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旅游
三门峡市文物古迹介绍
41、
戾太子冢
戾太子冢又名“汉台风雨”,遗址在今豫灵镇底董村,是古灵宝八景之一。太子为西汉武帝刘彻之子刘据及两个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水衡都尉江充与太子有隙,江充诬陷太子埋木人诅咒皇上,太子依少傅石德之计,调武士处死江充。江充余党苏文诬陷太子造反,武帝命丞相捉拿太子,兵败后太子率二子逃往湖县藏于泉鸠里(即底董村)……
42、
灵宝东坡遗址
东坡遗址,北靠大原,南为弘农涧河,西部有后河流往东南注入弘农涧河,遗址分布在两河交汇处的三角台地。遗址东为果园村,朱阳通往吴家原水泥路从遗址东部经过,南至东坡村中,西为该村十亩地砖厂,北至后河村南。遗址北高南低,成台阶状,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200米,总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在遗址中的断崖上和……
43、
北阳平遗址
北阳平遗址位于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北阳平村西500米处,属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南北长近5公里,东西宽300~500米,有“十里长街”之称。发掘面积320平方米,发现灰坑27个,其中5000年前后的仰韶时期的灰坑24个,西周灰坑3个,发掘古墓葬5座,其中仰韶时期的墓葬两座,战国墓葬3座,发掘仰韶时期的……
44、
马跑泉革命纪念地
马跑泉革命纪念地: 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渑池县东北仁村乡,距县城约35公里,四周群山相连,地势险要。1948年,马跑泉是豫西五地委、渑池县委和豫西五专署渑池县政府驻地,2月21日,国民党胡宗南整编第一师七十八旅,联合地方土顽和庙道会等反动武装偷袭马跑泉,制造了马跑泉事件,渑池县党政军干部和战士牺……
45、
崤函古道石壕段
位于三门峡市陕县境内的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作为丝绸之路中国段22处遗产点之一,也是该市首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崤函古道是古时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进入古陕州崤山地区(今三门峡市)道路的总称。据史料记载,崤函古道夏商以前即开辟使用。位于三门峡市境内的夏后皋墓和周文王避风雨台,真实地说明崤函古道在夏商时期便是……
46、
石壕古道遗迹
石壕古道遗迹位于陕县硖石乡车壕村东南,观音堂镇石壕村境内,距三门峡约36公里。石坂坡上的车壕印痕全长约100余米,路面宽约6至8米,辙宽1.06米。车辙壕深0.25米,系车轮在石坡长期压辗而成。古道略呈西北、东南向。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批准通过“丝绸之……
47、
夏后皋墓
夏后皋墓位于陕县东南雁翎关关口北,三(门峡)洛(宁)公路东侧的高埠之上,距三门峡市约28公里。其墓呈圆丘形,高约1.5米,周长约30米。古树苍苍,草木茂盛,庄严肃穆。《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载,“蜡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即指此地。夏后皋是夏代帝王孔甲之子,公元前1785年登基,在位11年。相……
48、
岗台遗址
岗台文化遗址距县城不过3、4公里的距离,位于卢氏县横涧乡的营子村。岗台只是一个小地名,得名的原因据说与李自成有关,当年李自成在此屯兵,曾在一处高台上设岗哨,故有岗台之名,农民起义军所住的营地被分别叫作东西营子,岗台在东营子的地盘上。岗台遗址是仰韶到龙山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其内涵极为丰富,为研究新石器时……
49、
义马慈禧行宫
慈禧行宫位于二十里铺下石河村,据《渑池县志》载,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携部分大臣在重兵护卫下逃往西安。次年从西安返回北京,东出潼关,路经此地所修建。行宫为前院后宫,建筑宏伟,2000年遭遇火焚。后宫原有上房9间,东西各有厢房两间,皆出前檐。前后院中间有……
50、
前岭遗址
前岭遗址,位于灵宝市朱阳镇底垣村,西至寺峪河东岸,南至灵朱公路,北至底垣村南部。遗址南北约260米,东西约400米,总面积约10万余平方米。遗址中的断崖上灰坑密集,文化层深厚,包含物丰富,文化层厚达4米左右。拣到的陶片以红陶为主,灰陶次之;器表纹饰以绳纹、划纹为主,附加堆纹次之;有一定数量的彩陶,胎……
51、
双庙沟遗址
双庙沟遗址位于灵宝市川口乡赵吾村双庙沟自然村。遗址东为坡地至公众台,西至居民区寨子墙断崖,南至孙家沟北崖上,北至双庙沟南沟断崖,总面积为56068平方米,遗址东西1500米,南北400米,分布在霸底河东岸二层台地,遗址东高西低,呈台阶状。在遗址中断崖上,灰坑密集,文化层厚达3米左右。拣到的陶片有钵、……
52、
新安故城遗址
秦新安故城遗址位于二十里铺村下石河一带。据文献记载,该城存在于秦、汉,始建时间可上溯至战国。北魏新安县城东移,改为新安驿,是中原通往大西北的交通要道,历为中原地区政治、经济、军事重镇之一。遗址内文化层随处可见。1998年,经市文物勘探队实地钻探,找到了故城遗址城墙基夯土层,划定了城区范围。故城总面积……
53、
楚坑遗址
楚坑遗址位于二十里铺村西李杏湾村,俗称万人坑。公元前206年,项羽坑杀20万秦军降卒一事就发生在此处。《史记项羽本记》中“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万于新安城南”即其地。遗址略呈坑形,占地七八十亩,南临涧河,北依土岭,东西为平地,坑北沿有李杏湾村,右有白龙庙一座。据渑池县旧志记载:该庙始建于明武德年间,庙前……
54、
城烟遗址
城烟遗址位于灵宝市川口乡城烟村南。遗址南靠香观坡,东为后干河,西临八道河,北为干河与霸底河交汇处,遗址总面积20763平方米,共发现房址32座、墓葬23座、瓮棺81处、陶窑29座,灰坑(窖穴)590座,沟3条。在遗址中断崖上灰坑和文化层明显,文化层厚达4米左右,拣到的标本看:以红陶为主,灰陶次之,器……
55、
三圣遗址
三圣遗址北至南泉村居民区贺家坟北崖,东以丰收渠为界,西至居民区崖头,南至花尖,总面积60万平方米,遗址西低东高,北低南高呈坡状,分布在霸底河东岸二级台地,遗址中灰坑密集,文化层丰富,文化层厚达4米。从拣到陶片看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还有少量泥质红陶。纹饰以素面为主,篮纹次之,并有少量绳纹和彩……
56、
老虎头遗址
老虎头遗址北为黄河,南靠横岭原头,东至村中通往黄河滩水泥路,西为断崖,分布在老虎头四周,遗址区内地势平坦。遗址东西约350米,南北约200米,四周断崖上灰坑密集,文化层厚达3米左右。拣到的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陶次之,有少量的泥质红陶,纹饰以细绳纹为主,粗绳纹次之,有少量的素面,可以辨出器型的有泥……
57、
虎耳坡遗址
虎耳坡遗址位于灵宝市五亩乡宋曲村虎耳坡自然村。遗址东为居民,西为寺沟河,南临大寨,北为干沟,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50米,总面积75000平方米。遗址中断崖上灰坑密集,文化层厚达3米左右。从拣到的陶片看以红陶为主,灰陶次之。器表装饰有绳纹、划纹并有彩陶。能辨出器形的有钵、盆、罐、缸、小口尖底瓶、石……
58、
灵宝菩萨堂
菩萨堂原名菩萨殿,位于灵宝市故县镇进家村,为唐代竹林寺遗物。竹林寺创建年代不详,据有关资料记载,唐永昌元年更名菩萨殿,后经多次修葺,保留目前现状。现留有木雕佛龛一座,佛龛为木雕彩绘,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仿地面楼阁古壁式建筑,从上到下分三层,每层为五龛,上下由小变大,下层最大,每个古堡佛龛均为攒……
59、
秦人墓地
秦人墓地位于灵宝市阳平镇文西村东北部。1998年修建连霍高速公路时,经钻探发现。在文西村东北部。在1075米长,50米宽的路基钻探中,发现古墓葬965座;其中战国墓763座、汉墓127座、唐代墓7座、宋墓8座,经发掘,这批墓葬大小基本相同,排列有序,方向一致。2000年9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
60、
函谷碑林
函谷碑林修建于1988年秋,碑林南北长100米,东西宽40米,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有石碑62通。其中不但有从灵宝各地搜集来的古碑,如宋代的法制碑、唐代的地震碑、杨贵妃之兄杨仲嗣的墓志碑、明代吏部尚书许天官夫人的墓志碑等,而且也有近现代书法名家书写名人吟咏函谷关诗文的新碑,如:清代康有为给当时的灵……
走遍三门峡市
河南省旅游景点
灵宝市旅游景点
卢氏县旅游景点
渑池县旅游景点
陕州区旅游景点
湖滨区旅游景点
义马市旅游景点
三门峡市文物古迹
三门峡市红色旅游
三门峡市名人故居
三门峡市博物馆
三门峡市4A级景区
三门峡市十大景点
全部三门峡市旅游景点
三门峡市特产
三门峡市美食
三门峡市地名网
三门峡市名人
三门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门峡市A级景区名录
三门峡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三门峡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上清湖景区
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第三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