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陕西省
>
渭南市旅游
渭南市文物古迹介绍
101、
韩城大禹庙
韩城是大禹凿龙门之地,黄河龙门闻名天下,韩城境内龙站以下沿黄河一带有三十多个村庄,人们为纪念大禹凿龙门功绩,多数村庄都建有大禹庙,也称禹王庙,现保存最为完好的是周原大禹庙。周原大禹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完好,堪称禹庙之最。周原大禹庙,位于城东2公里黄河崖畔周原村。占地面积1983平方米。现……
102、
元君庙-泉护村遗址
元君庙-泉护村遗址元君庙-泉护村遗址位于陕西省华县柳枝镇泉护村、安堡村,为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遗址。遗址中发现有仰韶文化的典型墓地和居址。墓地在元君庙,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发现墓葬共57座,其中45座分属于东西两个同时并存的墓区,每区墓葬可分三期,依早晚次序分列成3个纵行……
103、
庆善寺大佛殿
庆善寺大佛殿庆善寺位于陕西韩城市古城内,是韩城市唐代驰名的大寺院之一,位于古城南北大街东侧,故俗称东寺。据清乾隆县志记载:“《明一统志》:在县治东南,唐贞观二年(628年)敕建,宋至和元年(1054年)重修,有仁宗赐额。”历金、元、明、清各代修葺,规模恢宏,建筑雄伟壮观,享誉盛名。其寺民国时期曾为县……
104、
京师仓遗址
京师仓遗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矶峪乡西泉店村南。京师仓,又名华仓,修建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前88年),是为首都长安贮存、转运粮食的国家大型粮仓。京师仓遗址,规模宏大,保存较好,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西汉粮仓建筑遗址,对研究汉代建筑史、经济史、漕渠航运史等具有重要价值。遗址依自然地势构筑,平面长方……
105、
陶池古城堡
陶池古城堡陕西省蒲城县北8公里处陶池村古城堡系清代同治年间因左宗棠镇压光中回民起义而引发军事混战,当地居民为自卫而构建的寨堡,现寨堡基本保存完好。这里还有一个典故呢。相传五代时,赵匡胤和郑恩流浪至陶池,口渴难忍,郑恩便去一瓜田偷瓜,被看瓜女打服,之后两人由赵匡胤介绍定亲。柴荣在后周登基之后封赵匡胤、……
106、
紫云观三清殿
紫云观三清殿 紫云观俗称薛村庵。位于韩城老城西北的象山脚下,距县城2.5公里,在象山中学校内。坐北向南,殿四座、房九间,占地1768平方米。经鉴定其中的三清殿为元代建筑。1957年8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清殿,建于高台上,梁架抬梁式,四椽木伏,用二柱,斗拱外挑四铺作,出单抄,垂拱,计心……
107、
崇宁宫遗址
崇宁宫遗址是战国—秦时期遗址,位于渭南市临渭区崇凝镇靳尚村南200米处,尤河东岸,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16万平方米。尚存夯土台基长约50米,残高0.8—1.5米,夯层厚5—6厘米,夯窝径6—8厘米,在田坎断面暴露有排水管道及陶窑遗迹。采集有绳纹板瓦、筒瓦、云纹瓦当,几何纹、龙纹空心砖、方形铺地……
108、
百良寿圣寺塔
百良寿圣寺塔百良寿圣寺塔位于合阳县城东北16.8公里处的百良中学校园内,俗称百良塔。塔建于晚唐,为密檐式方型多层砖构实心塔。属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良塔共十三级,高31.73米。每级四边出檐,檐仿宫殿结构,古朴典雅。除底层外,每级四角悬有风铃,清风许来,铃声入耳。塔顶方形,呈朝天升天状,取……
109、
白水魏长城遗址
魏长城遗址白水县境内的魏长城遗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史官乡孔走河村北,分东西两段,为东西走向。东段遗迹长约20米,西段遗迹长约70米。残高5米,城墙下宽3.1米,上宽1.5米。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与秦国为界,秦对魏一直有并吞之意,因此魏才筑城防秦。据《史记·苏秦传》记载:“大王之地,西有长……
110、
大象寺塔
大象寺塔大象寺塔,位于合阳县城关镇杨家洼村东北大象寺(亦名“大云禅院”)旧址,寺毁于抗日战争期间,独留此塔。塔建于宋代,为叠涩密檐式方形砖塔,下有4.8米见方的基座,底层西向有神龛,十三级,高约30米。第一层檐下普柏枋上设有斗拱,仿木结构,悬空出挑,有承重作用,为其它同类建筑中所罕见,为研究我国古代……
111、
文庙古建筑群
文庙古建筑群文庙古建筑群位于合阳县城中心,系陕西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文庙古建筑群前庙后学,气势恢宏。《合阳县全志》载:“庙之棂星门内即为学之泮池。泮之北为戟门,戟门之内为东西庑。其正北为大成殿。而明伦堂建于正北,与殿直。堂后为敬一亭,亭后为尊经阁,阁后有折桂台,学制止此。”现存建筑群仍包括文庙建筑与……
112、
白水雷公墓
雷公墓位于大雷公村东凤凰沟畔,距白水县城仅3公里之遥,专线贯通,十分方便。墓地3亩,内有雷公亭,雷公碑和唐宁石柱,瓦当。雷公庙在雷公村内,文革时被毁,后村民集资重建。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二日为雷公庙会日,千人万众,云集这里,进行祭祀活动。雷公,名祥,白水县冯雷镇大雷公村人,华夏文明的缔造者之一,黄帝时任……
113、
桥上桥
桥上桥在华县赤水镇西的赤水河上有一座保护完好的古代双重石桥,即赤水桥上桥。桥为东西走向,桥面宽5米,长70米。桥身全部以花岗石条砌筑, 下桥为7孔拱形石桥,上桥为九孔拱形石桥,在第2孔至第8孔桥拱上方正中,各有一个石雕龙头,桥北有石雕龙尾。据《三续华州志》记载:下桥始建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
114、
井溢古建筑群
井溢古建筑群时代:明—清地址:韩城市西庄镇井溢村保护范围:(1)井溢村法王庙:东至寨门东檐墙外扩5米,南至涝池南侧边缘,西至法王庙献殿、寝殿西山墙外扩3米,北至寨门北山墙。(2)井溢村文星楼:文星楼周围外扩15米。(3)师哲故居:故居院墙以内。建设控制地带:(1)井溢村法王庙:A区四周外扩20米。(……
115、
王翦墓
王翦墓秦将军王翦墓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到贤镇东门外3里许的纪贤村永和堡北。墓葬南北较长,东西稍窄,呈椭圆形,高约9米、周长达136米。在古墓西侧约100米处,从南到北还依次排列着六座小冢(今已不存),这六座小冢,据说里面埋着的是六国王侯的衣冠、图书和俘虏等。1956年8月6日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
116、
大荔赵家遗址
赵家遗址在伯士乡赵家村西,与村一路之隔,距县城东南8.2公里,面积4800平方米。遗址的大部分1975年划作新庄基,为新居覆压。1982年8月,西博和县馆对该遗址试掘面积50平方米。文化层呈灰褐色,最大厚度为240厘米。主要遗物陶器有罐、盆、瓮、缸、甑、大口尊、鬲、陶纺轮、陶刮器。石工具有斧、刀、铲……
117、
渭南普照寺
慧照寺又名普照寺,也称铜佛寺。位于渭南市以北约25公里的下吉镇。于1997年农历四月初八日经区政府(51)号文件批复,成为临渭区唯一对外开放的一个佛教活动场所。慧照寺始建于晋,隋、唐、宋、元历代多有增修。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关中大地震时,建筑惨遭毁坏,常住僧人誓愿宏大,历经四载,于155……
118、
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
十二连城,又名烽火台,俗称墩台。位于禁沟西岸。北起禁沟与潼河交汇处,南至蒿岔峪口。烽火台以土筑成,方梯形,底边长10.5米,高7.6米,夯层9—14厘米。《潼关卫志·兵略》:“古设十二连城于禁沟之西,由南郊以抵山麓,计三十里,而十二连城乃三里一城也。每城设兵百人,而于中城益其兵,多设火器、矢石,连络……
119、
尧山圣母庙
尧山圣母庙尧山圣母庙亦称灵应夫人祠。在陕西蒲城县北15公里的罕见乡。据《水经注》载:“尧山一名浮山。因尧时洪水为灾,诸山尽没,惟此山芳浮,故名尧山,亦称浮山。”唐咸通年间在山谷内创修尧山圣母庙,宋崇宁三年(1105年)、金皇统九年(1149年)先后拓建。今存上殿、献殿、山门等建筑四十余间,均为明、清……
120、
朝邑县城遗址
朝邑县城先在原上,后移原下。明景泰二年(1451)知县申闰创建城垣,成化三年(1467)、十七年(1481),嘉靖二十年(1541),时圮时葺。清康熙十九年(1680)重修,三十七年(1698),坡水大发,东、南、北三面冲崩几尽,四十六年(1707)重建:“城周四里,城墙高一丈五尺,池深广各一丈,城……
走遍渭南市
陕西省旅游景点
华阴市旅游景点
蒲城县旅游景点
韩城市旅游景点
潼关县旅游景点
合阳县旅游景点
大荔县旅游景点
富平县旅游景点
白水县旅游景点
临渭区旅游景点
华州区旅游景点
澄城县旅游景点
渭南市文物古迹
渭南市红色旅游
渭南市名人故居
渭南市博物馆
渭南市4A级景区
渭南市十大景点
全部渭南市旅游景点
渭南市特产
渭南市美食
渭南市地名网
渭南市名人
渭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渭南市A级景区名录
渭南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渭南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渭南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三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