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西省
>
宜春市旅游
宜春市文物古迹介绍
41、
永镇塔
永镇塔又名永泰塔。位于樟树市城南偏西17公里的永泰镇。赣水河畔。据清同治九年《清江县志》永泰团图载:“市前小港,明成化末,赣水暴涨冲决,遂成大江,因水势直下,建永镇塔以控下游”。当时村民建塔九层,为镇水患命名为“永镇塔”。系砖石结构。六边形,共7层,从下而上逐层递缩,高24米。清光绪十七年(1981……
42、
谦公祠
谦公祠座落于潭山镇潭山村庙下自然村,是庙下刘氏子孙纪念明朝洪武年间,徙居庙下肇基祖刘彦谦而建,经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两次修缮,祠堂成庄重宏大,气势宏伟之建筑。谦公祠占地1650多平方米,坐东向西,为三栋进两天心设计,进深长63米,通面宽22.5米,正脊高9.5米。前栋为门楼,门楼正面四柱三开间,中开大……
43、
天下清规石刻
唐怀海禅师从马祖道一受业,后居奉新百丈寺,传授禅宗寺院共守的规则《丛林清规》,叫做禅门规式,世称《百丈清规》,为禅宗寺院的僧职制度、仪式等作出规定。设置十务,分司各事;规定僧侣在修道的同时,必须参加农业生产,自食其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过农禅的生活。《百丈清规》至宋初就已失传。以后各寺都有各自……
44、
铜鼓县游击大队和铜三区赤卫军驻地旧址
铜鼓县游击大队和铜三区赤卫军驻地旧址位于铜鼓县排埠镇曾溪村,原为曾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47年(1783),坐西(略偏北)朝东(略偏南),砖木结构,前后两进,前有空地、门楼及围墙,建筑总面积约900平方米。1932年5月,蒋介石对湘鄂赣苏区布置大量兵力,开始发动第四次反革命军事“围剿”。6月12日,红……
45、
红一军团十七师指挥部旧址
红一军团十七师指挥部旧址位于新界埠镇桐山村陈氏祠堂。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祠堂正门口一侧,矗立着一块刻着“红一军团十七师指挥部旧址”的石碑。石碑背面几行文字记载了一段历史:“1930年8月,红一军团为支援攻打长沙,开展湘鄂赣边区的革命斗争局面,向万载方向挺进。红军途经……
46、
东周古墓
东周古墓位于水口乡李洲坳,距靖安县城7公里。东周古墓于2006年12月发现,共有47口棺木,棺木排列成阵,一坑多棺。初步考古勘测,认定为先秦时期的墓葬,距今2500余年。李洲坳墓葬群规模之大在考古发掘史上十分罕见,被列为国家文物局2007年度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随后而建的东周古墓博物馆已正式对外免费开……
47、
清标彤管石坊
清标彤管石坊位于樟树市区东南16公里处的店下镇堆上村北侧。该石坊是清咸丰四年(1854年)监生黄地衡奉皇上圣旨为其母、儒生黄士熟之妻李氏所立。石坊为四柱三间式,高8.3米,宽8米,全是青石构成。由长方形垫石、方柱、夹杆石、上下额坊、平板坊、石刻浮雕人物、斗拱等组成。其南面,下有“族表节孝儒生黄士熟之……
48、
万年宫牌坊
万年宫牌坊位于奉新县赤岸镇华林村湾里组北4000米,始建于明弘治七年(1490)。二柱一门三楼两重檐,两侧有翼墙。砖石结构,高6.48米,宽4米。侧翼两墙各高3米、宽3米。主楼歇山顶,檐下饰斗拱,房柱上有浮雕花饰,嵌“万年宫”匾两块,并刻有“本宫住持游大昌立”、“大明弘治七年申寅岁冬月竖”等题记,主……
49、
万载县城毛泽东同志旧居
万载县城毛泽东同志旧居于1969年按原貌修复。坐西朝东,砖木结构,民国民居,上盖青瓦,前后分水。进入旧居有大小两道门楼。大门楼距旧居约15米,青砖砌成,形如“八“字。进了大门楼有一块约80多平方米的庭院,种有花木。小门楼距旧居约3米,小门楼两边砌有围墙,围墙高约1.8米,围墙上粉有石灰沙浆。进入小门……
50、
中华苏维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分校旧址
中华苏维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分校旧址中华苏维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分校是1932年湘鄂赣省委第三次执行扩大会议以后,以原省苏维埃领导的军事学校为基础建立起来的。4月12日,随0湘鄂赣省委一道迁至小源,驻扎在新市村袁家祠,学校由校长、政委、教育长负责。下设军事教育处、政治处和管理处,学员按编制分政治……
51、
仰山墓塔群
位于城南洪江乡东南村的西面,仰山脚下。这里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坟塔,分布在塔窝里,网形、虎形、集云峰等八个山头,共100余座。这些坟塔对研究中国佛教五大禅宗之一的沩仰宗有非常高的价值,也是宜春最突出的文物古迹之一。如殿上塔窝里的仰山智通禅师妙光之塔,由塔和亭两部分组成,石质结构。通高3.6米,……
52、
仰山寺
唐开成年间,唐朝高僧慧寂由沩山来到宜春仰山,诛茅修“仰山寺”传法,世称仰山禅师,它是以沩山禅师灵佑和仰山禅师慧寂为祖,世称“沩仰宗”,为禅宗南宗五派之一。 该寺始称“仰山寺”,因武宗反佛,慧寂曾外出栖隐他处,故宣宗大中年间改称为“栖隐寺”。到宋初又改名“太平兴国寺”。 元朝大德七年(130……
53、
潭山古建筑群
潭山古建筑群(含潭山刘氏谦公祠、儒溪陈氏宗祠、孝子祠、善翁祠、店上刘氏宗祠、四芳翁第)宜丰潭山历史上的街市曾在茜槽,俗有“先有刘十万,后有潭山街”之说,岳飞抗金时期刘十万被一把火烧光,后来就在当时的芦苇洲建立街市(即现在的集镇)。南宋时期形成了完整的集市(现在的老街),老街上至熊家上店子、下至台阶下……
54、
铜鼓叶氏宗祠
铜鼓叶氏宗祠铜鼓县排埠镇华联村鳌上组板坑口。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祠堂砖木结构,现存40余间房,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由大门门楼、前院、前厅、后厅、左右厢房和围墙、月形塘、附属房屋等部分组成,主体结构保存基本完整。该宗祠是排埠叶氏先祖叶茂松在康熙年间从赣州上犹县……
55、
惜字亭
惜字亭位于铜鼓县排埠镇三溪村龙埚自然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用花岗岩石建造,造型为六柱、六角、六面。亭高2.5米,由底座、基座、炉身、云盖、宝顶五层垒砌而成。炉口正面的石板碑刻刻有对联“字值千金劳之来之匡之真之辅之翼之莫敢不敬,亭修一族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人也夫*其然”,背面刻载了捐钱人和……
56、
五里谌村水口塔
水口塔,俗称五里塔位于高安市灰埠镇五里谌村,距高安市区35公里。始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后屡有兴废。清乾隆四十八年(1784年)最后修缮,该塔依溪流而建,故名水口塔,该塔砖石梁木结构,楼阁式塔体壮丽雅致,四面辽阔舒展,与寮山峙峰相映并美。塔高35.5米,八面七层,层有塔室,每室八面,面面筑……
57、
寮山摩崖题刻岩画
太阳寮山摩崖题刻岩画,是高安文物普查工作队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在寮山山顶发现,《江西日报》在一九八三年五月曾作过报道。寮山,是高安的历史名山,位于高安太阳镇西北的寮山村委会黄家村,背接灰埠、相城,南接太阳镇,距高安约38公里,海拔224.1米,山麓至山顶约2公里,寮山素有“寮峰挹秀”之称,山顶原有二将军……
58、
徐孺子家祠
丰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西省丰城市东南部白土隐溪村。北宋时,村人筹建,以示纪念。《宋诗鉴赏辞典》注:“徐孺子祠堂,亦即徐稚故居”。隐溪村祠宇建筑后,至今有900余年的历史,屡有修葺,1991年投资7000元进行修缮,1999年又投资万元修复一新,保存完好。祠堂属砖木建筑结构,座北向南,两进一披……
59、
仙女桥
仙女桥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温泉镇石桥村仙桥组。始建于清初,同治年间重修,长33米,宽5米,总面积165平方米,南北向跨金沙河,西东流向。单孔石拱桥,花岗石与矾石构造。拱圈纵联砌置。拱跨5.3米,桥栏为矾石垒迭。 &……
60、
慈化寺
慈化寺历史悠久,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赐为“天下第一禅林”。慈化寺由开山祖师普庵于公元1166年在慈化镇南泉山创建,是江右佛教大道场之一。规模最大时占地6万余平方米,有殿堂10座,东西24寮,总2000余间。因历代战火破坏,先后多次重建。站在寺前向上望,山门正中刻有“海阔天空”四个雄浑大字。门前两座石塔,……
走遍宜春市
江西省旅游景点
高安市旅游景点
袁州区旅游景点
靖安县旅游景点
铜鼓县旅游景点
万载县旅游景点
奉新县旅游景点
樟树市旅游景点
宜丰县旅游景点
丰城市旅游景点
上高县旅游景点
宜春市文物古迹
宜春市红色旅游
宜春市名人故居
宜春市博物馆
宜春市十大祠堂
宜春市4A级景区
宜春市十大景点
全部宜春市旅游景点
宜春市特产
宜春市美食
宜春市地名网
宜春市名人
宜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宜春市A级景区名录
宜春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宜春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宜春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宜春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三批宜春市文物保护单位
宜春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江西省省级示范森林公园
2022年度江西省省级特色文化街区
2023年江西省“风景独好”旅游名景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