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省
>
泸州市旅游
泸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101、
砖嘴屋基双龙桥
砖嘴屋基双龙桥,建于清代,为3墩4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长11.68米,桥面宽1米。由东南向西北第一、三个桥墩东北端顶部各有圆雕龙头1个。龙头呲嘴露牙、舌,憨态可鞠。原桥板与龙雕位于同一平面,1968年为便于行人通过,将桥板升高到现有高度。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
102、
白鹤桥
白鹤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西北—东南走向。现存桥长5.8米,宽1.2米,桥板厚0.39米。现可见西北向东南第一个桥墩,其上圆雕龙头1个,龙头长1.51米,斜口呲嘴,凸鼻,凸目,浮于水中,显得古朴苍劲。白鹤桥结构稳固,雕刻细腻生动。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
103、
红沙街道及民居群
红沙街道及民居群位于古蔺县,年代为明至清。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函〔2010〕259号)。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建筑群外缘为基线,东至许学松住宅,西至刘国强住宅,南、北面各外延6米,东西长700米,南北宽20米。保护、建控面积约14000平方米。……
104、
叙永东汉岩墓群
叙永东汉岩墓群位于县城北20公里兴隆乡凤凰村烟灯坝。群墓分布于青山岩尾部岩麓石壁上,墓群共25座。墓群墓口向东北横向排列,全为单穴,墓室规格异同,其最大者高2.1米,宽2.26米,深切2.9米。最小者高0.85米宽1.12米。墓室均为弧形,凿纹如鳞,部分墓口镌刻有椎髻人头、兽面、鱼、马等浮雕。……
105、
梨园桥
梨园桥,建于清代,为5墩6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长11.95米,宽1.14米,桥板厚0.32米。桥中部的两个桥墩各有圆雕龙1条。桥墩东北端顶部为龙头,西南端顶部为龙尾。龙头长吻弧口,呲嘴露牙。龙尾为浅浮雕,呈平面盘状。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06、
仙济桥
仙济桥,建于清代,为4墩5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据江安桥碑《重修江安桥记》记载,仙济桥重修于清同治六年(1867)。桥长9.32米,宽1.4米,桥板厚0.31米。桥中部的4个桥墩上各有圆雕龙1条,雕刻手法简约而不失生动。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07、
子母桥
子母桥,建于清代,为3墩4孔石质平板梁桥,呈西北—东南走向。桥长10.5米,宽1.64米,高2.33米,桥板厚0.4米。桥基为石质溪床。从西北向东南第二、三个桥墩各有圆雕龙1条,龙吻突出,此桥无桥台,两端桥板分别搭于溪岸石滩上。2006年3月,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08、
保寿桥
保寿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西北—东南走向。桥长5.67米,宽0.78米,高1.92米,桥板厚0.22米。桥面每孔用整石板铺成。两个桥墩各有圆雕龙1条。龙头长0.5至0.57米,宽0.3米。龙雕精美,线条流畅。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09、
大佛寺石窟造像
大佛寺石窟造像位于叙永县,年代为明。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函〔2010〕259号)。保护范围:以造像边缘为基线,向四周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太关村场口,南至大佛寺围墙外30米外,西至大佛寺后墙外25米,北至大佛寺围墙外30米。……
110、
桂花坝桥
桂花坝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长7.1米,宽0.96米,高1.63米,桥板厚0.28米。两个桥墩西北端顶部各有圆雕龙头1个。龙头吻部上翘,呲嘴露牙,形象生动。该桥是泸县龙桥的典型代表之一, 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11、
护国军棉花坡战场遗迹
护国军棉花坡战场遗迹(纳溪区)1.护国军棉花坡战役指挥部旧址(陶家大院)保护范围:西至大门石阶外30米,东、南、北至建筑围墙外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2.护国军战壕遗址保护范围:遗址占地范围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
112、
狮洞子桥
狮洞子桥,建于清代,为3墩4孔石质平板梁桥,呈西南—东北走向。桥长6.6米,宽1.3米,高1.6米,桥面板厚0.3米。桥中部的桥墩有圆雕龙1条。龙头长0.6米,宽0.25米。龙尾长0.28米,宽0.25米。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13、
茶马古道-大石川黔驿道
大石川黔驿道(叙永县)保护范围:向东外延10米至红军庙正侧,向南外延15米至竹林,向西外延20米至松柏村屋基,向北外延15米至竹林。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100米至城门洞,向南外延50米至竹林边田坎,向西外延50米至松柏村屋基北侧水泥公路,向北外延50米。……
114、
桥墩河桥
桥墩河桥,建于清代,为5墩6孔石质平板梁桥,呈南—北走向。桥长13.58米,宽1.43米,高1.58米。从南向北第一、二、三个桥墩上各有圆雕龙1条,其中第二、三个桥墩上的龙头、龙尾高于桥面。龙雕造型生动、细腻。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15、
水口寺桥
水口寺桥,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为4墩5孔石质平板梁桥,呈南—北走向。桥长14.42米,宽1米。桥面共有12块石板,每孔由两块石板并列拼铺而成。从北侧起第二个桥墩有圆雕龙头1个,龙头上昂,龙身呈“S”形。2005年10月,泸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16、
纳溪云峰寺
纳溪区云峰寺古建筑。在泸州市纳溪区石棚乡方山(又名云峰山)上。有新、老云峰寺。是蜀南佛教盛地。云峰寺,是新、老云峰寺的统称。老云峰寺,位于方山顶上的太极门右侧下的平原上,背靠狮峰,即雪霁峰突出的山咀。据《泸县志》记载:老云峰系唐天宝元年始建,初名回峰寺。天宝六年敕建云峰禅院,有唐玄宗敕封碑于魏武帝庙……
117、
母猪桥
母猪桥,建于清代,为5墩6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跨于母猪溪上。桥长14.89米,宽1米。每孔桥面由1块整石铺成。桥中部的两个桥墩西南端顶部各有圆雕龙头1个。龙头弧吻凸目,口微启,雕刻手法简洁。2006年3月,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18、
团山堡山万寿桥
团山堡山万寿桥,建造于明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长6.82米,宽0.97米,高0.82米,桥板厚0.28米。两桥墩上各有1条圆雕龙,龙头上昂,龙尾平直。其雕刻手法细腻、造型生动。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19、
泸县旧桥
旧桥,建于明代,为3墩4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全长10.65米,桥面宽1.24米。除桥中间的一个桥墩外,另外两个桥墩上分别雕刻有龙各1条,龙头面向上游,凸目、凸鼻、张口露牙,特色鲜明。该桥于2007年6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20、
五子凼桥
五子凼桥,建于清代,为3墩4孔石质平板梁桥,呈南—北走向。桥长8.85米,桥面宽1.13米。从北向南第一、三个桥墩东端顶部各有圆雕龙头1个,呲嘴露牙,形态像鳄鱼,该桥是泸县众多龙桥的典型代表之一。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遍泸州市
四川省旅游景点
泸县旅游景点
叙永县旅游景点
古蔺县旅游景点
合江县旅游景点
纳溪区旅游景点
江阳区旅游景点
龙马潭区旅游景点
泸州市文物古迹
泸州市红色旅游
泸州市名人故居
泸州市博物馆
泸州市4A级景区
泸州市十大景点
全部泸州市旅游景点
泸州市特产
泸州市美食
泸州市地名网
泸州市名人
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泸州市A级景区名录
泸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泸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泸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泸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泸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泸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