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宣城市旅游
宣城市文物古迹介绍
41、
泾县张氏宗祠
后山张氏宗祠,俗称“张家祠堂”,位于泾县丁家桥镇后山村。始建于清晚期,与张氏宗祠共同体现了张氏宗族曾经的繁盛。张氏支祠其坐北朝南,前后两进一个天井,建筑面积525.18平方米,保存较好。门楼上部以额枋形式用砖雕包砌突出“张氏支祠”四个大字。砖雕构件共六块,由二龙戏珠、九狮滚珠遍地锦、迎送图等图案组成……
42、
毛竹山、官山遗址
时代:旧石器时代毛竹山、官山遗址,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城区西北四五公里处的西津办事处罗溪村,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东距西津河600米,距皖赣铁路150米,分别坐落在两条西南东北走向的陇岗上,间距500米。由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于1986年底调查发现,1997年发掘。遗址略呈半圆形分布,长10米、宽6米……
43、
德锦汪氏宗祠
德锦汪氏宗祠坐落在绩溪县伏岭镇德锦村村中央,建于清中期,清晚期进行了重修,2014年10月开始动工维修,现已基本完工。汪氏宗祠总占地面积为357.1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09.11平方米。汪氏宗祠由下堂、寝堂、偏屋、披廊组成,下堂与寝堂间设天井,天井两侧为庑廊,由北山墙中设门进入,门楼上 书-有“越……
44、
笃修堂
笃修堂:明代建筑,是江村近代兄弟博士江绍铨、江绍原及清代光绪年间“叔侄翰林”江树昀、江希曾的祖居,是江村现存年代最久的古民居。笃,诚实之意;修,修养之意。现只保存了原来的五分之一,也是清代医学家江希舜的祖居。江村明清进士18人,此屋占居4人。此堂之曾经历史辉煌,可见一斑。该堂门两侧有两根扁形的石柱,……
45、
郎溪明代城墙
早在明王朝建立前,当朱元璋攻克徽州后,一个名叫朱升的隐士便告诉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这些建议。当全国统一后,他便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明代城墙位于郎溪县建平镇,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原城周长780丈(近6华里),城基宽2丈2尺,上广1丈,筑东、西、南、北四门和城楼……
46、
霞间窑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绩溪县华阳镇霞间村南,已发现五处:姑嫂塘、对面窑、栗树下、陈家湾和黄金坦,为古代窑群。霞间窑开创于五代,面积8000平方米,均竖向修建在土丘上,属龙窑系。文化堆积层1—2米不等。其产品种类繁多,以瓷器为主,也有少量的陶器。瓷釉分青瓷和黑瓷两种,施釉均匀,色泽晶润,有细碎开片。胎色……
47、
吴越古道
吴越古道全长约35公里,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与南唐的主要通道。顺吴越古道石板路台阶而上,一路溪流陪伴,瀑布奏鸣,曲径通幽,跌宕起伏,天地人合一,似在画中游。大约2至3个小时到达千倾关,千顷关为两块巨大而光滑的花岗岩构成,像门一样挡在眼前,这一处天然石门,高近4米,厚约3米,宽可两人并行,其势“一夫当关……
48、
广德云门寺
德云门寺,位于安徽省广德县新杭镇横岗村,有1500多年历史,庙已被毁,庙原约1000米左右山坡上有和尚坟三座,现存寺碑一座,为“重建云门寺碑记”此碑是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重建时所立。为开发旅游资源,重建云门寺,现已建观音殿一座。云门寺原名正觉寺,位于新杭镇横岗村板桥组云门山麓,后以山得名。现……
49、
宁国仙人塔
仙人塔地处雾灵山前坡的仙人塔景区,位于海拔1400米左右的“V”型山谷之内,沟谷两侧山崖陡峭,崖高均在百米之上。云里雾中,时隐时现地冒出一座独秀奇峰,她从山峦中突兀拔地而起、挺拔向上。犹如破空利剑,又似擂鼓神槌,更似一峨冠博带、信步山间的得道夫子,吟诵着雾灵山的“奇、险、秀、”;犹如南天玉柱,又似定……
50、
霞潭古建筑群
霞潭古建筑群(邹峨新宅、邹柏林宅、霞潭造纸坊)位于板桥头乡庙山村霞潭自然村中,其中邹峨新宅、邹柏林宅、霞潭造纸坊三栋建筑保存较为完整,原为中共旌绩县委驻地之一。1945年,旌绩县委机关以此为基地,开展军事活动及群众工作,领导游击战争,对研究霞潭红色革命历史,有很高的文物价值。邹峨新宅位于板桥头乡庙山……
51、
天寿寺
天寿寺大圣塔位于广德县城迎春街北侧。1956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寿寺大圣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天寿寺创建于唐代天佑年间(905年左右),塔随寺名,故称天寿寺大圣宝塔。该塔初建五层。宋元符二年(1099年)塔为火焚,元符三年至崇宁四年(1105年)重修建成七级浮屠,体形高大,……
52、
胡适故居
胡适故居在上庄村内。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建。是胡适先生父亲胡铁花所造的两进一楼通转式结构。正屋南向,砖木结构,二进三间两厢,“回”形通转楼。占地208平方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门面二柱单门一楼式,上嵌砖雕等。前庭有天井,两旁有厢房,楼上为“通转楼”,楼下是堂屋。后进为内庭,栏板隔扇,精雕细……
53、
西山古民居群
西山古民居群坐落在县城西山顶南向一带地方,为清代徽派建筑之精品含18、19、22、43、44号宅。章恒本宅地处西山43号。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占地面积194平方米,硬山屋顶,马头墙,抬梁穿斗并用,上下对堂法式,室内的槅扇、斜撑和雀替都有很精美的雕刻,是清代盐运大使章道基的官厅。章洪柏宅地处西山18号……
54、
天寿寺大圣塔
时代:宋地址:安徽省宣德市广德县城迎春街北侧。天寿寺塔初建五层。宋元符二年(1099年)塔为火焚,元符三年至崇宁四年(1105年)重修建成七级浮屠,体形高大,属江南楼阁式建筑,砖木结构,挑檐窜角,角悬风铃,高31.34米。明万历35年(1607年)和清康熙七年(1668年)又两次修葺。光绪26年(1……
55、
山门洞摩崖石刻
山门洞摩崖石刻位于安徽宁国市港口镇山门村文脊山下。汇集山、石、泉、潭、瀑、洞,寺等景观于一体。保护区域面积23.06公顷。山门洞古名石门,别称灵岩。在山门镇山门村境内。石灰岩形成的奇峰、怪石、岩洞,千姿百态,独具一格。著名岩洞有朝阳、紫云、涟漪、枇杷、龙潭、灵岩六洞。其中灵岩洞(今名山门洞)最深,民……
56、
祝三胡氏宗祠
祝三胡氏宗祠坐落在伏岭镇祝三村,坐东朝西,占地面积318平方米,为三进五开间,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前为歇山式五凤楼、拱轩顶,中进的前部分为拱轩顶,后部分为人字轩顶,后进为上下二层,三合土地坪,前、后天井,-封火墙,祠堂内的斜撑、驼峰、平盘斗雕刻精美,祠堂保存基本完整,有一定的历史价值。1949年,祝……
57、
耿村明代耿姓民居
耿村明代耿姓民居位于广德县四合乡耿村。耿村以姓氏而名,位于境内马鞍山西北,是个已有七、八百年历史的古老村庄。耿村明代耿姓民居位于广德县四合乡耿村。耿村以姓氏而名,位于境内马鞍山西北,是个已有七、八百年历史的古老村庄。一世祖耿南保原为北宋陕西某地节度使,靖康之难后,举家护驾高宗南迁,择地居于此。也因其……
58、
有斐堂
有斐堂位于宣城市郎溪县梅渚镇老街2-505号。该堂坐北朝南,三进三开间,二层跑马楼前后通转,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硬山屋顶,占地367.35平方米,由徽州歙县籍商人吴基永于1884年建造,是郎溪县内极少数保存完好的清代徽派古建筑。该堂正门临街,设叠涩门楼,门楣上方嵌水磨青砖,入门为一狭长庭院,以条石……
59、
上庄古建筑群
时代:明至民国地址: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上庄古建筑群主要包括胡适故居、胡适私塾、胡传旧居、胡寿基宅、敦履堂、胡开文旧居和胡开文纪念馆等古建筑。其中胡适故居建于清代,是胡适童年-及青年返乡完婚的住宅,胡适先生在故居内前后-了11个春秋;胡适私塾建于晚清,前后两进,是胡适幼年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胡传旧居建……
60、
许氏宗祠及听泉楼
许氏宗祠及听泉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绩溪县家朋乡石勘头村中央。许氏宗祠面积为335平方米。该祠坐东南朝西北,面临涧溪。面阔七间,进深四间。硬山式屋顶,-封火墙。方砖墁地。棱柱,丁头拱,垂莲柱,荷花驼峰,卷云叉手,月梁下肚饰以雕刻。该祠系明中叶以前所建。是传统徽州至今仍保存的明代祠堂建筑的上品,……
走遍宣城市
安徽省旅游景点
绩溪县旅游景点
旌德县旅游景点
泾县旅游景点
宣州区旅游景点
郎溪县旅游景点
广德市旅游景点
宁国市旅游景点
宣城市文物古迹
宣城市红色旅游
宣城市名人故居
宣城市博物馆
宣城市十大祠堂
宣城市4A级景区
宣城市十大景点
全部宣城市旅游景点
宣城市特产
宣城市美食
宣城市地名网
宣城市名人
宣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宣城市A级景区名录
宣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宣城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宣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宣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宣城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首批安徽省旅游休闲街区
安徽省十佳夜游街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