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莆田市旅游
莆田市文物古迹介绍
61、
郑樵墓
郑樵墓位于白沙镇白沙村尖峰尾山近山腰处。墓原在白沙镇越王山下,宋乾道九年(1173)丞相陈俊卿迁郑樵墓于此,历有重修,清嘉庆丁丑年(1817)重修,1984年又修,并向东、西、南扩大保护性墓域。坐南朝北,呈环状,东西宽23.4米,南北深21.6米,占地约505平方米。前有三级墓坪,墓平面呈“风”字形……
62、
黄璞故居
黄璞故居宋代,黄璞后裔把古官道边的建于唐代的黄璞故居重修。黄璞故居面阔五间,三进,占地面积达1000平方米。大门外一对明代抱石,刻有“猊貅”图案,刻工精巧。两边门门楣上各嵌一块石额,分别用楷书刻上“雾居”、“归隐”,字迹清秀,石色发黄,应是当年建房时的原物。黄璞号雾居,故居内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梁架……
63、
元龟寺
元龟寺元龟寺坐落在秀屿区东峤镇下屿村南侧的红屿,是广化寺下属寺院。寺背靠满山树林的金莲山,面朝一望无际的盐滩。金莲山草木茂盛,鸟语花香,四周海滩环绕,气候湿润,空气清新。元龟寺创建于清代乾隆戊子年(公元1768年),由出家广化寺的善和禅师创建,奉祀释迦牟尼、观音等佛像。曾经拥有十多人僧众,因历史原因……
64、
闽中支队粮仓旧址
闽中支队粮仓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瑶山村三连自然村。1949年3月底,大洋度口街岗楼被拔除后,中共大洋区委书记蔡光宇在大洋小学主持召开区委会议,蔡光瑜、赖杜等参加。会议决定乘敌逃跑之机,打开国民党设在大洋的粮库。于是,大家分头下村发动群众,组织队伍,由蔡光宇带领,黄兴中率队配合,冲入粮库,仓管员……
65、
国欢寺
国欢寺唐名僧妙应禅师和他的俗家胞弟本寂禅师二兄弟都出家后,于其双亲墓西侧的旧居建庵奉佛,初名延福院,为囊山慈寿寺的属院。后梁开平元年(907),奏请赐额,适闽王王审知以孙王昶出生,因名国欢寺。明末清初,国欢寺住持超元(字道者,为雪峰亘信禅师弟子),于永历四年(1650)东渡日本-,住持长崎崇福寺,传……
66、
仙德游击大队驻地旧址玉山祠
仙德游击大队驻地旧址玉山祠位于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望厝村棋杆自然村。1949年8月仙游解放前夕,仙德游击大队及-组奉上级指示驻扎榜头镇玉山祠待命,期间,中共仙德工委对游击队进行整训,组织大家学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宣布进城纪律。8月25日,仙德游击队接到通知,开赴城关与仙德工委书记刘佐周率领的永德仙……
67、
莆田大宗伯第
大宗伯第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长寿居委会梅园路边,明万历二十年(1592)建,为礼部尚书陈经邦府第。大宗伯第按明制一品官府第规格建造,坐西向东,通面阔29.1米,通进深59.1米,占地面积1724平方米,五进,共120间。为二进合院式建筑,由外大门、小埕、院埕和大院(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四、……
68、
东岩山报恩寺塔
东岩山石塔(报恩塔)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英龙居委会东岩山报恩寺内。乾隆县志载,塔建于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又据林氏族谱载,塔建于隋开皇元年(581)。清代学者宋际春的《麟山开皇塔》诗中有“上有开皇砖”句,证知宋石塔前身唐塔为砖塔。三层八角楼阁式石塔,占地面积387平方米,边长4.4……
69、
高阳中共福建省委旧址温氏宗祠
高阳中共福建省委旧址温氏宗祠位于仙游县石苍乡高阳村,年代为1943年。简介: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1996年修。坐北向南,通面阔16.3米,通进深24.72米,占地面积为403平方米,为单进廊院式建筑,沿中轴线依次为前厅、天井、正厅。前厅面阔三间,进深三柱带前廊;正厅面阔三间,进深……
70、
镇海堤
镇海堤以抵御海潮,围垦埭田,造福于民存世,黄石、新度、笏石、北高四镇69个村共25万人口,22.5万亩田地受益。可谓历经沧桑,迄今已有1200多年。它是莆田最古老效益最大的古建筑,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镇海堤原名东甲堤,唐元和元年(806年)由闽浙观察使裴次元创建,是在莆田南洋围垦东北角最易被风……
71、
天中万寿塔
天中万寿塔位于仙游县枫亭镇塔斗山上,俗称塔斗塔,亦称青螺塔,经有关专家光临鉴定属阿育王塔型,为五代建筑风格。2001年,天中万寿塔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天中万寿塔始创于五代末,座北向南,塔为石构实心,四方形五层,高7.4米,边长5.1米,以山作基,砌石而起,……
72、
涵江黄氏民居
涵江黄氏民居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涵东街道霞徐社区,分前后两座,前座在大宫前路25号,后座在游巷2号,前后间隔一条宽约5米的小巷(即游巷)。黄纪星(1875-1935),字怀唐,祖籍荔城区西天尾镇谓阳村,后迁居涵江霞徐街。聪颖好学,少年考取秀才。后目睹列强入侵和清政府腐败--,立志走教育与科学救国之路,以……
73、
黄冈祠
黄冈祠黄冈祠位于涵江梧塘公路黄巷坡西侧,这是纪念黄岸的祠堂。门楼是四柱三楼的花岗岩0式,黄色琉璃瓦顶,埕内列石马、石羊……。碑墙上嵌着十多块自唐代以降的历代碑碣,是黄巷历史的真实记载。埕前有一口幽深的千年古井,据传为由年已七十、精于地理的妙应禅师亲手勘定形势所开凿的古井。黄冈祠正面阔三间,二进,门厅……
74、
兴化府城隍庙
兴化府城隍庙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梅峰居委会庙前路,明洪武三年(1370),兴化知府盖天麟迁建原子城内西北角的军城隍庙于此,宣德五年(1430)、弘治二年(1489)、嘉靖三十八年(1559)和万历三十四年(1606)、崇祯四年(1631)、清康熙三十年(1691)、光绪年间(1875~1908)……
75、
徐州宫联络站旧址
徐州宫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徐洋村徐州自然村。解放战争时期,闽中游击队在徐州宫建立联络站。1947年初,游击小分队队员黄正瑞、陈国双、池洪坤等人在宫里开会、住宿,存放-支、弹药,开展革命活动。徐州宫始建于宋太平天国十二年(987年),明代重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修,保持清代建筑风……
76、
仙游宁国寺
AA
传始建于唐代、久负盛名的宁国寺,的确规模甚为宏大,现存的主偏殿都保持着清代重修的建筑风格。寺院大殿陈旧古朴,好似一位饱经风霜的龙钟老人,默默地见证古刹的兴衰荣辱。殿边顽强地生长有一棵苍老挺拔的木笔树,宛如一位忠诚的侍卫,始终守护着这位沧桑老人,不离不弃永相伴。而悠长的古道石阶,还有那旷野上横七竖八躺……
77、
涵江江氏民居
涵江江氏民居位于萩芦镇梅阳村新厝自然村。为清监察御史江春霖(1855-1918)之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咸丰年间(1851-1861)及光绪二十一年(1895)两次扩建。坐东南朝西北,通面阔75.5米,通进深56.47米,占地面积4400多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3500多平方米……
78、
莆禧天妃宫
莆禧天妃宫位于北岸山亭乡莆禧村北门自然村,创建于宋绍熙三年(1292),初名“崇福夫人庙”,明洪武二十年(1387)重修,莆禧城建城时,改名“天妃宫”,二进廊枋式建筑布局。坐东南朝西北,通面阔14.42米,通进深22.98米,建筑占地面积416.15平方米。中轴线上主要建筑由前大埕、前殿、前天井、中……
79、
青峰岩摩崖石刻
秀屿青峰岩摩崖石刻位于东庄镇秀屿村。明代在此建园亭时所刻,共有12处,诗刻“盘陀一片石,埋光海水滨,跌坐窥明月,空山有几人。”刻分5行,每行4字,楷书,署款小字为“佘翔”题“飞云洞”三大字横刻,楷书。下款为“林琨章书”“食霞”石刻二大字,字径0.63米,“天风海涛”署款为“宋赵汝愚书”,无署款的崖刻……
80、
平海天后宫
平海天后宫位于平海镇平海村东至自然村平海天后宫(国家级文保)创建于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是全世界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宫殿式原构妈祖行宫,是世界第一座妈祖分灵庙。平海天后宫用108根大杉木柱、支、顶、承、拉、纯土木结构的古建筑,俗称“百柱宫”。“工字型”布局,“霸王拳”构造,更体现出她的独特……
走遍莆田市
福建省旅游景点
涵江区旅游景点
仙游县旅游景点
荔城区旅游景点
城厢区旅游景点
秀屿区旅游景点
莆田市文物古迹
莆田市红色旅游
莆田市名人故居
莆田市十大祠堂
莆田市4A级景区
莆田市十大景点
全部莆田市旅游景点
莆田市特产
莆田市美食
莆田市地名网
莆田市名人
莆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莆田市A级景区名录
莆田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莆田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莆田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莆田市第十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一二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第一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