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省
>
许昌市旅游
许昌市文物古迹介绍
41、
龙池花牌坊
龙池花牌坊坐落于禹州市西9公里的火龙镇龙池村,清乾隆甲戌年(1754)为表彰儒士周国才妻李氏节孝而建。高10米,宽7米,用青、红巨石雕刻而成,跨街耸立。龙池是洛阳、登封通往禹州的古官道,文官下轿,武将下马。牌坊为三门式,用四块青石方柱,顶起红石大梁、二梁,下加红石小梁,上架房式顶盖,中嵌饰件字匾,成……
42、
襄城古城墙
襄城古城墙是襄城县古城游览区的重要人文景观,最早建于春秋,成规模于汉代,魏、晋、唐、宋年间,屡加修建;明清历经修葺,最后形成计垛口1944个,长5公里,高7米,宽5米,宏伟壮观的城墙。现存古城墙全长2297米,高6.5米,宽5米。是河南省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2013年5月经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
43、
紫云书院
襄城县有座紫云山,山中隐着明成化帝下诏赐名的紫云书院。明代时紫云书院著称中州,名响全国,成为继宋四大书院之后又一知名大书院;如今,立于山中院内,四周风景如画,访者平静如水,500年的浸润如诗如画。明成化四年(1468年),时任太子太保、户部尚书的襄城县籍人李敏,因母亲故去,回乡守孝三年,在此期间,他……
44、
清流社学故址
清流社学位于禹州城东南9公里的范坡乡彭庄村村南。明嘉靖八年(1529年),由三官庙改称清流社学,它东靠颍河,西接柏山(《水经注》载:啟筮亭),南望靡山,北依钧台坡、门前古渿水(今谓小泥河,已干涸),跨有石板桥两座(现仅存一桥)俗谓“七步两桥和一步两井”。据载:明洪武七年(1370年)太祖朱元璋“诏令……
45、
古钧台
古钧台又名夏台。现位于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老校区。是夏启大宴诸侯、举行开国典礼的地方。“钧台之享”被成为中国第一国宴。此后,夏代诸帝践位、中央施政、与诸侯商议国事都在此,成为夏“皇宫帝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因“夏桀囚商汤于钧台”,所以古钧台也被称为“中国第一座监狱”。现存古钧台系康熙十八年(公元169……
46、
昆仑寺文殊堂
昆仑寺文殊堂位于禹州市鸿畅镇张湾村,因屋内东西山墙上保存有两幅精美壁画而备受关注,2009年被许昌市政府核定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殊堂为清中期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带前廊,单檐硬山式,灰瓦覆顶。因历经风雨战乱,年久失修,维修前文殊堂建筑及室内壁画损毁非常严重,屋顶漏雨,墙体裂缝,前墙被改建,……
47、
长葛泰山庙大殿
泰山庙又名东岳庙,位于长葛老城东关,不知何时创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天启三年(1623年)、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乾隆十年(1745年)、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行过重修。庙内建筑,多遭损毁,现仅存大殿和西配殿。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上覆以绿色琉璃筒瓦,屋顶中央饰黄……
48、
许昌白兔寺
许昌白兔寺,坐落于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河街乡,它是一座拥有一千八百余年历史的千年古刹。根据白兔寺内现存的古文物考证,汉魏末年在许昌城西便有了这座佛教寺院。清道光年间《许州志》记载:“北朝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四月,颍川郡献白兔。”北魏宣武帝元恪认为天降祥瑞,便下旨赐名该道场为白兔寺,沿用至今。千百……
49、
杨寨火神庙
杨寨火神庙:位于长社路街道办事处杨寨社区。清顺治年间(1644—1662年),杨寨村民和商人为祈求火神爷保佑,在村南修建了一座火神庙,坐北朝南,硬山式建筑,面积18平方米,庙地20余亩,新中国成立后分给贫农耕种。现庙宇保存完好,庙四周盖起了民房,存石碑四通,镶于左右山墙下:一通为重修火神庙碑,刊立于……
50、
许昌周定王陵
介绍: 周定王陵俗称“朱王坟”,位于无粱镇老山坪东麓.周定王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弟弟朱椭的陵墓。朱椭于洪武十四年就藩于开封,王府设在北宋故宫,因其封国为周,谥号为定,故称固定王。他在世时河南连年遭灾,他把河南野草可食者,选其叶、茎、根分类绘图著文,编成一部文图并茂的《救荒本草》,流传……
51、
许昌张公祠(张飞庙)
介绍:亦称张飞庙,位于许昌东南18公里张潘乡古城西北隅。祠建于8米的高阜上,面积10000平方米。庙中奉祀张飞,还有刘备和关羽。据传此处曾是东汉许都官驿,他们兄弟三人来见献帝时曾驻此。庙内有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重修汉司马张公祠》碑一通,碑文盛赞张飞的智勇节义。清代又塑包公像于殿内,故又称包……
52、
青冢寺(龙兴寺)
龙兴寺,原名青冢寺,位于襄城县城西十里铺乡寺后李村,距县城7.5公里,坐北朝南,重建于元成宗大德(公元1282-1299年)年间,历经多次毁坏、恢复,规模愈加宏大,占地达三百余亩,有亭台楼阁、塔林碑刻、古树参天、殿堂巍峨、景象万千。明顺四年(公元1460年)重建,历时四年而成。时任户部尚书的李敏曾撰……
53、
许昌魏文帝庙
介绍: 位于许昌城东南14公里的将官池乡郭集村西南,几座青灰殿堂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自然和谐,幽美恬静。因庙建在遥观如山的高阜上,内中又有一幢高高的0,所以人们都称它为“高庙”。该庙原为曹操所建曹氏家庙。魏明帝曹睿太和六年四月临许昌,到庙内祭祀,把“曹氏家庙”改为“文帝庙”,以纪念曹丕这位开国君王。……
54、
禹州禹王锁蛟井
介绍:位于禹州市城内古钧台南街中段东侧,清朝末年被人覆盖,现经过整理修饰,已恢复其原貌。禹王锁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歌颂英雄的传说故事。相传在四千多年前的帝尧之时,洪水泛滥,山岭被围,毁灭了无数美丽、富饶的田园农舍。帝尧让鲸之子禹接继父业治理洪水。大禹历经13年,观察各地水情,顶风冒雨,日夜不懈,亲自……
55、
禹州城隍庙
禹州城隍庙是一座道教建筑。城隍是中国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城隍庙曾在洪武四年重修,现存多系清代琉璃瓦建筑物。城隍庙现有山门、戏楼、城隍殿、后寝殿、鼓楼、东西廊房和财神殿、灶王殿等保护较好的古建筑群。禹州市城隍庙位于……
56、
鄢陵许由墓
河南省鄢陵县许由墓许由墓位于河南省鄢陵县陈化店镇许由寨村,村北有许由冢,冢前原有许由祠、许由寺等,现祠、寺已毁。1993年鄢陵县在冢前立《高士许由之墓》碑。许由,字武仲,为炎帝之后,原始社会末期昆吾族部落首领,因陈化店许由寨一带水草丰茂,物产富饶而择居,去世后安葬于此。许由一生情操高尚,威德服人,和……
57、
华佗墓
华佗墓位于许昌城北(偏西)12.5公里苏桥乡石寨村西南石梁河畔,北靠石梁河,东临颖汝干渠,高约4米,占地约360平方米,呈圆形,墓前有一碑楼,其间石碑系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由当地儒医、世医集资而立,墓围有青砖砌成的六角形花墙一周。据《后汉书.华佗传》载:华佗,又名旉,字元化,东汉时沛国谯人(今……
58、
许由寨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许由寨遗址位于鄢陵县陈化店镇许由村及其周围,南临玉带河,西临老潩水。该遗址高出地面约5米,文化层厚3—5米。许由寨遗址遗迹、遗物丰富,由于该遗址保存状况较好,遗迹、遗物均在遗址中部分寨墙处有所暴露。考古工作人员在许由寨遗址发现的遗迹有灰坑、墓葬等,灰坑有筒形坑、袋状坑和不规则形坑等,……
59、
许昌八龙冢
介绍: 位于许昌城北2公里陈庄村西,为东汉末期朗陵侯相荀淑墓冢。荀淑八子(俭、绲、靖、焘、汪、爽、肃、 )均为东汉末年和曹魏时期的名士,人称八龙。如荀爽,十二岁通晓《春秋》,自布衣始,九十五天官至“三公”。荀淑侄子荀昙的孙子荀攸是曹操的谋士,曹操称赞他“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
60、
鄢陵赵氏民居
赵氏民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鄢陵县张桥乡西许村。现存东正房、西正房、东厢房,西厢房四座古建筑,因年久失修,居民建筑围墙地坪、排水系统等均受到严重损毁;墙体下部风化、酥碱严重,墙体裂缝;正脊佚失,屋顶多处漏雨;二层木地板糟朽、变形;梁架、檩枋干缩裂缝,外部糟朽;木椽糟朽,望砖残损。2015年省文物……
走遍许昌市
河南省旅游景点
建安区旅游景点
禹州市旅游景点
襄城县旅游景点
鄢陵县旅游景点
长葛市旅游景点
魏都区旅游景点
许昌市文物古迹
许昌市红色旅游
许昌市名人故居
许昌市博物馆
许昌市4A级景区
许昌市十大景点
全部许昌市旅游景点
许昌市特产
许昌市美食
许昌市地名网
许昌市名人
许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许昌市A级景区名录
许昌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许昌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许昌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许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上清湖景区
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第三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