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省
>
焦作市旅游
焦作市文物古迹介绍
101、
司马氏祖茔
司马氏祖茔位于温县番田镇三陵村西,三座陵呈“品”字形排列。西南一家最大,高约10米,基围108米,三陵村村名由此而来。此为司马懿祖先陵墓,此三座陵墓的选址及布向很有讲究,俗称“凤凰单点翅”,风水极佳。司马懿之弟司马孚作河内典农中郎将时,曾率军在沁河沿岸筑堤保护,以防水淹。《晋书·惠帝纪》“永兴六年,……
102、
王薛民居
王薛民居位于温县杨垒镇王薛村内王陶金家。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为清代朝义大夫家宅。原建筑为并排四座院落,后大部被毁,仅此一处较为完整。民居坐北朝南,东西宽10.9米、南北长48.36米,总面积约527平方米。现存建筑为两进院落,为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式建筑。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
103、
温县蔡庄遗址
蔡庄遗址位于温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番田镇蔡庄西北,四周围平原,中心地势较高,遗址东原有一砖窑,由于取土,遗址部分被破坏。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0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深2米左右,已发现的陶片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器形有罐、鼎、盆、钵等。还有石器、蚌器等。另外,遗……
104、
沁阳朱载堉墓
朱载堉墓位于河南省沁阳县东北18公里张坡村九峰山下,占地86000多平方米,是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朱载堉之墓。朱载堉(公元1536年~1611年)是明宗室郑恭王朱厚烷之子,明代杰出的乐律家(有“律圣”之称)、算学家和历学家,字伯勤,青年时自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汉族,祖籍安徽省……
105、
东口遗址
东口遗址位于温县城西20公里处的番田镇东口村西台地上。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西临济水故道,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从断层上看,文化层深1.5米,有红陶、彩陶,其中白衣红陶较多。主要器形有缸、钵、小口尖底瓶、器盖等。1983年10月11日,温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文物保……
106、
水南关清真寺阿文碑
沁阳阿文碑位于沁阳市水南关清真寺内,为用于镶嵌清真寺“米哈拉卜”壁龛的镇寺之宝,镌刻于宋末元初。马自树在实地查看和了解情况后认为:沁阳阿文碑作为回族入主中原的重要历史见证,为研究西域回回的内迁、怀孟一带回族的形成,研究穆斯林的信仰,研究阿拉伯文在中国的传播、发展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物……
107、
汉献帝禅陵
东汉献帝刘协及曹皇后的陵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修武县方庄镇古汉村南。据记载,汉献帝薨于曹魏青龙二年(公元234年)三月庚寅,谥孝献皇帝,葬于禅陵。陵墓深五丈,前堂方一丈八尺,后堂方一丈五尺,角广六尺。陵墓高二丈,周围二百步。现存每边长20余米、周长100余米,封土夯筑,东北、东南各有一……
108、
沁阳尧圣庙
沁阳捏掌尧圣庙始建年代不详,重修于北宋。此后,历代屡有重修或修葺,至民国年间逐渐衰败。现存有尧泉池、山门、拜殿、牛马王殿以及尧圣殿等。尧圣庙是尧河的发源地,当地村民往往引尧河之水灌溉农田;同时,利用尧河水发展造纸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尧圣庙对研究古代尧河水利、农业经济以及手工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
109、
温县段村遗址
段村遗址位于温县城西21公里处的番田镇段村西地。这里地势高处周围地面1.5米,成为台地,当地人称“凤凰台”。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东西长15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约4.5万平方米,整个遗址地势平坦,中心部位稍高出四周。遗址南临济水故道,西部有一条深约1米的水沟南北经过。……
110、
何瑭墓祠
何瑭墓祠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詹店镇何营村,为河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二00八年十月二十九日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何瑭纪念馆位于焦作市武陟县城东20公里的詹店镇何营村,始建于清乾隆十八年,年久失修。90年代,何营村村民重修宗祠,置《五世祖瑭公格言》于大堂之上,警醒后辈,遵规前行。……
111、
焦作影寺
介绍: 影寺风景区位于焦作市北部山区的修武县双庙乡,距市区40公里。影寺,原名净影寺,北临山西晋城市,西起孤山水库,东至过风口,南至平顶窑,呈平行四边形。整个景区丛林茂密,翠柏掩映,峰奇洞幽,为太行山游览区的佼佼者。内分影寺、后河、过风口三个小景区。景区周围环山,山外环水,群峰纠纷,呈奇献巧,河水萦……
112、
卜子夏墓
卜子夏墓位于温县城西北5公里处黄庄镇卜杨门村南,原有墓冢,冢前有墓碑,高约3米,现夷为平地。墓碑存于卜杨门村。1994年,温县卜子夏学术研究会召开期间,在原墓地重修建围墙周长600米,封墓冢高3米,并在墓冢前立碑一通。1983年10月11日,温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
113、
西关三街古墓群
西关三街古墓群位于温县西关三街南地,此处为一汉代及宋代墓区。西关三街砖厂取土区曾多次发现汉代古墓,出土有陶灶、陶俑等器物。此外,早年在西关三街居民家中征集到汉代戏剧雕砖多件。说明此处早年曾发现宋代古墓葬,1991年4月,在西关三街砖厂发掘一座宋代砖仿木结构墓葬,出土杂剧散乐雕砖10件。……
114、
安乐寨村传统民居
安乐寨村传统民居位于温县招贤乡安乐寨村。年代为清。 安乐寨村传统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安乐寨村及周边村寨文物遗迹遍布,有慈胜寺、司马故里遗址、安乐寨传统古民居、司马懿祖茔——三陵等11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古晋城遗址、温国故城遗址、兄弟书屋等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15、
阎翠峰墓
阎翠峰墓 位于温县城北5公里处北冷乡北冷村东北500米处,南临涝河。墓前有清末墓碑一通。阎翠峰(1848~1903年),清光绪年间中进士,光绪九年被点中翰林,历任吏部中宪大夫,传本御史,卒后葬于北冷。墓室保存完好。1983年10月11日,温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
116、
山阳城遗址
山阳城遗址位于焦作是东南待王乡墙南村的北侧。据《后汉书.君国志》载:周文王子蔡叔监殷,食邑于河内,山阳有蔡城,或曰蔡叔邑。《史记》载:秦时,长信侯于山阳之地居之。《三国志》也记有东汉末年,曹丕称帝,贬汉献帝刘协于山阳城,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献帝为山阳公。城墙大部分高出地面,清晰可见。古城呈不规则的……
117、
妙乐寺塔
妙乐寺塔,又名妙乐寺真身舍利塔,位于河南焦作武陟县城西7.5千米处,建于后周显德二年。据碑载:佛祖舍利灵骨,建宝塔一十九所,妙乐寺塔其一也,系列第十五。妙乐寺塔高34.19米,塔身自下而上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外轮廓呈优美德抛物线形。塔二层以上南、东、西壁佛内置佛像,计17尊,两铁佛,其余为宇佛。妙乐寺……
118、
工茂街王家祠堂
工茂街王家祠堂位于温县城工茂街王家胡同。始建于清代中期。坐北朝南,东西宽1 6米、南北长50米。院墙及房屋皆用青砖砌成,墙头以青瓦覆盖。门上有门楼一间,呈半面斜坡形瓦顶,门为板门,门楣上方有如意云纹状门簪二枚,下设35厘米高木门槛一道,门槛两边安放石鼓一对,系青石雕刻。……
119、
焦作安阳城遗址
介绍: 安阳城遗址位于市区东北安阳城乡安阳城村,为春秋时代的安阳城。《修武县志》载:春秋南阳城在县西北三十里,又名安阳城。现仅东墙部分较明显,残存100余米,残高1-2米。 1982年11月,公布为焦作市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焦作……
120、
山涛墓
山涛墓晋、明、清武陟县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怀庆府志·舆地志》载:“晋山涛墓在(武陟)县西二十里小虹桥村。……明弘治七年,建庙祀焉。”清道光九年(1829年)《武陟县志·古迹》记载:“晋山巨源墓,在小虹桥。明弘治七年奉文修理。”“山公庙,在小虹桥山公墓前。明弘治二年奉文重修。”《焦作文物志》……
走遍焦作市
河南省旅游景点
温县旅游景点
修武县旅游景点
沁阳市旅游景点
博爱县旅游景点
武陟县旅游景点
孟州市旅游景点
山阳区旅游景点
解放区旅游景点
中站区旅游景点
马村区旅游景点
焦作市文物古迹
焦作市名人故居
焦作市十大祠堂
焦作市4A级景区
焦作市十大景点
焦作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焦作市旅游景点
焦作市特产
焦作市美食
焦作市地名网
焦作市名人
焦作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焦作市A级景区名录
焦作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焦作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上清湖景区
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第三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