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
>
张掖市旅游
张掖市文物古迹介绍
81、
西灰山遗址
西灰山遗址位于民乐县李寨乡菊花地村北3.7公里。属四坝文化。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3米,暴露有灰坑。采集有夹砂红陶片,器表多饰绳纹、弦纹、划纹,彩绘纹样有-三角回纹、阴刻三角纹、网格纹、连弧纹等,器形主要有瓮、壶和单、双耳罐等。另采集有石刀、石斧、骨锥、炭化麦粒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
82、
壕北滩遗址及墓群
壕北滩遗址及墓群位于山丹县城关镇东南3.6公里。属四坝文化。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3--0.8米,暴露有灰坑和窑址。采集有夹砂红陶片,器表多素面,部分饰刻划纹、绳纹,彩陶纹样有黑红、紫彩平行纹、折线纹、网格纹,连弧纹等,可辨器形有罐、壶和单耳杯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四坝文化的内涵和河西早……
83、
榆木山岩画
榆木山岩画位于肃南县韭菜沟乡东北9公里榆木山内。凿刻于黑石头沟和寡妇房山崖的青石壁上。两处相距500米,共23组,内容为射猎等生活场景和牛、羊、狗、鹿、豹等动物形象,多为单线系凿刻而成,亦有轮廓后再在中间平涂研磨而成的。另有个别奇特的原始文字。主要采用线刻法和剔地法,构图粗犷,手法简洁明快。保存较好……
84、
明海城遗址
明海城遗址位于肃代南县明海乡上井村北5公里。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55米。面积约2.4万平方米。城墙基宽7、顶宽3、残高10米。四角筑圆锥体角墩。南墙正中辟门,门外筑方形瓮城,面积约560平方米,门向东。地表散见灰陶片、砖块,采集有五铢钱币、铜簇等。推测此城唐代之后即废弃。城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城建史……
85、
土牛城遗址
地处民乐县扁都口的土牛城遗址是汉朝时期为防匈奴入侵而修筑的一座重要烽燧,也是汉朝时期为确保丝绸之路南线畅通无阻的一个重要驿站。该遗址雄居:“人不能双肩,马不能双辔”的半山腰,是扼守扁都口的一个重要军事屏障。如今,民乐县重视对遗址的保护,并加大了旅游开发力度,吸引了省内外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86、
砖包墩墓群
砖包墩墓群 位于民乐县李寨乡菊花地村北5.8公里。面积约20万平方米。分布于大都麻河下游两岸,可见南北向排列的圆丘形封土堆180余座,底径2--5米,高0.2--1.5米。在断崖上暴露有砖室墓,曾出土绳纹红陶罐及铜镜等。地表散见大量子母砖。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古和研究河西汉代史有重要价值。……
87、
土法炼钢炉群
肃南县在文物普查中发现大面积的“-时期”土法炼钢炉群。据肃南县文物局工作人员初步考证,该土法炼钢炉群可能是全国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目前该炼钢炉遗址已被肃南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第七批国保单位申报推荐名单。据了解,土法炼钢炉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蒙古族乡黑窑洞村境内南……
88、
梨园口战场遗址
梨园口战场遗址位于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镇梨园村,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300米,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由1处战壕、5个单兵坑、战场遗址纪念碑和烈士公墓组成。1936年冬至1937年春,红西路军进驻倪家营,与马家军在此血战,1000多名战士血洒战场,谱写了惊天动地的悲壮史诗。……
89、
上深沟堡墓群
上深沟堡墓群 位于肃南县明海乡南沟村西5公里。是一处汉墓群。面积约2万平方米。俗称“东五个疙瘩”。可见圆丘形封土5座,高1--3米,底径5--10米。地表散见大量子母砖、画像砖碎块。采集有陶壶、罐、灶和五铢钱等。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古和河西汉代史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90、
西五个疙瘩墓群
西五个疙瘩墓群 位于肃南县明花区明海乡南沟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草沟井古城以西约5公里处。主要为5个突出的封土堆。封土堆高约12米,长53米,宽15米。M4在1993年曾被盗掘,追回文物103件,后清理出青铜摇钱树、莲枝灯等青铜器及陶器等。另外,在保护区内有较多的平地墓。……
91、
永固城墓群
永固城墓群位于民乐县永固乡永固城村西10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俗称“大疙瘩”。现存封土堆11座,其中1座土坯垒砌,其余黄土堆筑,残高5--10米,底径20--50米。周围散布绳纹灰陶片及残砖破瓦。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古和河西汉代史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92、
东古城城楼
东古城城楼 位于张掖甘州区碱滩乡东古城村。古城建于明代,是故张掖城的见证。城垣与其他建筑已毁。门楼为木结构,单檐歇山顶,檐下施斗拱,门楼下是东西向门道,砖砌拱券形顶,门道宽7.8米,进深12.6米。城门西侧残存夯土版筑的城墙,墙基宽12米,夯层厚0.12米。……
93、
双墩滩墓群
双墩滩墓群位于张掖市小河乡东五村北1公里。是一处汉晋墓群。面积约30万平方米。地表现存圆丘形或覆斗式封土堆12座。曾暴露有砖室墓2座,采集有釉陶耳杯、灰陶罐以及狩猎画像砖等。地表散见灰陶片及砖块。墓葬保存较好,对我省汉-古和河西汉代史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94、
甘州古城墙
甘州古城墙 位于张掖甘州区北环路丝路春酒厂所在地。古城建于元代以前,元大德年间中期扩修,至大二年(1039)重修,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增筑,万历二年(1574)用砖石包砌城墙。现残存城墙东西长140米,黄土夯筑,残高10米,原底宽8米,现实宽5米。……
95、
王什寨墓群
王什寨墓群位于民乐县新天乡大王庄村西北1公里。面积约40万平方米。南北向分布圆丘形封土堆50余座,高0.5--5米。断崖上暴露有穹窿顶砖室墓。地表散见子母砖。墓群东有砖窑址,残砖与墓砖相似。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古和河西汉代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96、
西柳沟墓群
西柳沟墓群 位于临泽县新华乡黄家西庄西2000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俗称“清家坟园”。地表现存封土堆21座,呈梯形排列,底径2--5米,高1.2--1.6米。地表散布大量碎砖及瓦片。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古和河西汉代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97、
韩庄墓群
韩庄墓群位于民乐县三堡乡韩庄村北200米。面积约30万平方米。可见封土堆17座。1978年发掘清理券顶单室砖墓3座,墓道向东,出土陶罐、铜壶、金饰、莲枝灯残片及铁镜等。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古和河西汉代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
98、
山羊堡滩墓群
山羊堡滩墓群位于山丹县东乐乡西屯村南1公里。面积约750万平方米。可见封土堆200余座,排列不规则,底径1--20、高1--6米。地表散布有灰陶罐和子母砖等。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古和河西汉代史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
99、
民乐圆通寺塔
圆通寺塔,明清-塔古建筑,位于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六坝乡六南村。史载,圆通寺原为河西重要密宗寺院,始建于宋徽宗年间(公元1101年~1125年),明、清两朝多次补修。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建圆通塔,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又加高重修。现寺已不存,仅存孤塔。圆通塔为砖石结构金刚宝座式-塔,通高……
100、
白银彩色丘陵
景点是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彩色丘陵。祁连山,裕固语叫天山。古时《山海经》《水经注》中称作昆仑山。祁连山形成于距今2500万年前的第三纪,最高海拔5564米,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山体为砂岩、砾岩、火山岩和泥岩,随着风吹、日晒、雨淋和漫长的地质构造过程,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丹霞地貌,面积之广阔,色彩之缤纷……
走遍张掖市
甘肃省旅游景点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旅游景点
甘州区旅游景点
民乐县旅游景点
山丹县旅游景点
临泽县旅游景点
高台县旅游景点
张掖市文物古迹
张掖市红色旅游
张掖市博物馆
张掖市4A级景区
张掖市十大景点
全部张掖市旅游景点
张掖市特产
张掖市美食
张掖市地名网
张掖市名人
张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张掖市A级景区名录
张掖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张掖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甘肃省第一至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