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安庆市旅游
安庆市文物古迹介绍
81、
天柱林氏祠堂
位于水吼镇天柱村胜利组的林氏祠堂,始建于民国1924年,公元2005年至2007年由“十德堂”与“九牧堂”两支林氏后裔合资重新修葺。林氏祠堂内的檐口、梁架、栏杆、柱础、龙井等构件,其木雕、石雕工艺精湛,构思精巧,深受明清时期古建筑文化之影响,生动地反映出了成熟的徽派建筑的雕刻艺术。祠堂一进设有亭阁式……
82、
张秉文墓
张秉文墓位于黄甲镇汪河村张家坂组牌坊山,坐西朝东,前临牯牛背水库。麻石墓圹,靠山立碑,文曰:“明显考钟阳张公、妣张门方氏之墓”。文革中,张秉文墓遭到破坏,墓冢被炸,墓地牌坊被拆,墓区石狮、供桌等移往他处。2007年11月,桐城市委、市政府为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专项资金由市文物管理所主持修复……
83、
安庆谯楼
安庆谯楼有600多年的历史,历经4次修葺。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早在元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安庆就建有谯楼,后在朱元璋与陈友谅两军交战时被毁;明朝洪武元年重建,并将其作为知府衙署的望楼;乾隆年间,安徽布政使司由江宁移至安庆,谯楼又进行大规模修葺扩建,此后一直作为司署之所。目前保存……
84、
龙潭筹备仓
龙潭筹备仓,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桐城市新渡镇龙潭村黄畈村民组筹仓小学院内。建筑坐东南朝西北,前后两进,面阔各七开间,两进之间两侧设厢房,各三开间,两进与厢房建筑将筹备仓组成四合院。筹备仓大门设在西北前进明间,墙壁上嵌有“保捐碑”1通,“特捐碑”2通,“保捐碑”刻当时各保所捐建仓银元数额,“特捐碑”刻有“民……
85、
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
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镇风景村境内,现存唐(公元618年-907年)至民国(公元1912年-1949年)历代石刻400余方,以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石刻最多。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虎头崖石刻”、“刘源题字石刻”三大石刻群组成。现存唐至民国时期……
86、
朱光潜故居
朱光潜故居,位于桐城中学西隅,原有专石结构房屋三间,两坡屋顶,青砖墙壁。抗战期间,美学宗师朱光潜曾在此居住。朱光潜(1897--1986),系我国当代最负盛名的美学大师,同时又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哲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朱先生学贯东西,知识渊博,造诣精深,尤以他完美的人格、高尚的……
87、
半山阁
半山阁,乃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晚清教育家吴汝纶创办的桐城中学堂藏书楼,坐落于桐城中学校园内,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曾在桐城中学学堂任教的日本教师早川东明参与设计。当代古建筑专家单七元、罗哲文、郑孝燮曾对其设计形式和建筑艺术大加赞赏,称颂它是“凝固的音乐”。吴汝纶,字挚甫,一字挚父,清代安徽桐城人。晚清……
88、
天柱山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天柱山镇茶庄村上冲组,座落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南大门处,原称马祖庵,源于唐代高僧马祖道一名。庵基始建于明万历25年(1597年),由桐城进士吴应宾、怀宁户都郎阮自华二人捐资营造。万历27年(1599年),上命中使御赐藏经,诏改马祖庵为佛光寺,寺名沿用至今。明末至清代咸丰年间,佛光寺屡遭……
89、
黄家堰遗址
黄家堰遗址,时代为新石器时代,位于望江县新桥乡。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墓葬区和居住区。省考古所1997年发掘1200平方米,发现了 50多座墓葬,皆为东北—西南向。还出土有陶器、石器、玉器等遗物,陶器有鼎、豆、壶;石器有斧、铲、锛、凿;玉器有璜、玦、镯等。尤其是玉器质地精良、晶莹剔透。从出土器物的……
90、
白云崖石刻
白云崖又称虎头崖,坐落在天柱山镇茶庄村林庄组。白云崖石刻利用天然石壁以刻文记事,或造像为主。运用单线阴刻、减地平刻、浅浮刻及沉刻等技法,创造出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字体包括篆、隶、楷等,书法严谨浑厚,疏密适宜。石刻内容广泛,涉及到宋、元、明、清等文人墨客及释子信士的题刻多达六处,其中以明代……
91、
岳西法云寺塔
时代:明地址: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城东南6公里的金山乡后冲。清同治年间重修法云寺碑载:“潜北后山寺,又名法云寺,浮屠七级,建于晋咸和年间(326—334年)。咸丰之际,劫火四起,塔存而栋宇皆毁……”。重修的法云寺于1958年拆毁。现存的古塔,为本县最高的佛教建筑。塔为四方形七级,通高28米,飞檐斗拱,……
92、
安徽大学红楼及敬敷书院旧址
安徽大学红楼及敬敷书院旧址位于安庆市大观区菱湖南路128号,安庆师范学院菱湖校区内。安徽大学红楼1934年7月兴建,1935年9月竣工,原为民国省立安徽大学主教学楼,通体红色,人称安大红楼,总建筑面积3008平方米;敬敷书院旧址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为一座东朝西走向的清代建筑群,现存门坊……
93、
小圩罗家老屋
小圩罗家老屋位于安庆市宿松县隘口乡小圩村。罗家老屋始建于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清咸丰十年(1861年);浙江巡抚罗遵殿祖父重建于清乾隆年间,是罗遵殿故居。罗家老屋始建于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清咸丰十年(1861年)浙江巡抚罗遵殿祖父重建于清乾隆年间,是罗遵殿故居。该建筑坐北朝南,五进五开……
94、
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战前医院遗址
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前医院遗址位于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新新居委会。原为祖住安庆市北门外的胡家腰塘胡氏家族的祠堂“经意堂”。1949年3月,“渡江战役”在安庆长江两岸爆发,胡氏家族人为支持渡江战役把自己家族最神圣的祠堂“经意堂”让给了第二野战军做前线医院,为抢救战场上负伤的做出了最高尚、最可贵的贡献……
95、
昆仑寨寨址
昆仑寨寨址位于黄柏镇与槎水镇交界处的一座昆仑山上。东起黄柏大桥,西至马鞍寨,南视槎水镇油坊村,北问黄柏昆仑村。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昆仑山脉为东西走向。主峰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断块山。峰谷之间呈“V”字型。形成了险要的山川地貌。山寨大门被建在开阔的东侧。这样可翠俯瞰山下全貌。这不但很符合视线-原……
96、
望江文庙大成殿
望江文庙大成殿位于安庆市望江县华阳镇回龙西路文庙巷1号。望江文庙始建于宋代,元、明屡遭兵毁。现存文庙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选址重建。文庙原为一处古建筑群,前有戟门,戟门东为土地祠,西为王幼学祠,前首为棂星门。文庙左右各为东西两庑,大成殿后为启圣祠,东为礼门,西为义路,后为明伦堂。现存文庙主体……
97、
同仁医院旧址
圣公会安庆“同仁医院”旧址,又称“圣詹姆士医院”,坐落在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双井街150号海军安庆医院(原解放军第116医院)内,是海军安庆医院的前身,清朝建筑,创建于1901年,解放前是安徽省内两家较大、较完善的综合医院之一。据史料记载,圣公会安庆“同仁医院”由美国基督教圣公会配合传教修建的,190……
98、
长岭张氏宗祠
长岭张氏宗祠长岭张氏宗祠,清代。位于桐城市唐湾镇长岭村张冲村民组西侧,长岭小学校园内。宗祠前后两进,面阔各五开间。前进设楼,明间楼上是戏台。后进坐落于台基上,抬梁式木构架,用材硕大,举架高昂。檐下设卷棚轩,轩下设斗拱并饰以木雕,图案精美,雕刻细腻,堪称精品。整组建筑山墙、檐墙均以厚青砖垒砌承重,屋面……
99、
中国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旧址
中国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旧址位于安庆市孝肃路168号,时代为1926~1927年。1926年1月,国民党(左派)安徽省临时党部成立,直属广州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领导。光明甫、朱蕴山等任常委,柯庆施任秘书长。北伐军攻克武汉后,左派临时省党部迁往汉口,设立常务干部学校,培养了大批骨干。1927年3月初,随北伐军……
100、
王步文故居
王步文故居位于岳西县城关西北9公里处的温泉镇资福村塘坳组,这里也是王步文的出生地。故居坐北朝南,四周小丘环抱,松竹常青,房舍砖木结构,前后两幢,跨院连结。故居建筑面积465平方米,占地5亩。前庭院和厢房是王步文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门楣上有王步文亲笔书写的“书园”二字。王步文参加革命后,常回家乡结交仁……
走遍安庆市
安徽省旅游景点
潜山市旅游景点
桐城市旅游景点
岳西县旅游景点
怀宁县旅游景点
迎江区旅游景点
太湖县旅游景点
宜秀区旅游景点
大观区旅游景点
望江县旅游景点
宿松县旅游景点
安庆市文物古迹
安庆市红色旅游
安庆市名人故居
安庆市博物馆
安庆市十大祠堂
安庆市4A级景区
安庆市十大景点
全部安庆市旅游景点
安庆市特产
安庆市美食
安庆市地名网
安庆市名人
安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安庆市A级景区名录
安庆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安庆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安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安庆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安徽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庆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庆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庆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庆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首批安徽省旅游休闲街区
安徽省十佳夜游街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