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省
>
南阳市旅游
南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101、
南召王庄遗址
王庄遗址位于南河店镇大范庄村王庄自然村西岭之上。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660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1.5-3.5米,表面散存大量的红烧土和灰土,内含比较丰富,红陶约占80%。出土器物有红色、灰色夹砂陶鼎、夹砂陶罐、红陶大型夹砂器、敛口钵、盆、束颈瓶……
102、
大张庄遗址
大张庄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大张庄村与翟庄村之间,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南北长180米,东西宽120米。地表可见少量石料、陶片及残存灰坑等。1980年,南阳市文物工作者对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一件石磨棒与一件罕见的石镰,陶器中发现一件双耳壶,此外有鼎、钵、盆、罐、杯等器物,均为……
103、
郭庄遗址
郭庄遗址位于邓州市东北方16公里处的白牛乡郭庄村,严陵河南岸。遗址呈缓坡状,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1979年发现,1985年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郭庄遗址因1979年严陵河发洪水而被发现,采集到的器物有石器:石斧、石锛、石凿等,陶器有杯、碗、鼎、罐、纺轮等,以红陶、灰陶为主,纹饰有……
104、
小余坪遗址
小余坪遗址位于板山坪镇小余坪自然村,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小余坪遗址北靠松河,南依小山丘,面积约100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5—2米。地面暴露遗物主要是陶器,其中红陶约占70%,彩陶约占10%,灰陶约占20%。出土器物有:带指窝纹乳状鼎足、带指甲纹或指窝纹……
105、
寨茨岗遗址
【寨茨岗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南阳市唐河县城郊乡肖岗村东。340米,东西宽250米,文化层厚1~5米。1958年,河南省文物工作者在此进行过试掘,发现大批遗迹南北长遗物。其中房基2座,窖穴3座,墓葬18座,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有斧、铲、凿、刀、锥、砺石,陶制生产工具有纺轮。生……
106、
潘寨新石器时代遗址
潘寨遗址位于留山镇潘寨自然村北侧。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南接潘寨村,西依留山河,南北长130米,东西宽200米,总面积26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3.5米,表面采集遗物多为夹砂灰陶片,约占90%,红陶约占10%,纹饰多为篮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等。夹砂器以手……
107、
亮马台新石器时代遗址
亮马台遗址位于留山镇下关庄村亮马台自然村西侧高地上。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座落在留山河东岸的河旁高地上。南北长160米,东西长105米,总面积约20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左右,内含丰富,红、灰陶片约各占50%,还有少量彩陶。出土器物有白衣黑彩陶片、……
108、
青北詹喜贵宅院
青北詹喜贵宅院位于卧龙区青华镇青北村,年代为清,为第三批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宅院现存建筑两座,为正房和东厢房。正房面阔三间11.9米、进深8.15米;东厢房三间及门楼一间,面阔13.8米,进深4.88米。均为单檐硬山式结构。该宅院为典型的坐北朝南的合院布局,东侧临主道路,通过东厢房南端大门出入。这种……
109、
石堂山邓窑遗址
时代:唐至元位于闻名遐迩的道教圣地石堂山脚下。邓窑又名大石窑,大窑店,为宋代北方汝窑系瓷窑。以大窑店村为中心,北起土槽沟,南经店房、水沟、白杨至上庄村,在这个狭长地段上,散存着成堆的窑具、瓷片、残窑壁和烧土块等,面积达1平方千米。遗址宋代为邓州所辖,故名邓窑。邓窑遗址为北宋著名瓷窑之一,是北宋时期中……
110、
谭岗遗址
【谭岗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南阳市社旗县城郊乡谭营村南300米处。仰韶中晚期文化遗存。沙河从其南部流过。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00米。遗址内涵丰富,地表可见红烧土及多种陶器、石块。石器有斧、凿、镞。陶器以泥质和砂质红陶为主,其次是灰陶、黑陶,多手制。器形有圆锥形及鸭嘴形足鼎……
111、
卧龙墓园
卧龙墓园位于市区西南、卧龙岗南侧。卧龙岗系八百里伏牛之余脉,其南北二岭在武侯祠西南3公里处交会,卧龙墓园即建在此地。这里地势开阔,水土深厚,环境幽静,因而被人称为“二龙戏珠”之宝地。同时,又因此地东枕十二里河,南面白河,而成为远近弥足珍贵的“风水宝地”。南阳卧龙岗历来为杰地灵,这里曾是诸葛亮躬耕之地……
112、
内乡法云寺塔
“法云寺塔”又名圣垛寺塔,位于马山口镇正西偏北的圣垛山南麓。该塔重修于明,为七层八角棱锥状,全部是青砖砌筑而成,周基长18.4米,高23米,底直径5.8米,塔身内收,层次分明,造型简洁,雄伟壮观,是一座庄严古朴的楼阁式密檐砖塔,现保存基本完好。相传,法云寺始建于西晋秦始元年(公元256年),寺院规模……
113、
吴垭民居村
吴垭民居村位于内乡县城西6公里的乍曲乡王井村境内,始建于清代乾隆八年(1743年),距今已有260余年历史,以后历代均有扩建,现存石头房200余间。走进村庄,石板路、石板桥、石台阶、石楼门、石院墙、石窑、石井、石桌、石凳随处可见。所有的住房清一色的石墙青瓦,依势而建,错落有致,从基石到屋顶,找不到一……
114、
南阳十里庙遗址
十里庙遗址位于七里园乡大屯村东北。商周。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1959年发掘。共清理商代房基一座,灰坑10个,墓葬7座。清理周代灰坑2个,水井一口。还清理汉墓2座,宋墓3座。出土陶器有罐、大口尊、豆和陶范残片。铜器有双翼形镞、觚、弓形器。石器有斧凿刀锛铲等。骨器有针、簪、镞等。20世……
115、
竹筲坡遗址
竹筲坡遗址位于邓州市东北13公里处的白牛乡竹筲坡村西南方,严陵河南岸。遗址呈缓坡状,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4米。1957年发现并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竹筲坡遗址采集的器物标本有:磨光的石斧、石钵、石铲、石刀等,陶器有纺轮、灰陶鼎、罐、碗、盆等,以灰陶为主,红陶、黑陶较少。纹饰有方格纹、……
116、
观岭遗址
观岭遗址位于崔庄乡鱼池村南观岭寨之上。遗址为台状高地,呈长方形,东西宽220米,南北长630米,总面积约120000㎡。化层厚约8米,其中红陶约占40%,灰陶约占40%,彩陶约占20%。大体可分为4层,内含相当丰富,且各层的文化内含各异,说明原始人类在此居住甚久,大约从仰韶文化早期一直延续到龙山文化……
117、
西峡恐龙蛋化石群
西峡恐龙蛋化石群是位于河南省西峡县的西坪一赤眉和桑坪盆地晚垩世地层中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恐龙蛋产出层位主要集中于走马岗组、赵营组和桑坪组。其中以赵营组所含的恐龙蛋化石数量最多。 目前已知的蛋化石类型有:巨型蛋属、长型蛋属、圆型蛋属等。大多数蛋化石保存良好,有些蛋化石甚至蛋皮完好无损。同时,还有大量顶……
118、
信阳师范学校旧址
师岗镇“信阳师范学校旧址”(礼堂暨教室)为1938年抗战西迁时所建。其中礼堂为两层木质楼房5间,教室为两层木质楼房14间,该建筑群距今已有七十余年历史,但其建筑均融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它又是日军侵华的历史见证。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具……
119、
冢上寺遗址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阳市镇平县卢医庙镇南1.5公里寺南村北400米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文化遗存。遗址西邻严陵河,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50米,面积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剖面可见到房基、灰坑遗迹。地表暴露大量石器和陶器残片。石器有斧、铲、凿等;陶器以红褐陶为主,器形有釜形鼎、敛口……
120、
老坟岗遗址
老坟岗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南阳市西峡县五里桥乡庞家营村北山坡下。【老坟岗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文化层厚1~3米。内含大量石料、陶片、骨器及烧土等。生产用具主要有石斧、石铲、石凿、石网坠、骨锥、骨针,-用具主要有陶鼎、陶壶、陶瓮、陶杯、陶豆、尖底瓶等。出土的陶……
走遍南阳市
河南省旅游景点
卧龙区旅游景点
宛城区旅游景点
邓州市旅游景点
南召县旅游景点
西峡县旅游景点
唐河县旅游景点
方城县旅游景点
淅川县旅游景点
内乡县旅游景点
镇平县旅游景点
桐柏县旅游景点
社旗县旅游景点
新野县旅游景点
南阳市文物古迹
南阳市红色旅游
南阳市名人故居
南阳市博物馆
南阳市4A级景区
南阳市十大景点
全部南阳市旅游景点
南阳市特产
南阳市美食
南阳市地名网
南阳市名人
南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阳市A级景区名录
南阳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南阳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南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南阳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南阳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清湖景区
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第三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