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省
>
淄博市旅游
淄博市文物古迹介绍
41、
史家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商史家遗址坐落在桓台县田庄镇史家村南,南北长约600米,宽约500米,是一处重要的岳石文化遗存,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史家遗址及其周边遗址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充分展示了桓台县原始文化的雄厚底蕴。桓台县前埠、唐山、楼子、李寨等遗址的文化堆……
42、
满井寺
满井寺是在原址上复建的,占地15亩,建筑面积1068平方米。寺庙以双重斗拱牌坊为入寺山门,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钟楼、素斋房、养生地等殿堂,还有禅塔两座、-百余尊。据说是当年蒲松龄老先生创作《倩女幽魂》的地方 地址:淄博市蒲家庄中国淄博聊斋城电话:0533-5819258;0533-5826……
43、
衮龙桥
衮龙桥即高城护城河北门桥。传说赵匡脱曾在此处济水桥上滚鞍落马,故名衮龙桥。桥原为土筑,明代邑人王宁破产将此桥改为全部石建筑。单孔、卷拱系镶边纵联砌石,卷拱跨度2.2米,拱顶至桥面1.45米,桥面南北长5.8米,东西宽6.2米,四角有圆形石基。现桥主体仍为明时所建,风化严重,桥东侧石刻“衮龙桥”三字已……
44、
淄博矿业集团德日建筑群
淄博矿务局德日建筑群位于淄博市矿务局机关驻地。年代为清、民国。淄博矿务局德日建筑群位于淄川区洪山镇山东能源淄博矿业集团的办公区及周边区域,建筑群总占地面积4661平方米,建筑总面积7179平方米。从建筑风格上讲,是受西方影响的近代建筑群,是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特征与简化的传统地域风格特征的混合体,其中……
45、
寨里窑址
1957年全市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发现,主要分布在淄川区寨里乡寨里与大张村之间的高地上,面积约22万平方米,窑址耕土层下为瓷片堆积层,厚约40~100厘米。经历年整平土地和局部发掘,先后出土大量瓷片,均为青釉。器类简单,多为生活用具,主要有碗、罐、高足盘等。碗深腹,直口,外腹下部无釉,有些碗壁上饰莲瓣纹……
46、
淄博忠勤祠
又名王家祠堂,坐落在桓台县新城镇新立村街北,是为祭明代王重光而建。 该祠初建于1588年(明万历十六年)建成,当时规模宏大,但现存面积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祠院南北长88米,东西宽43米,占地3784平方米。院内有正堂5楹,中间3间出厦。长22米,高14米,进深9.65米,全为砖木结构,瓴瓦起脊,……
47、
千乘城遗址
千乘城始于战国,因齐景公有马千驷常猪于此而得名。千乘城遗址有二。其一在元河乡孙家集东南,面积12万平方米,曾为千乘县治。东沿紧靠高城至玉皇堂公路,北隔杜姚沟与卢家村相对。杜姚沟穿越遗址东北角。挖沟断层发现文化层距地表约15米,厚0.5-1米。遗址西部偶有宋元瓦砾发现。据传这里有皇历应,当为明代或稍前……
48、
淄博炉神庙
博山区孝妇河西岸桑园村的高阜上,曾为公园路小学的分校。??院落为正方形,长、宽均10米。大门1间东向,为联拢式建筑。门内北屋2间、南折为二门现已拆除。进门为正院,西大殿3间前出厦,上覆琉璃瓦、五脊六兽,殿内雕梁画栋金碧绘画依稀可辨;南北厅各3间为砖瓦建筑,东宫厅3间,前檐下有如意支撑,后檐倒垂联拢,……
49、
桐林遗址
桐林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国故城西10公里路山西侧桐林、田旺二村之间,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遗址。以桐林城址为中心,周围分布着众多遗址。遗址为台地遗址,总面积约31万平方米。遗址四面环水,中间地势高达7米,发现一座龙山文化城址。城址中部发现一半地穴式窖穴,出土陶礼器几十件,其中有陶鼓、鼎……
50、
东安古城遗址
东安古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沂源县东里镇东安村。始建置于西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为县治所,晋改为东安郡,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废。《山东考古录》载:“东安郡县城,在邑西北九十里许,今东安庄后……”。旧《沂水县志》载:“县西北九十里,东里店东北五里,沂河北岸有东安庄,西北有石桥二,相传为东安故城……
51、
西顾庄遗址
西顾庄新石器遗址位于沂源县大张庄乡西顾庄村东南约250米处的山间平地。面积10000平方米。尚未正式发掘。1984年文物普查时,有关人员陆续采集到保存基本完整的夹纱红陶尊和陶鬶(三足釜)、甗(古炊具)、鼎、罐及部分蛋壳陶残片。从遗物特征分析,专家鉴定断定,西顾庄遗址跨越新石器时期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
52、
淄博青云寺
位于淄川区岭子镇槲林村西北,系一佛教寺院.青云寺,旧名上泉庵,始建于明代。据旧县志载:“(僧)园明,於西南山中创建青云寺者也。寺初名上泉庵。正统中,僧人净明结茅於此,舍身以为浮屠,开山为田,自耕而食。有徒曰道通,再传曰德山,皆苦身修行,垦田渐广,三传至园明,於正德六年出家,不数年遂成大刹。又於中建精……
53、
蒲家庄民俗建筑群
蒲家庄民俗建筑群,地址淄川区城东七里许洪山镇,该村约于宋代建村,初名“三槐村”,以村内有三株大槐树而名。明初又因村东沟底有一泉井,水满常溢,故改名“满井庄”。明中期始以姓氏更名蒲家庄,沿袭至今。 村内建筑多为传统典型北方农家四合院民居,青砖门楼,灰瓦房,但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毁坏,保存完好的不多。……
54、
南万山古瓷窑址
南万山古瓷窑址位于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南万山村西及村南的岭地上。年代为金、元。南万山古瓷窑址面积3.5万平方米。窑址内已发现3处窑炉残迹,直径约2米。内散有大量的白釉、黑釉、白底黑花瓷片及残破的窑具。胎以白色为主,次为红、灰胎。器物有碗、盆、盘、罐、瓶等。器物造型及制作工艺具有明显的元代风格,故该窑址……
55、
周村古城墙
周村古城墙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大街办事处和平社区,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呈南北向,长57.5米,高5.6米,厚6.5米,位于淦河流经和平社区之东岸,现有28曾夯土,每层厚约17厘米,为黄土、石夹石块夯打而成,从土质、土色及所夹石块大小看,北段突出部分略晚于南段,北段残墙位于……
56、
淄博正觉寺
正觉寺坐落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安上村莲花山中,坐北朝南,三面环山,山上树木茂盛,彩云缭绕。正觉寺始建于东晋,宋金年间重修,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建设有山门、天王殿、万佛大雄宝殿、三圣殿、藏经楼、文殊殿、普贤殿、观音殿、地藏殿、钟楼、鼓楼、宝塔、禅堂、罗汉堂、讲堂、念佛堂、斋堂、寮房楼、安养院、回……
57、
鲁仲连墓
鲁仲连墓位于高城西北2.5公里的大王村(古称雷野村)东南。高苑旧志谓八景之“古墟牧唱”即此。明嘉靖年间《青州府志》和清乾隆年间《高苑县志》皆有记载:鲁仲连基在(高苑)县城西北5里。其生平在《史记》中有传。明嘉靖时,邑人王士行兄弟二人在墓前建高节祠堂,地方官春秋致祭。又在祠旁建高节书院。有田80亩,为……
58、
淄博四世宫保坊
坐落在桓台县新城镇南村大街北端,是为祭明王象乾及其父、祖父、曾祖父所立,因他们都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故名。石匾额“四世宫保”四字传为明书法家董其昌书。?? 此牌坊建于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系砖石结构,呈中间高左右低的宫殿式。面阔9.2米,进深3.33米,高15米,拱门洞两侧有石狮8个……
59、
西坡地窑址
西坡地古瓷窑址位于西河镇西坡地村东的高地上,南北约500米,东西约100米,面积5万平方米。窑址范围内散布着大量的瓷器碎片,色釉装饰有白、黑、白地黑花等,多为生活用具,如碗、钵、盆、瓶等。与磁村窑址华严寺区出土的同类器物比较,造型和釉色基本一致,应属于同一时期。堆积最厚的地方达4米。经专家研究认为,……
60、
鲁山驼禅寺
驼禅寺建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年间,由大雄宝殿、志公塔、志公庙三部分组成,距今已有1400余年,是在鲁山地区香火最旺的寺院。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是鲁山的庙会,四方香客云集,达数万人之多。驼禅寺名字的由来一是说当年志公用毛驴将经卷从杭州驮来,一路上累死了十头毛驴,志公念毛驴驮经卷有功,就将寺院起名为驼禅……
走遍淄博市
山东省旅游景点
淄川区旅游景点
沂源县旅游景点
博山区旅游景点
张店区旅游景点
临淄区旅游景点
周村区旅游景点
高青县旅游景点
桓台县旅游景点
淄博市文物古迹
淄博市红色旅游
淄博市名人故居
淄博市博物馆
淄博市十大祠堂
淄博市4A级景区
淄博市十大景点
全部淄博市旅游景点
淄博市特产
淄博市美食
淄博市地名网
淄博市名人
淄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淄博市A级景区名录
淄博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淄博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淄博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淄博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淄博市第三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山东省旅游休闲街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