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西省
>
赣州市旅游
赣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41、
大余挂角寺
挂角寺,又名云封寺。位于江西大余与广东南雄交界的梅岭上。梅岭上有划分江西跟广东边界的梅关,原寺在关楼南坡,今六祖庙东对面的一空地上,寺内有张九龄、张弼塑像,故又叫张公祠,或称“二张”祠,以纪念他俩开岭、修驿道的功绩。祠在“文革”中被毁,仅留下一块涂湘过岭的诗碑。云封寺有联云:驿使暂停花下骑 寺门深掩……
42、
中央邮政局旧址
1931年底,在这谢氏祠厅中成立了中央邮政局。当时,只办理几件简单的邮政业务,专门为中央首脑机关服务。中央邮政局归中央内务人民委员部管辖,下设邮务科、审查科、电话总机室和递信班。全局人员共50多人。邮务科主要负责分发信件、报纸等;审查科主要审理邮件有无偏差,有时还派人进行巡视工作;电话总机室是193……
43、
赣州通天岩石窟
通天岩石窟位于赣州市西北约10公里处。通天岩石窟是赣州市郊的著名风景区,也是中国南方石窟造像比较集中的一处。通天岩风景区主要由忘归岩、同心岩、通天岩、翠微岩组成,岩洞深邃,山径蜿蜒,溪水潺潺,景色秀丽,让人流连忘返。忘归岩,因为岩石横空而出,形状好似一头巨狮,故而又称为“狮岩”。山岩间有一个天然的石……
44、
石城西竺寺
西竺寺位于城西二公里处的西华山山顶,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两华山又名乌石嶂,周匝绵亘约五公里,幽泉怪石,所在多有。这里经常云遮雾绕,昔时古松参天,气象万千,著名的琴江八境“乌嶂松云。就是这里。今古树不存,然新松葱郁,壮丽犹在。如今山顶建起电视差转台,又添景致。西华山主峰海拔573米,“……
45、
云封寺
云封寺,又名挂角寺。原寺在关楼南坡,今六祖庙东对面的一空地上,寺内有张九龄、张弼塑像,故又叫张公祠,或称“二张”祠,以纪念他俩开岭、修驿道的功绩。祠在“文革”中被毁,仅留下一块涂湘过岭的诗碑。云封寺有联云:驿使暂停花下骑 寺门深掩岭头云今日云封寺已移于岭北山麓下、古驿道旁(山佛家信徒捐建)。挂角寺有……
46、
龙光宝塔
龙光宝塔位于会昌县城的西北方向约2公里,位属辛方,其星象位于二十八宿的奎宿与娄宿之间,地处贡江的左岸,坐落在贡江边一座以中生代紫色页岩为基岩的小山岭上,是一座以关拦水口功能为主,同时具备文峰功能的“风水”景光塔。龙光宝塔始建于明朝天启四年(公元1624),历经58年,于康熙壬戊(1682)年建造成功……
47、
关西塔
在龙南县城东北面距县城约二十公里的关西镇,有一座清代早期所建的关西塔,关西塔耸立于程口、邹坑两村交界的田螺坑尾山顶上,因为建塔的缘故,当地群众把山称之为“宝塔山”,宝塔山是典型的笔靠山。关西塔是一座六角形、外砖内木结构的风水塔,通体为红褐色,塔高五层,逐层缩小。第一层为封闭式,边宽3米,对边距离约6……
48、
洞头朱德旧居
洞头朱德旧居位于洞头乡洞头畲族村,该建筑始建于明朝后期,系当地畲族的蓝氏宗祠,距今有500多年历史,是畲族蓝氏在洞头最早的建筑。该宗祠座南朝北,占地面积约400多平方米,是蓝氏族人举行各种社仪及信仰的地方,在建筑风格上有它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同时该建筑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根据洞头……
49、
太平天国幼天王洪福瑛囚室(桂花屋)
清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南京)沦陷。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福(洪秀全长子)在干王洪仁轩等人的保护下,率太平军余部南下,10月9日途经广昌与石城交界处杨家排古岭脑时遭党清军席宝田部伏击,10月23日幼天王被清军捕,即囚禁于桂花屋花厅。月初,幼天王被押抵省城,28日被江西巡抚沈葆祯杀害于南昌。该客……
50、
雅溪围屋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龙源坝镇雅溪村,是赣南客家围屋的佼佼者,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约在公元1885年),现存有石围和土围两种,总占地面积为1010平方米。雅溪围屋其中,土围高3层,每层有17间房,围长29.8米,宽20.2米,高10.4米,占地约800平方米,大门设两层,有防火设备。石围呈正方形,围……
51、
瑞金革命遗址
“红色故都”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府,瑞金县境留内有诸多革命遗址,主要分布在叶坪村、沙洲坝、云石山等地。1931年9月28日,毛泽东和-指挥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敌人第一、二、三次“围剿”,在叶坪村建立、发展和巩固中央革0据地。1931年11月7-20日,在此召开第一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代表大会,……
52、
兴国普惠寺
普惠寺位于江西省兴国县城东南,唐中和二年(822年)始建,其后屡有兴废,至民国年间香火甚盛。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普惠寺举行瑜珈显密大会,兴国、于都两县僧尼百余人参加。次年宗仁法师在普惠寺举行恭迎藏经的0会。兴国、于都两县佛教徒及香客三千多人在普惠寺至瑶冈脑一路慢行,街道两旁店铺焚香秉烛,鞭炮……
53、
寻乌县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旧址(角背围拢屋)
角背围拢屋位于晨光镇金星村角背小组,始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围拢屋座西朝东,二进三厅二厢房二杠二围拢一门楼,正栋前山墙为“三山式”封火墙,面阔三间,抬梁式硬山顶金包银大瓦房。正门前面有一半月形水塘,左侧门楼前面有一“日”形池塘,后有半月形花台。4根对称木柱、6根对称石柱支撑上中下厅,……
54、
粤赣省机关旧址群
粤赣省机关旧址群,由粤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少共粤赣省委旧址、文武坝毛泽东旧居、苏区防空洞、粤赣军区红军医院旧址、江西军区第三作战分区暨粤赣省军区总指挥部旧址等组成,位于会昌县文武坝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经过四次反“围剿”胜利后,区域不断扩大。为了加强南线对敌斗争的领导,更有利开发南方,发展商……
55、
陈联民居
陈联围屋位于石城县木兰乡陈联村,是典型的客家古民居。该围屋为当地一温氏富户建于清道光年间,占地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该围屋独具特色,结合了方围、天井式民居、府弟式民居、苏杭园林风格四大特色,共99间半房间,为砖木结构,一楼通道为鹅卵石式青石板铺设,二楼为木质走马楼,回廊曲经通幽。……
56、
中共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
1932年5月,邓小平调任中共会昌县委书记。6、7月间,邓小平受党的重托,在筠门岭坝笃下和芙蓉寨,先后组建了中共会寻安中心县委和江西军区第三分区,并任中心县委书记、三分区政委。从此,邓小平坐镇中央苏区南大门,领导南线军民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之中,在筠门岭工作、生活了10个月。邓小平到南线任职……
57、
大余兴教寺
赣州兴教寺位于县城西南二里的梅关镇新余村,是1957年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传为唐初尉迟恭监建。《大庾县志》载:南唐保大年间兴建庙宇,宋政和间(1111—1118年),徽宗赵佶皇帝赐额为兴教寺。清咸丰八年(1858年)毁于兵灾,寺院仅存僧舍,前殿高丈余的铜质接引佛(俗称田螺菩萨)无处……
58、
罗坝塔
罗坝塔位于距龙南县城25公里的汶龙镇罗坝村境内罗坝岽顶,故名,是由汶龙镇罗坝村蔡氏家族集资建造的风水塔。罗坝村地处发源于岿美山的罗溪冲积而成的小盆地里,罗溪自岿美山发源后蜿蜒数十里至罗坝岽山谷口,拐弯流入相邻的里陂村,再流至临塘乡水口汇入渥江。罗坝村里除邱姓、李姓人外,大多数人为蔡氏裔孙。罗坝蔡氏始……
59、
红四军大柏地战斗旧址
红四军大柏地战斗旧址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市区象湖镇北30公里大柏地、杏坑村一带,是瑞金通往宁都必经之地,四面环山,地形险要。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和陈毅率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从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2月10日到达瑞金大柏地,利用有利地形,亲自部署指挥红四军在此伏击并消灭了尾追之敌刘士毅部,俘虏敌……
60、
大石门摩崖石刻
大石门摩崖石刻位于双溪乡大石门村门前自然村公路旁,其南靠上犹至双溪以公路,北临双溪河,高于河床1.5米。文字面约一平方米大小,刻有十四句四字诗一首,文字从上至下、从右至左,石边石壁较窄,字略显小,有一指大,左边字形渐大,有的达三指宽。字体属正楷,工整绢秀;雕法为阴刻,刚健、有力度。文字内容是:青山翠……
走遍赣州市
江西省旅游景点
瑞金市旅游景点
全南县旅游景点
章贡区旅游景点
兴国县旅游景点
会昌县旅游景点
赣县区旅游景点
上犹县旅游景点
石城县旅游景点
于都县旅游景点
寻乌县旅游景点
宁都县旅游景点
大余县旅游景点
龙南市旅游景点
安远县旅游景点
崇义县旅游景点
定南县旅游景点
信丰县旅游景点
南康区旅游景点
赣州市文物古迹
赣州市红色旅游
赣州市名人故居
赣州市博物馆
赣州市十大祠堂
赣州市4A级景区
赣州市十大景点
赣州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赣州市旅游景点
赣州市特产
赣州市美食
赣州市地名网
赣州市名人
赣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赣州市A级景区名录
赣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赣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赣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赣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一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江西省省级示范森林公园
2022年度江西省省级特色文化街区
2023年江西省“风景独好”旅游名景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