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省
>
内江市旅游
内江市文物古迹介绍
21、
罗泉会议会址
资中罗泉会议会址位于罗泉镇观音沱街,原是基督教福音堂,建于清嘉庆13年(1808年),座东向西,占地面积564平方米,建筑面积290.12平方米,是中国古建筑的歇山式屋顶与西方古典式门窗相结合的建筑。胡范渠书院为罗泉会议筹备会议会址,座东向西,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2528平方米。当年同盟会党人龙鸣剑……
22、
内江东林寺
内江市东林寺,位于城东河坝街。高阁临江,俯瞰沱水,仰瞩重峦,晴云缥缈,岸柳鸣蝉。与沱江对岸之西林寺相对峙而得名。并与西林寺共为旧时 内江“二林晚眺”胜境之一。 东林寺始建于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名曰东津寺,后更名为东林寺。北宋范祖禹《资如路东津寺》诗中有“地遐怪物聚,寺古深殿存”。之句,范诗……
23、
喻培伦大将军纪念馆
喻大将军祠在内江市中央路19号。喻大将军,即喻培伦(1886—1911),字云纪。四川内江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喻在日本求学时加入同盟会,1909年回国后,参与在汉口谋刺两江总督端方和在北京刺杀摄政王载沣的活动。1911年4月27日在广州武装起义中英勇战斗,后因弹尽竭被俘,壮烈就义,年仅26岁。……
24、
内江三元塔
三元塔,座落在内江市城南四公里处沱江右岸的三元山上,始建于唐,明末倒毁。一座汉安古城(内江)不能没有塔,因而三元塔倒毁后,即有修筑高寺塔之举。清嘉庆十年(1805)重修三元塔,据《内江县志》戴:“十里绅士罗良存、邹彦藻、陈资望、刘忠元等,复呈请邑令顾文曜捐资,倡首粮户乐住,翻尊故址重修,凡十层、高八……
25、
内江大佛寺
内江市东兴区大佛寺座落沱江东岸挂榜山右侧,连接大千城市广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大佛寺庙始建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占地七百多平方米,原有殿堂在内共十三间,三百多平方米。建筑规格系砖木结构串架毛屋、常年有僧人居住,香火顶盛。解放后政府关闭寺庙,改为居民住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
26、
资中文庙
资中文庙在四川资中县城北门外。北宋雍熙年间(984-987)始建于县城东街,清道光九年(1829)迁此重建。资中文庙占地7035平方米,建筑面积2191平方米。主体建筑及布局仿山东曲阜孔庙,灵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排列于南北中轴线上,东西厢房、钟楼、鼓楼、乡贤祠、名宦祠对称分布两侧。他因其两种与众不同……
27、
傅品三烈士墓
傅品三烈士墓,位于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庆卫镇跳石河村。傅品三(1900--1930)又名傅品章,威远同胜乡人,1927年加入农民协会。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镇西区委及农协会负责人,领导发动农户加入农协会,打行罢市,惩罚奸商,反对加租加佃,抗交苛捐杂税。1929年被国民党政府镇西区联防队逮捕……
28、
老君山赵熙题诗石刻
老君山自威远建县以来就是威远与荣县的界山,为西周时周武王封周荣公之地,又名荣德山。相传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唐末五代道士陈抟(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曾在此修真,故又名希夷山。老君山从唐宋以来就已成为道家的-之地和风景名胜之地,清乾隆《威远县志》称为老君丹灶,是威远八景之一。老君山海拔800多……
29、
重龙山摩崖造像
资中县重龙山位于城东北一里处,有明代所建永庆寺等古殿宇及隋唐刻摩崖造像达160龛,1648尊,大都保存完好。造像旁还有许多自唐以来的名人题记题词。永庆寺现有藏品1700余件,包括苏东坡,黄庭坚等名人的书法碑及袁牧,曾国藩,张大千的书画。以黄庭坚的《幽兰赋》碑最为名贵,是稀世珍品。2019年10月7日……
30、
东兴报恩寺
报恩寺位于东兴区白合镇报恩寺村。建于元,明重建。占地3705平方米,四合布局。现存观音殿、大雄宝殿、玉皇殿、经堂和左厢房。大雄宝殿正梁有“大明永乐十三年建殿”墨书。殿完好,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三穿八柱。玉皇殿,建于乾隆年间,长25.6米。现存明代石碑三座:一为明弘治五年立,高3.5米,宽4米,……
31、
翔龙山摩崖造像
翔龙山摩崖造像在内江市区玉带溪畔内江市人民政府侧。沿翔龙山崖约100米高、200米长的石壁上,现保留有唐、宋至民国时期摩崖造像54窟,大小造像400余躯,大者高约8米,小者仅数寸,风格古朴。另有1龛石刻,分为3级,上两级分12格,下为通级,长约3米,宽约2米,造像150余躯,精巧别致,栩栩如生。有题……
32、
普陀岩摩崖造像
东兴区高梁镇清溪村一组的普陀崖上,有一处长约15米、高约5米的石壁,石壁上有近300余尊雕刻精美、布局合理的摩崖造像,历经风吹日晒后,看上去依旧雄伟壮观。普陀岩在当地又被村民称为“狮子山”,和它紧紧相连的两座山峰,当地村民分别称其为“大锅盖山”和“小锅盖山”。在大小锅盖山的崖壁上,也零星地分布有一些……
33、
顺河崖墓群
顺河崖墓群(东兴区)顺河崖墓群是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宗教文化价值。顺河崖墓群造于东汉,位于顺河镇观音洞村和回龙湾村,分布面积约1平方公里,主要有蛮子山崖墓群、观音洞崖墓群、狮子山崖墓群和后山崖墓群等,总计200多座。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
34、
鹭澜洞崖墓
鹭澜洞崖墓群位于四川省内江城区东桐路张大千纪念馆山脚下。明清以来鹭澜洞历为内江著名的名胜古迹,被誉为“中山胜景”。墓共六座,一洞内尚存完整的汉代石棺两具,仿木结构雕刻,装饰风格颇具地方特色。其余洞内外石壁刻颜真卿、米芾、黄庭坚、张船山、罗赐卿、文天祥、刘承佑、胡薇元、黄云鹄等唐宋以来历代书画名人诗文……
35、
罗世文故居
罗世文故居位于威远县向义镇解放村罗家湾。整个罗家大院占地约1万平方米,原为罗氏宗祠,又名“六一堂”,是中共四川省省委第一任书记,著名革命烈士罗世文同志的故居。该故居坐西南向东北,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布局。正堂:穿逗式梁架,4穿用9柱,面阔3间15.8米,进深1间,8.8米,通高8米,已经垮塌;素面台基……
36、
胡驭垓烈士墓塔
胡驭垓烈士墓塔位于威远县严陵镇东1公里处的东堡山上,墓塔座东北向西南,塔基呈正方形,左右两边有垂带式踏道8级,两级塔身为正四边形,与塔基形成逐级上收。塔顶为窮窿形三连珠攒尖顶。墓为石室塔形夫妻合葬墓,高6米,全部用条石砌成。第一层塔身四面嵌碑文,记烈士传略等内容。第二层塔身正面楷书“胡驭垓烈士墓塔”……
37、
威远白塔
威远白塔位于内江市威远县城东、威远河左岸边的文笔山上。威远白塔,始建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为七级塔,倒塌于清初。今人所见的威远白塔,又名敷文塔,是由知县董淳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主持原塔基上重建的五级塔,塔高16米,底座围长22米,密檐式呈六方形,石塔基,塔体由特制砖砌成,塔室内有螺旋式梯……
38、
资中王家祠
资中县铁佛镇王家祠建于清代,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保存相对完好的祠堂,它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建筑面积990平方米,由山门、正厅、戏台、左右厅、东西厢房、青石院坝组成。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山门风格独特、雕琢的图案惟妙惟肖,颇具观赏价值。同时,从清嘉庆到民国再到新……
39、
建春门及城墙
资中城墙,位于中国四川省资中县。资中城墙现存长度约2公里及五座城门。2002年,建春门及城墙被列入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西魏恭帝二年(555),筑城墙,周长三里,为土墙。其后唐宋多有增建。元代,土城坍毁。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复修城墙,改为砖石结构。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年……
40、
内江西林寺
西林寺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沱江岸边的西林山上,始建于南宋咸淳五年(1269),明末焚毁,清嘉庆三年(1798)重建,民国二十七年(1938)改住比丘尼众30余人,寺庙主体建筑由观音殿、文昌殿和大雄殿三重殿组成,均系翼飞式顶,屋脊刻彩色人物、兽、龙图像,付属建筑现有禅房、祖堂、观堂、精舍楼等,寺内有明代石……
走遍内江市
四川省旅游景点
资中县旅游景点
威远县旅游景点
市中区旅游景点
东兴区旅游景点
隆昌市旅游景点
内江市文物古迹
内江市4A级景区
内江市十大景点
全部内江市旅游景点
内江市特产
内江市美食
内江市地名网
内江市名人
内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内江市A级景区名录
内江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内江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