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省
>
济源市旅游
济源市文物古迹介绍
21、
麻姑庙
麻姑庙位于承留镇东玉阳山南麓的山谷之中,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周围怪石嶙峋,花木掩映,溪流潺潺,泉水叮咚。据明代《麻姑宝卷》载,麻姑原名侯真定,四川金华县人,盛唐道姑。15岁入王屋山,拜玉真公主为师学道。尊师命终日担水浇麻,因名麻姑。后得道仙逝于泉上。庙为纪念麻姑而建,始创年代失考。该庙座北向南,依山……
22、
引沁渠工程
引沁渠修建于1965年,1969年建成。渠首位于晋豫交界济源市的沁河峡谷紫柏滩,渠尾止于孟州槐树口,全长120公里。引沁总干渠蜿蜒绕行于太行、王屋山麓和北邙岭脊,飞崖走壁,穿山越涧,共劈山凿洞320处,跨越沟河215条,过险坡陡崖90处,凿洞56处,建大型渡槽8座,修涵洞84座,筑土坝19座,建各类……
23、
塘石关帝庙
塘石关帝庙位于济源市西北10公里的克井镇塘石村,始建年代失考,据清《济源县志》载,其为后晋高祖石敬塘家庙。太庙重修于明洪武年间,坐北朝南,原有山门、关帝殿、配殿等数座建筑,现存山门(复建)、关帝殿(明)、东西掖殿四座建筑。山门为三间四柱牌楼式木构建筑,两侧各有掖门一座。关帝殿,面阔三间(9.8米),……
24、
聂政冢
聂政冢,在河南省济源市区南8公里许,泗涧村西北。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战国四大刺客之一。魏国轵人,义勇刚强,英烈正直,为报严仲子知遇之恩,单人杖剑至韩都(今禹县),刺杀韩相侠累,后自刮面决眼,剖腹而亡。乡人为纪念他,在此设冢,俗呼刺客墓。《史记》、《战国策》皆有传。郭沫若曾以此事创作《棠棣……
25、
卢仝故里碑
卢仝故里碑位于济源市思礼镇思礼村卢仝文化广场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年(1912年)立。碑高1.83米,宽0.71米,碑楼形式,石碑原放于卢氏祠堂内后人移建于此砌为水泥楼。碑楼首部泥塑对联“渊芳馥风”,“贤才公诗与日月同辉,德泽润野使荟草争妍”。碑身文字 “卢仝故里”楷体,为清末广东道监察御史刘迈园1911年……
26、
北姚革命纪念堂
北姚革命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思礼镇北姚村中部。此处原为姚氏祠堂,1995年拆除危房建成北姚革命纪念馆,为钢筋水泥材料仿古建筑。坐北朝南,馆内设置展柜,墙上挂专栏,展出革命志士遗物,介绍革命事迹。展柜陈列革命先驱姚天统的照片、纪念章,及《焦作日报》,《党史博览》等刊登英雄事迹的报刊。墙体展板喷绘或书……
27、
济源二仙庙
二仙庙,位于济源市东北13公里的梨林镇大许村,2000年9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二仙庙,又名紫虚元君庙,据明《重修仙天圣母静应宫碑铭》载,二仙其人叫魏华存,西晋任城司徒文康公舒、剧阳侯魏阳元之次女,南阳太保掾刘友彦夫人。幼而好道,为百姓仰慕,称紫虚元君。二仙庙创建于唐,明清均对其进行过增修和修……
28、
绮里季墓
绮里季墓,在市区东南9公里的绮里村南。地处平原,周围为农田环抱。 《中国名人大辞典》载:“绮里季,汉居绮里,季其字也,或云姓朱,名晖,避秦居商山中,为四皓之一。”绮里村民世代相传,秦焚书坑儒时,绮里季隐居于此,官府来此缉拿时,绮里季伪死,假封该墓。历经沧桑变迁,现墓仅约平方米的圆土冢,墓北竖着清光绪……
29、
裴休冢
裴休冢,在市区东北七公里的裴村内,北倚孔山,南临焦枝铁路。 该冢原有陵园,园内有四冢,在中轴线上南北排列三冢,另一冢在主冢西。现仅存主冢——裴休冢。冢呈圆台状,残高5米,周长67米,面积约380平方米,未发掘。 《新唐书》载:“裴休,字公美,孟州济源人……秉政凡五岁”。《旧唐书》载:“(裴休)卒年七……
30、
奉仙观
奉仙观,金至清时期古建筑,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区北海办事处三庄村,创建于唐代垂拱元年(公元685年),距今已有1300余年,因殿中有一荆木梁,故俗称荆梁观。奉仙观原有建筑很多,占地60余亩,由于种种原因,现仅存山门、玉皇殿、三清大殿、碑亭、东西4座配殿,形成二进院落,南北方向。院虽不大,但布局合理,结构……
31、
薛子忠就义纪念地
位于济源市克井镇北社村西,1994年8月动工,1995年3月25日建成,呈长方形,坐北朝南,中后部为烈士碑亭,六角形,钢筋水泥结构,碑高2.36米,宽0.72米,正面楷书“薛子中烈士之墓”,背面刻“薛子中烈士传略”。碑亭后有烈士的水泥棺材,院内东部有一座简介碑,1995年立,西部有1973年立烈士墓……
32、
盘古寺
盘古寺位于济源市东北克井镇大社村北的太行山南麓,距市区15公里。该寺创建于南北朝(公元479年),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自创建以来,唐、明二代最盛,由于年久失修,破烂不堪,1989年在文管所张之虎的主持下,集资20余万元,全面进行了整修,基本上恢复了原貌。盘谷寺依山而建,由南向北拾……
33、
栗树沟遗址
栗树沟遗址,在市区西南20公里的栗树村东北,东靠白道河,西临王沟,南接大寨坑,北邻腰地。地处丘陵地带,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高度减落,四周平整,最深文化层约3——5米,内涵丰富,南部断层发现动物骨堆,陶窑烧土。高处有宅基平面烧土。采集的文物有白衣彩陶片……
34、
邓氏祖祠
位于济源市玉泉街道办事中马头村北,坐北朝南。现为四合院建筑,有山门及东西耳房、东西厢房、大殿及左右掖殿。山门位于祠堂最南端,为清代单檐悬山式建筑。大门上方悬挂“邓氏祖祠横匾”。正殿为祠堂主体建筑,清代单檐悬山前廊式建筑,前檐下悬1989年立“钦赐翰林院”匾,原匾已失。院内生一株百日红树,已有200多……
35、
李愿墓
李愿墓位于市区东北13公里的大社村西北隅。该墓座北向南,封土呈椭圆形,长30米,宽21米,高3米,约600余平方米。墓前竖一石碑,碑正中刻“唐贤李愿之墓”,是清乾隆年间济源县令黄国铨所立。 李愿,济源人,好读书,善诗文,嗜山水,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的同乡好友。唐贞元十七年,韩愈送李愿归隐济源太行……
36、
新城沟城堡遗址
新城沟城堡遗址位于济源市王屋镇新城沟村东1.5公里的山上,当地村民称此山为“城门”。城位于山顶北侧,近似方形,四周土封城墙高约5米,城墙内侧有毛石砌护。东、西有城门缺口,有大块毛石砌筑,东门高4米,西门高8米,宽6米,厚7.8米,门开于东墙和西墙中间偏北处,城内依山势呈东高西低。依墙各有一片地势比中……
37、
济源盘谷寺
盘谷寺位于济源城区北12公里的大行山南麓盘谷口。寺以谷名。创建于北魏太和三年(公元479年)。唐贞元年(公元801年),李愿归隐盘谷,因韩愈作序送之而负盛名。明洪武年间,古峰和尚主持寺院时重修,称“十方大盘谷寺”,香火极盛,闻名遐迩。法属寺院30余座,遍及豫、晋、皖三省。清雍正后历有修葺。清乾隆作……
38、
西关汤帝庙
汤帝庙、亦称汤王庙,位于济源市区宣化街中段,汤帝路最北端,坐北朝南。汤帝庙创建年代失考,据清《重修紫虚元君殿序》载,乾隆、光绪年间先后重修。现存建筑有山门、汤帝殿、关帝殿、元君殿、东西配殿等。主体建筑汤帝殿为明代单檐悬山式建筑,其梁架、斗拱、柱枋、装修等构件集中反映了明代建筑的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历……
39、
赵家祠堂
赵家祠堂位于济源市梨林镇梨林村。清代,坐北朝南,现存山门、正殿、东厢房、街屋四座建筑。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五檩中柱悬山造。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椽,六檩前廊式悬山造;前檐枋,檩间用隔架斗拱,大斗八棱底莲花,腰中间凹槽;耳手指并拢,十字拱雕刻花纹,非常精美;均为青砖下碱,土坯墙身。东厢房,面阔……
40、
东阳店遗址
位于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院科村南,东阳店东边坡上。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处为坡地的农耕地和树林。调查发现有罐、杯等陶器残片,以及绳纹红陶片、薄胎灰陶片、骨头等。纹饰有方格纹、绳纹、蓝纹等,陶质以灰陶居多,其次是红褐陶。坡南断壁上有一袋形灰坑,距坡上地表1.5米,灰坑口直径1.5米,深约1.3米,灰土……
走遍济源市
河南省旅游景点
济源市文物古迹
济源市红色旅游
济源市4A级景区
济源市十大景点
全部济源市旅游景点
济源市特产
济源市美食
济源市地名网
济源市名人
济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济源市A级景区名录
济源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济源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济源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上清湖景区
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第三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