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省
>
内江市旅游
内江市文物古迹介绍
1、
内江隆昌石牌坊群
AAAA
隆昌石牌坊位于四川省隆昌县金鹅镇南、北二关,现存清代时期的石刻牌坊群堪称中国石牌坊之冠。现存石牌坊共17座,石碑4座,其中13座呈念珠状坐北向南一字排列在纵贯县城的巴蜀古驿道南北两端总长600米路段中央。另有4座分别在县境响石、石燕、渔箭三镇。计有德政坊5座、节孝坊4座、功德坊2座,贞节坊、孝子坊、……
2、
资中宁国寺
AAA
资中宁国寺始建于东汉建安5年(公元200年),称为“巴蜀第一禅林”,是木棉袈裟的最后归藏地,历史上新罗国(现韩国)三太子曾在此修行14年。宁国寺集悠久的历史和佛教文化于一体,在川内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力,但在上世纪50年代遭到破坏。为进一步弘扬其悠久的历史和佛教文化,将丰富的历史和佛教文化资源转化为……
3、
资中德纯寺
德纯寺又名宁国寺,位于资中城北十里的栖神山下,始建于汉献帝建安五年(200)。武则天当政时期,禅宗高僧智诜法师住持于此,著有《虚融观》、《缘起》、《般若心经疏》等多本佛教著作,“首尾三十余年,化道众生”,成为既不是禅宗南派,也不是禅宗北派的剑南禅派的开山之祖。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武则天派天官……
4、
盐神庙
在人类盐业发展史上,盐业生产经营者纷纷就地营造各种庙宇或会馆,以炫耀郡邑,显示财富。世界因盐业而建的庙宇和会馆一万余处,但其名均以地名、历史人物或主建者姓名命名。中国最有代表性的盐业会馆首推原自贡西秦会馆,它主要由当时陕西商贾集资所建。内供关羽神位,故称陕西庙或关帝庙。迄今为止,世界各地的庙宇之林,……
5、
资中永庆寺
永庆寺位于四川省资中县城东北隅重龙山上。地处成渝高速公路中段,距成都142公里,辟为宗教活动及游览场所。永庆寺始建于唐,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续建,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重修,乾隆、嘉庆时多次培修。寺前有石牌坊,上为“重龙古迹”,两旁有联曰:“双鹤横江,缅仙吏遗踪,百尺楼头寻鹤架;重龙绕郭……
6、
内江王家祠堂
四川内江王家祠堂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建筑面积990平方米,由山门、正厅、戏台、左右厅、东西厢房、青石院坝组成。四川内江王家祠堂山门为六柱五间四滴水式门罩建筑,上 书“王氏祠”;正厅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顶、抬梁式结构,厅前为五级阶梯式踏道;正厅屋顶脊饰为两条直径约0.3……
7、
资中甘露寺
甘露寺位于资中县城西22公里的甘露古镇东郊的广济山中。据《资中县续修资州志》记载,该寺为唐代僧人真德募款修建。现存建筑保持了明代风貌,寺山门石坊上至今保留着明代刑部郎中邑人孙宏轼题名的“资中第一禅林”横额。1973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列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甘露寺依山而建,坐北朝……
8、
内江般若寺
般若寺位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三溪乡松柏寨,寺始建于唐朝,被誉为“川中胜景”,因曾珍藏全国仅三部《般若经》之一而得名。历史上的般若寺,规模宏大,庄严清净,寺庙原有七殿四廊,僧人多达百余人,后因战乱、历史原因,寺庙损毁严重。松柏寨·般若寺被誉为川东圣景之一。系清朝咸丰年间甲辰科举人张德元、郭肇林、李世猷……
9、
新正街民居
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资中,历为州、郡、专署所在地,其县城中心偏西的新正街,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现俗称“清代一条街”。全街格调一致,整齐美观,古风浓郁,省内罕见。曾受到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专家考察团的好评。1985年,当时的四川省建委就将其列为了全省重点保护的古街区。2007年,经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省……
10、
罗泉钟氏宗祠
资中县罗泉镇下河村有一座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建造的“钟氏宗祠”。钟氏宗祠四周环境优美,其建筑形制严格遵循中国传统“枕山、环水、面屏”的选址理念,坐西向东,由门厅、正厅、戏台、左右厢房围合而成四合院布局,占地1543.75平方米,建筑面积870平方米。至今还完整保存有精美的飞檐、脊饰、石刻、木……
11、
威远煤矿小火车·黄泥段窄轨铁路
威远煤矿小火车·黄泥段窄轨铁路,被誉为“蒸汽时代的工业景观”、“深山里的活化石”。四川省威远县黄荆沟镇出产优质煤炭。1910年,英国人带着煤矿开采技术来到黄荆沟,拉开深山小镇煤矿开采的序幕。1958年,原威远煤矿历时两年,建成全长7.2公里的窄轨铁路。1961年,该矿先后从石家庄动力机械购进10余台……
12、
红村石油会战旧址
民国初年,威远新场一带的“地火”现象引起地质专家的极大兴趣,开始在曹家坝、新场、卡房店一带勘探。1940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派队到曹家坝火井坡钻探,这是首次使用现代技术在威远县境内为找“地火”开钻的第一口井(威1井)。在二叠系阳新统地层中发现微量天然气和卤水。建国后,国家加快了找油找气的步伐。19……
13、
内江钟楼
内江钟鼓楼位于城区中心,它的建筑规模极小,但历史内涵极为丰富,被称为内江“袖珍博物馆”,现已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史料记载,明洪武初年,在内江县署(现市中区政府)大门前,“筑台卷洞,上构谯楼”(古代城门上用以高望的楼)。天顺六年至万历年的150年间,谯楼先后二毁二修。崇祯年间(公元1634年……
14、
威远老君山
老君山位于镇西镇境内,由大、小老君山、寨子岩、河口水库等组成,距县城22公里,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沉淀和奇丽险峻的自然风光而闻名。大老君山自隋威远建县以来就是威远与荣县的界山,为西周时周武王封周荣公之地,又名荣德山。相传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唐末五代道士陈抟(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曾在……
15、
内江圣水寺
内江圣水寺简介座落于四川内江市城郊的圣水寺系四川省的八大丛林之一,号称“中川第一禅林”,因其历史久远,古迹遍刹,高僧大德辈出,在四川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如今是内江市佛教协会驻地。圣水寺初建于唐代咸通年间,即公元860―870年,宋代始名兴慈禅院,后因寺后山有泉水流出,终年不涸,水质清纯,甘甜爽口,……
16、
云霞古刹石牌坊
云霞古刹石牌坊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建造,2007年6月15日被评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牌坊保存完整,造型端庄,斗拱繁复,图文并茂,雕凿精妙。云霞古刹牌坊坐南面北,红砂石质。整座牌坊由50余块石料砌筑,三门四柱五楼,通高10米,面阔8米,坊座四柱基座前后分别置两只石狮、两头石象,中门坊额前后分……
17、
佛尔岩摩崖造像
佛尔岩大佛位于威远东联镇境内弥陀寺内,为晚唐摩崖造像,是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佛像高11.82米,连基座通高13.42米,倚北面南站立于莲台之上,身披袈裟,袒胸裸肘,右手长垂,左手托莲花于前胸,面容方正丰硕,两耳垂肩,慈眉善目,庄严古朴。据说佛尔岩大佛、荣县大佛、乐山大佛在同一海拔高度上,这究竟是一……
18、
资中武庙
资中武庙又称关公祀祠。属资中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资中县城北门外重龙山南麓,距文庙仅100米。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清同治四年(1873)扩建。原名关公庙,后又曾名关帝庙。占地215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结构布局仿文庙。玻璃盖顶,彩瓦红墙,气势雄伟。现存七星门、东西两厢朝……
19、
资中南华宫
南华宫是广东客家先民修建的会馆。客家先民因为躲避战乱,在唐代末至宋代末期间,从中原地带迁移到江西、福建,继尔发展到广东定居下来,经过几百年的时间,清康熙乾隆年间,客家人为了生活相继来到了广阔的西蜀大地四川安居,他们带来了古代汉人的饮食生活文化及风俗习惯,为了凝聚同乡力量,增强同乡族人的关系,于清雍正……
20、
张涤痴烈士墓
张涤痴烈士墓,位于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新店镇永红村。张涤痴(1885--1930),又名张渺,威远县永民乡人。毕业于四川陆军测绘学校,参加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6年经恽代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受党组织安排回到威远,在县内以周绍基、傅品三两家为联络点开展革命活动,先后建立起农协会、青年……
走遍内江市
四川省旅游景点
资中县旅游景点
威远县旅游景点
市中区旅游景点
东兴区旅游景点
隆昌市旅游景点
内江市文物古迹
内江市4A级景区
内江市十大景点
全部内江市旅游景点
内江市特产
内江市美食
内江市地名网
内江市名人
内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内江市A级景区名录
内江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内江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