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黄山市旅游
黄山市文物古迹介绍
41、
张曙故居
张曙故居为清代建筑,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348平方米。张曙,是近代著名音乐家,积极投身革命音乐活动。现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曙故居外观由四面墙(风火墙)包裹,内部布局为三开间、前后两进、双天井、前二楼后三楼的砖木楼房,进大门为一小院,前厅三楹,楼上左右两部房,中为厅。临小院为敞廊,后进三间三楼,……
42、
新安碑园
新安碑园坐落于安徽省歙县城西练江对岸,主要建筑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长达200余米的碑廊,蜿蜒曲折,给游人以幽深之感,廊内壁龛,外加护罩,用以陈列碑石。随着碑廊的延伸,有一道道古老的柱栏、望柱相伴,栏、柱上工致的雕刻,均出于明万历年间名人的刀笔,为不可多得的艺术佳品。二是“披云小筑”,是一幢三开间仿明清……
43、
呈坎村古建筑群
呈坎古建筑群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主要的建筑时代为明初至清末。该村自唐代以来,高官、隐土、巨贾、史志学家、作家、制墨家、书画家代不乏人。据《新安府志》载,仅明代呈坎罗氏官至主簿以上者达110人。该村至今仍比较完整地保存着明代古村落的整体布局和街巷水系,有明清古民居建筑140处。呈坎古民建筑群……
44、
黄宾虹故居
黄宾虹生于1864年,于1955年去世,名质,字朴存,号宾虹,祖籍歙县,是与齐白石齐名、享有“南黄北齐”之誉的国画大师。先生1864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光绪二年(1876年)回家乡参加童子试后,在这里生活了近30年。这幢砖木结构的民宅,建于康熙年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系黄宾虹祖上所建,现存有铸……
45、
红二十八军重建会议旧址
红二十八军重建会议旧址——汪胡氏宗祠,位于河图镇凉亭坳。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平面布局为一轴两进左右跨院的四合院形式。砖木结构,硬山式单檐庑殿顶,小青瓦屋面,清水墙,抬梁架,三合土地面。通共房屋57间,建筑占地面积824平方米。2019年10月7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35年2月3日……
46、
石潭吴氏宗祠
石潭吴氏宗祠明、清黄山市歙县吴氏宗祠包括叙伦堂和春晖堂。叙伦堂又称下门祠堂、百梁厅,始建于明嘉庆年间(1554年),清代曾维修。五间三进,宽15米,进深45米,中进有大小梁100根。后进已改建;前进为清代样式,门楼上的关檐板和斜撑木雕细腻精美,有八仙图形;中进仍保留明代风格,覆盆础,月梁下有藏花丁字……
47、
程氏宅
程氏宅东邻赵仁丰住宅,西连程松林住宅,南接祖贤明住宅,北临泮临街横巷。程氏宅建于明代万历十八年(1600年),占地面积156平方米,是一座前后3间2楼结构,并以前后厅天井为中心的内向方形合院式建筑。这种以天井为中心的内向合院,充分地利用了天井的采光、通风、排水等功能,并且在天井处还可以设置盆景鱼池,……
48、
海阳四塔
海阳四塔位于黄山市休宁县,年代为明。海阳四塔,是指位于黄山市休宁县海阳镇南的巽峰、丁峰、富琅、万峰四塔。巽峰塔位于休宁县海阳镇下汶溪村旁的玉几山东。建设于明隆庆元年(1567年),为楼阁式建筑结构砖塔,塔形六角七层,全高约35米,每层四个拱门,内有168级螺旋形梯道直通顶层。塔顶有宝葫芦状塔刹。塔内……
49、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集中地旧址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集中地旧址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荫山巷金家大院。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新四军军分会,于1938年1月6日在南昌正式成立,军部移驻南昌。随后,主要领导人分赴各游击区传达中央指示,做好部队集中改编工作。把由各红军游击队改名的“抗日义勇军”等抗日武装改编为新四军,组建新四军的四个支队。从19……
50、
希范堂
希范堂位于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岭下村。是清朝官员、著名抗法英雄杜冠英故居。希范堂建于清光绪11年(公元1885年)间,距今有120多年历史,200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希范堂主体建筑三进三开间,砖木结构,左右两边有厢房,后进为3间走马楼。堂内的斜撑、雀替、梁托等均雕有龙凤、狮……
51、
方士载宅
方士载宅建于明中叶,为许国府邪的部分遗构。坐东朝西,凹字形平面,一进二层,面阔13.94米,进深8.65米。大门开在左侧,两傍为廊房,中央为天井。山面穿逗式梁架,月梁雕刻华丽,双步梁端雕饰的构图下面用两朵小云承托上部的大云,有的大云前后两端作尖状。三架梁上立有脊瓜柱承托脊檩,两侧置雕花叉手,整个形状……
52、
郑之珍墓
郑之珍墓系明代剧作家郑之珍夫妇的合葬墓,墓建于明万历壬子(1612),位于渚口乡清溪村西北三里的圣堂坞山坡上,依山面水,座西朝东,整个墓地呈椭园形,直径长14.7m,宽8.7m,占地142.6㎡。整个墓地分墓冢、祭坛、拜台三部分,墓冢直径4.4m,宽4m,墓冢后靠墙围处有高1.47m,宽0.64m,……
53、
槐塘双坊
槐塘双坊明、清黄山市歙县槐塘双坊包括龙兴独对坊和丞相状元坊。龙兴独对坊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为纪念元末明初槐塘人唐仲实和朱元璋对话而建。明末进行了大的修复改建,清中期进行了维修,近期又对牌坊四周石基进行了加固维护,本体状况基本完好。槐塘双坊四柱三间五楼,坊阔8.63米,白麻石(砂岩……
54、
歙县徽州古城城墙
歙县徽州古城城墙位于歙县徽城镇,时代为隋—清。徽州古城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歙县县城徽城镇中心,东北与绩溪县和浙江省临安市交界,东南与浙江省淳安县、开化县毗连,西南与屯溪区、休宁县相邻,西北与徽州区、黄山区接壤。徽州古城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建于……
55、
蒋家山遗址
蒋家山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黄山区城南4公里的甘棠、耿城两镇交界地段,是一处高台山坡地,高于四周地平10米左右,面积约5万余平方米,为皖南地区最大一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蒋家山遗址文化层最深处厚约4米以上,是黄山地区迄今发现的内涵最丰富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对研究黄山及皖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
56、
云谷寺
介 绍 位于黄山风景区东部,罗汉峰和香炉峰之间,海拔890米。明万历间在此建掷钵禅院,崇帧时改名云谷寺。南宋右丞相程元凤曾在此读书,故又名丞相源。明代文士傅严漫游至此,应掷钵禅僧之求,手书“云谷”二字,此后禅院改名“云谷寺”,久而久之,云谷寺就成了今天的地名了。 这一带山峦重叠,溪谷蜿蜒,云雾吞吐。……
57、
洪家大屋
洪家大屋,位于祁门县祁山镇东大街敦仁里8号、10号、12号、16号,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包括承恩堂、养心斋、承泽堂、思补斋。主体建筑均坐北朝南,二进二层式砖木结构,总占地面积1200余平方米。清咸丰十年(1860年)六月,清末两江总督曾国藩入驻洪家大屋,多次在这里召开军事会议,谋划与……
58、
岩寺文峰塔
岩寺文峰塔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北郊的原入村口又称水口塔或岩寺塔,至今已有近五百年历史,在通往岩寺高速入口的公路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塔的全貌。该塔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寺文峰塔始建于明嘉靖23年(即公元1544年),为里人郑佐倡建,历时十五载。郑佐,字双溪,徽州岩寺人(所以上文称里人,乡里的意……
59、
永丰牌坊群
永丰牌坊群位于黄山区永丰乡,时代为清。1965年,永丰乡修建沿山水库,岭下苏村牌坊群被作为封建余孽全部推倒,断裂的牌坊石作为兴修水库的石料,全部砌成水库的基坝和涵洞。2013年,这些湮没的牌坊石在冬修水利时被当地村民发现,又全部从水库大坝下挖掘出来。2014年,永丰乡政府为永久保存这些文物古迹,着手……
60、
歙县西园
歙县西园位于歙县郑村镇,时代为明清。西园位于黄山脚下,徽州古城歙县,练江西岸,26栋已建成的房屋,各具体例,古色古香,完美重现了明代建筑肥粱瘦柱,简约舒展,清朝及民国建筑内涵丰富、雕饰细腻的特征风貌。无不尽显徽商大家族宅第礼仪、教化、进取、休闲等诸多功能。歙县作为古徽州府的所在地,在这里重建徽派大宅……
走遍黄山市
安徽省旅游景点
歙县旅游景点
黄山区旅游景点
黟县旅游景点
祁门县旅游景点
休宁县旅游景点
徽州区旅游景点
屯溪区旅游景点
黄山市文物古迹
黄山市红色旅游
黄山市名人故居
黄山市博物馆
黄山市十大祠堂
黄山市十大古村
黄山市4A级景区
黄山市十大景点
黄山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黄山市旅游景点
黄山市特产
黄山市美食
黄山市地名网
黄山市名人
黄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山市A级景区名录
黄山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黄山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黄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黄山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安徽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山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首批安徽省旅游休闲街区
安徽省十佳夜游街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