大景点
全部陇南市旅游景点
陇南市特产
陇南市美食
陇南市地名网
陇南市名人
陇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陇南市A级景区名录
陇南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陇南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甘肃省第一至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