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宣城市旅游
宣城市文物古迹介绍
101、
葛剑寒故居
葛剑寒故居坐落于华阳镇水圳旁下18号,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47平方米,建于晚清。水磨青砖门楼,硬山屋顶,抬梁穿斗并用构式,一进三开间,上下对堂,中置天井,东西厢房,三合土地坪,官厅结构。正门设木质照壁,旧时可开启接待重要宾客。如意花纹平盘斗,驼峰下饰草龙纹,靴形柱础,廊风窗菱形回形纹装饰交叉运用,室……
102、
司马公祠
司马公祠坐落在瀛洲镇汪村。汪叔举为绩溪登源汪氏始祖,齐明帝时官司马,后人称其为“齐司马”,汪氏后人为纪念他,在绩溪县灜州镇大庙汪村的村口建起一座司马公祠。司马公祠坐北朝南,建于清代,占地面积245平方,地基垒砌较高,一进四开间,上下对堂,中设天井,三合土地坪,东西两侧有台阶踏步上后堂,整个屋架采用白……
103、
黄香殿遗址
黄香殿遗址位于飞鲤镇茶场社区黄香队,年代为宋,类别为古遗址。黄香殿位于飞鲤镇的西北面,是一座观音庙,座落在黄香村境内。传说,在唐朝末期,有得道高僧云游天下,当他游历到飞里乡的凤凰山时,见此处依山傍水,烟雾缭绕,又有神鸟凤凰栖息山头,以为福地,遂在此化缘筑寺修庙,供奉观音菩萨,因所供观音菩萨的头像是用……
104、
上坦桥
上坦桥位于安徽宣城市宁国市方塘乡上坦村上坦桥呈南北走向,为五孔满肩青石石拱桥。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桥长68.9米,引桥长44米,桥面宽5.6米,五孔从北向南跨径依次为12.4米、13.8米、13.8米、12.7米和12.7米。桥基用条石砌成,每层较上层稍-,桥墩为船型。上坦桥从北向南第……
105、
下阳祠山庙
为奉西汉末年治水英雄张渤的庙宇。张渤,故鄣人,志在开凿从吴兴之西苕溪贯通广德无量溪、桐汭河,连接南漪湖、太湖的内河水系,以利灌溉和舟楫。因王莽乱世工程未遂,在广德横山忧愤而死。为纪念他的功德,遂广德横山建庙以祀。此庙明初始建,清顺治、嘉庆多次重修,青砖灰瓦,单檐硬山,庙内16根方体抹角花岗岩石柱,组……
106、
浒里方氏宗祠
浒里方氏宗祠坐落在龙川村浒里自然村,坐东朝西,建于清代,占地面积785平方米。该祠堂砖木结构,三进五开间,门楼为重檐歇顶式屋顶,两侧人字墙,用清水砖砌筑,上嵌雕刻细腻的砖雕,前后两向的额枋上用深浮雕雕刻6幅浒里村自然人文景观,中进前檐有石雕栏杆,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硬山屋顶,外砌封火墙,三路花砖正脊……
107、
考溪村水口茶亭及太子庙
考溪村水口茶亭及太子庙考溪村水口茶亭坐落于考溪村口,坐北朝南,建于民国13年,一进三开间,人字顶,占地面积28平方米。与太子庙一墙之隔。太子庙坐落于考溪村口,坐北朝南,建于民国年间,一进两隔间,人字顶,占地面积68平方米。1933年,方志敏、汪成信、舒梦熊等同志先后来到考溪开展革命工作,考溪村口茶亭……
108、
下溪王氏宗祠
下溪王氏宗祠又名“篤亲堂”,位于板桥头乡下溪村西首,坐北朝南,。据考证,该祠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现存部分为2006年夏王姓村民自筹资金修缮。王氏宗祠前后两进,前进后部有天井。整座宗祠为抬梁结构,用材硕大。保存基本完整,有一定的文物价值。2011年6月21日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县保单位……
109、
水东花戏楼
水东花戏楼位于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东胜行政村内。是一座典型的皖南古民居建筑,始建于南宋,清光绪末年,因楼毁坏严重,村人合力重修,民国五年又重修。花戏楼又名万年台,呈凸字形,前部表演区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可以三面观看表演,后台为硬山顶,台身砖木结构,四周共有柱16根,檐柱斜撑刻以戏文故事及狮形,台基高1……
110、
踏歌岸阁
踏歌岸阁位于泾县城西40公里的桃花潭镇,其下为东园古渡口。相传这里是唐代豪士汪伦送李白处。时李白应汪伦邀请,畅游桃花潭,离去时汪伦送他至渡口,踏歌送行,后人为纪念李白与汪伦的情谊,称东园古渡口为“踏歌古岸”。明代,当地人在岸上建“踏歌岸阁”,清乾隆年间重建,民国初复修。踏歌岸阁为一古时渡口建筑。它的……
111、
梅清墓
梅清墓位于宣城市新田镇。梅清早期所画的题材只是家乡山水、故园风情。32岁始潜心画黄山,屡登天都、莲花、云门、光明顶、文殊院、狮子林、炼丹台、蒲团松、西海门等百余处胜景,深为天下第一奇山所陶醉。从此,他在绝妙如画的山水间热情-满怀,纵横驰骋,以诗人之心去感受自然,更以画家之情来表现自然,不仅写下了众多……
112、
黯然别墅
黯然别墅位于江村村中心,是民国安徽省代理省长江绍杰故居,建于1927年,俗称“老旦新屋”。坐东朝西,系砖木结构,占地面积817.6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294平方米,呈方形。门顶内外两侧各有青砖砖雕狮子一对,形态逼真;木雕斜撑,工艺精湛、十分精致,圆形门额上提有“黯然别墅”四字,正屋大门有“吾爱吾庐”……
113、
伏岭栢公祠
伏岭栢公祠坐落在伏岭镇伏下村村中,建于清代。歇山式屋顶,坐北朝南,占地面积510平方米,前后两进,前进为上下对堂,两边回廊,中间天井,后进为寝楼,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撑拱承挑出檐。祠堂用料硕大,2004年村民筹资对祠堂进行过一次大修,整幢建筑保存基本完整,有一定的文物价值。2011年6月,公布为县级……
114、
茂承堂(江朝宗故居)
茂承堂位于江村东北部,砖木结构。是民国初期黎元洪政府代理总理江朝宗的祖居,始建于明代。该建筑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而筑。正屋高12米、四进16间、边房12间、大小天井14个,立柱124根。结构硕大严谨,典雅古朴。该堂后进、东边马房、杂房、花园、对面官厅,西厢学堂、前院东侧牌坊均已被毁。茂盛堂是江村现存规……
115、
进修堂
进修堂位于江村村中,建筑面积538.86平方米。该建筑坐东朝西,系砖木结构。是江氏族长江旦仁为时任芜湖道尹的本家江绍杰所建。“进修堂”,其意进德修业的地方,是典型的徽派古民居。前后进有两方大天井,天井四周及过道处均以条石铺地,余者为方砖斜铺。进修堂的内装修雕饰精美,隔扇、挂落、驼峰等都赋予深刻的文化……
116、
江冬秀故居
江冬秀故居为清代建筑,与江泽涵故居相邻,该建筑占地459平方米,现存仅有108平方米,主体原貌依旧。屋内设天井,上有小姐绣楼,绣楼上的圆柱与檐口间的斗拱,刀工精细,造型美观,如同自然生长一般。特别是堂前横梁与木柱的衔接处,都以木雕花托相衬,上面的麒麟和牡丹图案栩栩如生,美观大方,堪称一绝。堂前地面上……
117、
程良骏故居
程良骏故居坐落在伏岭镇西川村38号,是著名水力机械专家、华中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程良骏先生的故居。该宅坐东朝西,建于清中期,一进两厢,前后天井,面阔三间,二层楼房,三合土地坪。客厅上首悬挂有“笃义堂”匾额一块,前照壁上 书-有“鸿禧”字样,厢房的槅扇上施有雕刻,占地面积108平方米。该宅在土改时……
118、
汪日祥宅
汪日祥宅坐落在伏岭镇竹坑村村头。此宅为清代后期建筑,占地面积140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一进三开间,前檐墙开一漏窗,二层矮窗裙板装置,室内的木雕构件略有雕刻。楼梯顶部后檐墙上开有一小门通往后山。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县路东游击队的主要活动据点,常年住有游击队数十名伤病员在此疗养,有战地医院称呼,是我县一……
119、
侯村祠堂
侯村祠堂,建于清乾隆年间。祠堂三进,砖木结构,占地1200平方米。为郎溪县现存最完整、建筑面积最大的一座古建筑。该祠为排架式挑梁构造,呈徽派建筑风格。祠内除雕梁画栋、精美的砖雕石刻外,后进南墙保存有四幅完好的彩色花鸟壁画(每幅纵70厘米,横210厘米)。天井内植有两株牡丹,高约1.5米,枝干苍劲,每……
120、
水东大夫第
水东大夫第位于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水-区水东老街内。大夫第始建于明代,现存为清代建筑。该宅为砖木结构厅堂建筑。原为五开三进,现存三开三进,面阔11.2米,进深30米。面积312平方米。房屋前厅分上下两层,东西为厢房,中进设回廊,后进为祭祀堂。前厅有一券门可直通天井,天井用石条铺成,下设排水道。为了防潮……
走遍宣城市
安徽省旅游景点
绩溪县旅游景点
旌德县旅游景点
泾县旅游景点
宣州区旅游景点
郎溪县旅游景点
广德市旅游景点
宁国市旅游景点
宣城市文物古迹
宣城市红色旅游
宣城市名人故居
宣城市博物馆
宣城市十大祠堂
宣城市4A级景区
宣城市十大景点
全部宣城市旅游景点
宣城市特产
宣城市美食
宣城市地名网
宣城市名人
宣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宣城市A级景区名录
宣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宣城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宣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宣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宣城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首批安徽省旅游休闲街区
安徽省十佳夜游街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