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
>
武威市旅游
武威市文物古迹介绍
41、
土门罗汉楼
罗汉楼位于武威市古浪县土门镇土门村,现存建筑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原为土门城东城门门楼,占地面积137.9平方米,建筑面积263.41平方米,坐西朝东,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一层以东西方向开城门,两侧夯土起台。城门长8米,宽3.6米,南面西侧、北面东侧有台阶通往二层。二层面阔三间,通长11.6……
42、
武威锁阳城城址
武威锁阳城城址位于武威市凉州区金羊乡赵家磨村南200米。是一座大型土筑古城。又名三骡城。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1000米,南北因被沙河冲断,具体长度不详。城垣皆毁,门址不详。现存明代庙址2处,仅有夯筑土台,残高2米。地面散布灰陶残片和汉砖等,曾出土有泥质灰陶等器物多件。据《后汉书·窦融传》李贤注引《……
43、
张义堡城址
张义堡城址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张义乡张义堡村内。是一座中型土筑古城。有大城和小城。大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328、南北宽300米,面积约98400平方米。墙体夯筑,多有残损。残高3--7.3米,顶宽0.5--2.5米,夯层厚0.10--0.12米,四面筑角墩。城外有宽10米的护城壕。开东西二门,门……
44、
皇娘娘台遗址
皇娘娘台遗址旧名尹夫人台。在甘肃武威县城西北2.5公里,属“齐家文化”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250米,文化层厚度0.62米至2.3米,内涵丰富,曾发掘出房址9座,窑穴围绕房屋,有圆形,椭圆形和长方形3种。出土文物以陶器为最多,石器,骨角器,铜器,卜骨都有。刀,锥为红铜,……
45、
亥母寺遗址
亥母寺遗址 位于武威凉州区新华乡缠山村西南的祁连山中。据乾隆《武威县志》“亥母洞,城南三十里,山上有洞,深数丈,正德四年修”的记载及出土物判断,该洞窟应开凿于西夏正德四年(1130)。1985年前后,当地农民在洞中挖出一大批西夏文、藏文文书和经卷,以及帛画、唐卡和绣花鞋等。1989年,武威市博物馆对……
46、
红三十军指挥部旧址(祖师宫)
红三十军指挥部旧址(祖师宫)位于武威市城西20千米的永丰镇四十里堡村,是一处夯土台基上建设的土木结构建筑群,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光绪时重建,现存主要建筑有观音阁、配殿、无量殿。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第五军、第九军、第三十军2万余名指战员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后组成西路军进军河西。三十军为西路……
47、
青咀喇嘛湾墓群
青咀喇嘛湾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南营乡青嘴村东北1公里。唐代家族墓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1945年夏鼐首先在此发掘过墓葬,1980年又清理弘化公主等葬墓6座,均为单室砖墓。出土有灰陶碗、木器、丝织品等遗物。自民国初年至1980年先后发现弘化公主、代乐王慕容明、辅国王慕容宣彻、青海王慕容忠、政乐王慕容……
48、
天佛寺石窟
天佛寺石窟位于城南50公里处中路乡灯山村,是我国早期的石窟之一。创建于十六国北凉,后经历代开凿,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有学者称为“中国石窟鼻祖”。窟内保存壁画数百平方米,现存洞窟三层,大小佛龛17个,佛像100多尊,以及魏、隋、唐时期的汉、藏写经、初唐绢画等珍贵文物。其中主体建筑大佛窟如来坐像高达30……
49、
凉州延寿寺
延寿寺原名曾家堡庙,坐落在武威市清源镇曾家堡村。现存建筑只有伽蓝菩萨殿、大雄宝殿等。伽蓝菩萨殿前卷后脊古柏掩映虽经历史剥蚀,仍不失当年风韵。大雄宝殿是寺中的正殿。“大雄”是释迦牟尼的尊号,意谓佛祖有大力,能伏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子魔。大雄宝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殿前有两廊,殿额牌扁上有早年题写的……
50、
米拉日巴佛楼阁
景点特色 米拉日巴佛阁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在安多藏区最主要的寺院,阁内主要供奉藏族民众中最富传奇色彩、妇孺皆知的米拉日巴佛。 景点介绍 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原建楼阁已毁于“文革”。现存建筑重建于1988年5月,历时四年落成。米拉日巴佛阁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在安……
51、
雷台观
雷台观位于武威市凉州区金羊乡新鲜村内。建在高8.5米、南北长108、东西宽60米的夯筑土台上,台始建年代不详。明代在台上始建雷台观,现存建筑雷祖殿、配殿、三星殿等,为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建,1981年对台上建筑进行大规模加固维修,并搬迁城内火神庙大殿前卷棚为雷祖殿过殿。雷祖殿为土木结构重檐歇山……
52、
莲花山塔
莲花山塔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松树乡松树村莲花山顶,亦称“镇妖塔”,占地面积33.2平方米。民国16年(1927年)武威大地震坍塌,民国21年(1932年)重修。是仿印度楼阁式古建筑建造的一座八角七级砖塔,现塔为八角七层,从下起第一、二、三、五层均设有小门,设门位置交错。每层置单檐,檐为砖叠涩跳出,每角装……
53、
秦氏民居
秦氏民居位于武威市凉州区金羊镇海藏村七组。该建筑坐北向南,南北长约96米,东西宽约80米,占地面积约7680平方米。庄墙高约12米。前后筑墩,辟南门,分内院和外院,内院为四合院布局。北为堂屋,二层楼,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硬山顶,前出廊;东西厢房各五间,硬山顶,前出廊;倒座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庄门石条……
54、
陆氏民居
陆氏民居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东大街再就业市场院内,陆左汉住宅,陆左汉生卒,事迹不详。该院南北长20米,东西宽17米,占地面积约340平方米。建筑坐北向南,由街门楼、倒座、东西厢房、天井、堂屋及东西厢房组成,为土木结构的四合院。堂屋二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东西厢房各三间,进深一间。倒座面宽三间,进深一间……
55、
武威吐谷浑王族墓群
武威吐谷浑王族墓群位于武威市西南祁连山北麓,分为以慕容智墓为代表的岔山村区(“大可汗陵区”)、以弘化公主和慕容忠墓为代表的青咀喇嘛湾区(“阳晖谷陵区”)和以党氏墓为代表的长岭-马场滩区(“白杨山陵区”)三大陵区。墓葬均具有唐代早中期高等级墓葬的特征,以唐代葬制为主,兼有吐谷浑文化、吐蕃文化、北方草原……
56、
大靖古建筑群
大靖古建筑群包括马神庙、火庙大殿及财神阁。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马神庙:东至南、北厢房东墙外侧连接线以东7米,南至南厢房南墙外侧以南2米,西至大殿西墙外侧以西5米,北至北厢房北墙外侧以北2米。火庙大殿:东至大殿基座东侧底边以东10米,南至大殿基座南侧底边以……
57、
五坝山墓群
五坝山墓群位于武威凉州区古城乡。1983年因建砖厂,陆续发现各代墓葬,大多为土洞墓,少数为砖室墓,出土大量遗物。1984-1985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墓葬6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近千件。据发掘情况,五坝山既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遗址,又是一处两汉、魏晋、西夏时期的墓葬群。遗址0土的精美彩陶……
58、
马神庙
马神庙位于武威市古浪县大靖镇南关村,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占地面积755.58平方米,坐西朝东,由夯土台、大殿和2座厢房组成。大殿建在高1米的台基上,为单檐歇山顶式建筑,面阔三间,通长11米,进深三间,通宽10.6米,周围廊。大殿南北两侧有民国改建二层木楼,建筑形制相同。该建筑经历代修缮……
59、
土门古建筑群
土门古建筑群包括罗汉楼、山陕会馆及三义殿。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罗汉楼:以楼体基座底边为基准,向东延伸10米,向南延伸5米,向西延伸10米,向北延伸5米。山陕会馆:东至会馆东院墙外侧以东2米,南至南院墙外侧以南5米,西至西院墙外侧以西2米,北至北院墙外侧以……
60、
武威满城
满城位于武威市凉州区金羊乡新鲜村窑沟北侧。是一座大型土筑古城。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060米,城墙夯土版筑,高10米,基宽4.6米,夯层厚0.15--0.18米,四角各有一正四棱台体角墩,边长均为11.4米,另有马面4个。开东、南、西三门,东西二门门宽8米,门外各有一瓮城,呈半圆形,半径35米。瓮城……
走遍武威市
甘肃省旅游景点
凉州区旅游景点
民勤县旅游景点
天祝县旅游景点
古浪县旅游景点
武威市文物古迹
武威市红色旅游
武威市博物馆
武威市4A级景区
武威市十大景点
全部武威市旅游景点
武威市特产
武威市美食
武威市地名网
武威市名人
武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武威市A级景区名录
武威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武威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甘肃省第一至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