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莆田市旅游
莆田市文物古迹介绍
81、
黄滔祠
黄滔祠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英龙居委会东里巷,元大德八年(1304)为纪念黄滔而建,明倭乱后重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423.18平方米。由祠门、正厅、下厅组成,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穿斗式木构架,歇山顶。祠中保存明正统十二年(1447)石碑1通,祠门右壁上存有收集的“状元及第”、“济美联芳”、“……
82、
东峤盐民学校旧址
东峤盐民学校旧址位于莆田市秀屿区东峤镇前沁村6组。莆田前沁盐场是革命时期莆田党组织开展活动的一个基地。1932-1933年,中共莆田县委在东峤前沁村普应亭创办前沁盐场盐民学校,由许彧青任校长,教盐民读书识字,并组织盐民进行抗捐抗税斗争。苏华同志也在此任过教。1949年6月,主持中共闽中工委工作的副书……
83、
城内林氏宗祠
城内林氏宗祠位于仙游县城内济川巷31号,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宋政和三年(1113),清代重建,坐北朝南(偏西),通面阔39.72米,通进深36.06米,建筑面积1432.30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前厅,天井、左右庑廊、正厅、左右护厝。前厅面阔五间,进深十五檩,悬山顶,抬梁穿斗式木结构;正厅面阔五间……
84、
赤石宫
赤石宫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尚书桥村新村自然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宋代,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六年(1826)重建,坐西朝东(偏南),面阔五间15.9米,进深17米,占地面积270.3平方米,为二进廊院式建筑,由山门、天井、左右廊庑和正殿组成。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三柱7檩带前廊,后檐石柱浮雕八仙人物。正……
85、
莆田云门寺
云门寺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英龙居委会双池巷。宋德祐元年(1275)始建,元大德九年(1305)增建,明万历九年(1581)、三十六年(1608)修建,清乾隆二十年(1755)重修。1987年修复。是莆田明末清初抗清斗争据点之一。吴门人寺僧佺修,托迹于此,暗中与邑人余、黄担等人进行抗清活动。寺坐西……
86、
壶南祠
壶南祠位于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营边村,年代为明、清。简介:坐北朝南,建筑面积714平方米,由门厅、拜亭、正殿组成,抬梁穿斗混合式木结构,悬山顶。正殿面阔五间,进深2柱,主祀陈衷瑜夫子。祠中保存有古石浮雕鲤鱼一块、古联板一对、明代陈子神位牌一块、古匾额四块、明益王题字“道绍三尼”盖有“皇明帝胄”“益太子……
87、
玉新书院壁画
玉新书院位于榜头镇龙腾村过坑自然村。始建于清末,2000年重修。坐北向南,通面阔16米,通进深13.85米,总面积222平方米。沿中轴线由门殿、天井、正殿组成。门殿面阔三间,进深三柱,抬梁结构;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柱,悬山顶,抬梁土木结构。建筑小巧结实,为清代风格。特别是名画家李耕1950年在这所作……
88、
万寿观
万寿观位于仙游县鲤城街道办城内社区仙游一中校内。宋建炎年间由宋龙图阁学士后裔傅歉授创建,明洪武年间重建,后代屡有重修,2000年仙游一中学校集资整修。坐北朝南,通面阔37.4米,通进深63.2米,总面积2363.68平方米。为单进廊院式建筑,沿中轴线依次为仪门、天王殿、天井、拜台、玉帝殿、左右庑廊,……
89、
文峰宫三代祠
文峰宫三代祠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文献居委会步行街中间,元代将宋代白湖顺济庙迁移今址,称文峰天后宫或文峰宫。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知府宫兆麟在天后宫大殿右侧建“天后三代祠”。1940年又在三代祠右建一座三层的升天楼。祠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坐东向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升……
90、
陈国柱故居
陈国柱故居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垞村王西自然村。陈国柱故居前连九华叠翠,后拥古竹禅寺,是旧时莆田通往福州的山区古驿道。故居由大厅、厢房、石埕、围墙组成,为传统五间厢民居,土木结构,室内陈列着陈国柱和他胞兄陈国桢烈士(1902-1949)的生平事迹和有关革命文物。陈国柱故居于2000年11月被莆田……
91、
林兆恩墓
林兆恩墓位于莆田县华亭镇苦溪村后角石门山。林兆恩(1517-1598)字懋勋,号龙江,道号子谷子,莆田赤柱人,创立夏午尼三一教,又称夏教。倡儒道释三教合一学说世称三教先生。明倭寇作乱,他捐家财雇兵守城,埋尸两万多具,并教人治愈兵后瘟疫,深受民间感戴,在海内外颇具影响力,在东南亚一带华侨多建祠纪念他。……
92、
卫里公会莆田总堂
卫里公会莆田总堂位于荔城区海街道办事处凤山居委会仓边巷。1915年美国信徒过雅各和甘大卫兄弟倡建,历时三年完工。堂建筑面积1572平方米,坐北向南。围墙用花岗岩条石砌筑,勒脚用辉绿岩石-浆砌。大门开间的墙厚0.65米,并向外突出0.15米。部分门、窗拱顶,两侧和拱顶石比墙面外露0.03米。木门窗均西……
93、
东石土楼
东石土楼位于仙游县园庄镇东石村,年代为清。简介:方形土楼,坐北向南,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悬山顶。长21米,宽20.8米,面积437平方米。楼高三层,中设天井,一楼共8个房间、二楼10个房间,三楼作为厅堂,不设房间。土楼东、南各开一门,墙体由三合土夯筑而成,底层墙厚1.24米,二、三层墙厚0.9米。……
94、
无尘塔
九座寺(原名太平院)位于仙游县城西北约40公里的凤山乡凤顶村,始建于唐代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正觉禅师(法名智广)倡建,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无尘塔位于九座寺西面,创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为该寺历代寺僧圆寂后火化的荼毗塔,距今已1100多年,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载,该寺舍院……
95、
天马村
天马村位于仙游县东北部,莆仙永中心点,距离莆田市区53公里,距离仙游县城45公里,东面、背面分别与涵江区庄边镇黄洋村、岐山村接壤。全村有2个自然村,分别为外石门村和内石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486户,总人口1796人,分布有郑、陈、何、胡、尤五大姓氏。辖区内林地总面积12000亩,其中山地面积1……
96、
莆禧城墙
莆禧城墙位于北岸山亭乡莆禧村。明洪武二十年(1387)为防倭而筑千户所成。嘉靖二十三年(1544),莆禧军民在兴化卫中所千户白仁、分巡姚凤翔率领下于此击败倭寇,俘敌14人。嘉靖四十一年,倭寇围城50余日终被戚家军围歼。城以条石砌筑,三面临海,遥对湄洲岛,北面靠陆,原城长2300米,高7米,基宽5米,……
97、
湄洲麟山宫
麟山宫位于湄洲镇下山村宫兜自然村麟山路185号。又称下山宫,始建明洪武七年(1274年),清道光二年重修(1822)。坐东北朝西南,通面阔27米,通进深34.4米,面积523平方米,为二进廊院式建筑,沿中轴线依次为埕、前殿、正殿,次轴线依次为埕、前偏殿、前天井、后偏殿、后天井、宫房。前殿重檐歇山顶,……
98、
东吴石塔
东吴石塔位于秀屿区东埔镇东吴村,创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仿木楼,阁式石塔,七级八角,通高21.54米,底层每边长2.11米,底层正门向东偏北8度,各层对错开门,底层门两旁雕刻武士,每层各面均设龛置佛像。各层塔门额刻有“祝圣伟望”、“古刹嘉馨”、“海上鳌峰”和建塔纪年等文字。石塔须弥座束腰浮……
99、
重兴寺
重兴寺位于荔城区黄石镇水南村境内,原名古山寺,始建于唐昭宗光化二年(公元八九九年)。宋乾德四年重建。元至正十年失火被毁,十二年复建。后来经多次重修。现保存的建筑为明清建筑风格。寺内右侧是唐工部员外郎吴祭祠。寺前有莆田吴姓始祖唐工部员外郎吴祭之墓。重兴寺1997年12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
100、
云山书院壁画
云山书院壁画位于仙游县榜头镇云庄村,年代为1950年。简介: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1919年重修,供奉“三一教”教主林龙江。保存李耕所作的壁画——《“三一”教主林龙江先生志》系列壁画30幅,左壁14幅,右壁16幅。该壁画创作于1950年,整体构图充实饱满,人物造型修长优雅,线条……
走遍莆田市
福建省旅游景点
涵江区旅游景点
仙游县旅游景点
荔城区旅游景点
城厢区旅游景点
秀屿区旅游景点
莆田市文物古迹
莆田市红色旅游
莆田市名人故居
莆田市十大祠堂
莆田市4A级景区
莆田市十大景点
全部莆田市旅游景点
莆田市特产
莆田市美食
莆田市地名网
莆田市名人
莆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莆田市A级景区名录
莆田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莆田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莆田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莆田市第十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一二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第一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